银发保健

照顾父亲累积经验·发心投入服务行列

老人失智症支援会槟州分会主席陈耀锋于2010年听了失智症讲座觉得父亲有失智症问题,经过医生诊断证明父亲患上失智症,过后他体会到失智症病人和亲人的可怜处境,遂发心投入这个服务社会行列。

多年的照顾父亲和给予其他病患家属意见的经验,陈耀锋列举各种经验之谈供参考。

失智症病人行为异常,失忆问题会严重至连亲生儿女也不认识的六亲不认地步。病人小便失禁,在外会随地小便,令家人感到难堪。

这是因为病人的脑部萎缩,神经不能良好的传达讯号,以致身体器官失去控制,由于记忆发生问题,独自出门可能会失踪。

病人也会一反常态,变得脾气暴躁,不但会暴粗骂人,还动手打人。

类似种种异于常人的情况下,最好是由病人信任并带来安全感的家人照顾病人。

到了最后,病人可能连吞咽都成为问题,每一餐都要由人喂食,至于严重的六亲不认失智,可能仍能够活多一两年,可见看护的家人是多么的痛苦。

看护失智症病人饱受病人折磨,一切的付出可能换来其他亲人的误会。

比如,一名老母亲明明吃饱了,却向上门探访的亲友投诉还没有吃饭,不明就里者还以为她遭受虐待。

银发保健

失智症系列(五)·重度患者可享残障人士福利

在非政府组织方面,马来西亚帕金森症协会与马来西亚阿兹海默症基金会,帮助病人及家属,提供各种后援帮助如物理治疗及心理谘询,与病人家属互相扶持,一起面对这个老人病。

其中帕金森协会还成功的把重症的帕金森症病人,列入残疾人士类别当中,让病人可以得到更多帮助。

失智症(Dementia),也称痴呆症,是脑部疾病的其中一类,导致患者思考能力和记忆力长期并逐渐地退化,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功能,但个人意识却不会受到影响最常见的失智症类型是阿兹海默症,其次就是帕金森症,是两大老年神经退化性疾病。

在我国的医药制度下,严格来说,失智症老人的医药福利是有受到照顾,60岁以上的病人到政府医院诊治,基本上是免费的,如其他疾病一样,只需要付登记费,病人就可以获得标准药物(不包括新药或特效药),只是需要漫长的等待时间。

相对之下,若病人到私人医院求医,同样的医生谘询与医药,一次会诊及药费动辄就需要500至1000令吉,所以只要不怕等待,病人可以以非常廉宜的价格得到医治。

银发保健

失智症系列(四)·抗老化大作战·饮食疗法有效吗?

失智症(dementia)是大家要严正以待的课题。近年全球每年失智症的新增案例就有千万人之多,患病人口快速增加,问题越来越严峻。

老化是大家总有一天都要面对的历程,科学上对老化的解释虽然很多,例如:基因突变、端粒体缩短或氧化伤害等观点,不过,目前科学界对老化的成因所知有限,而脑部神经网络之复杂又远远超出现阶段科学的理解范围,仍有太多未解之谜。

Q1.人老了一定会有失智症吗?

失智症属于一种症候群,患者在记忆、思考或其他认知功能都出现退化,病人在语言、运算、专注力、判断力、空间感或肌肉活动能力等都逐渐衰退,无法好好走路、容易跌倒,甚至会出现情绪失调或妄想、幻觉等症状,最后只能完全仰赖他人照护,而丧失记忆是失智症最常见的症状。

银发保健

记忆不好,却爱往外跑!

家有失智病人如何照顾?《医识力》新系列,让过来人和你分享,如何照顾患有失智症的长者。

照顾者:沈玉娇(73岁/太太)

失智者:刘佳(74岁/先生)

照护心得:要有耐心及细心,有时需根据情况顺应他的要求。

沈玉娇说,丈夫刘佳(74岁)于去年因心脏跳得慢,导致记忆力受损,一度严重得连孩子媳妇也不认得,但在家人细心照料和药物的调理下,情况已渐渐好转。

她说,心脏问题影响丈夫的记忆力,甚至认不出儿子媳妇,把儿子当成朋友,媳妇还要对他说:“阿爸,我是你的媳妇。”让大家啼笑皆非。

“别看他虽然记忆力衰退,但他可是徒步高手,整天老爱往外跑,走起路来也健步如飞,连我和孩子也拿他没辙!幸好这里是小地方,村民们都认识,不怕他不认得路回家。”

她说,家人都无法阻拦丈夫外出,只好顺他的意,他爱走就让他走,就当是运动。不过,为了安全起见,则全面禁止他骑摩哆车。

银发保健

失智症系列(三)·长者跌倒要人命·照顾父母一定要防跌!

失智症老人越怕跌倒就越容易跌倒!

无论是生理或心理障碍,都是失智者最恐惧的活动障碍,但如果善用辅助仪器,加上家人的爱心、耐性与帮助,患者是可以克服跌倒障碍,从而更勇敢跨出一步,多出外活动、常运动让身体机能更好,延缓疾病恶化速度。

阿兹海默症是导致老人失智的其中一种神经退化疾病。日常生活中最令家属和患者感到害怕的事就是跌倒,所以无论走路、进出厕所、起床等都显得战战兢兢,更别说要他们运动或活动。

然而,病人最需要的就是运动,以维持身体机能,动得越少,机能与肌肉就会萎缩得更快,所以家人必须帮病人克服跌倒恐惧症,让病人愿意“动”起来。

失智症老人跌倒的风险因素包括年纪、过去跌倒阴影、视力欠佳、肌肉无力、步行辅助工具不当、药物影响等,令患者举步艰难。

见过一天跌倒5次

老人跌倒后果可以非常严重,最常见的就是髋骨骨折及髋部骨密度低的问题。所以在鼓励患者运动前,必须先知道他们害怕的原因,才能帮助他们消除恐惧。

银发保健

跨州照顾好友·帮她改善记忆

家有失智病人如何照顾?《医识力》新系列,让过来人和你分享,如何照顾患有失智症的长者。

照顾者:刘雪黎

失智者:吕亚兰(77岁)

关系:好友

照护心得:“失智老人也有尊严的,在照顾他们之余,也应该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投其所好,最重要的是,不要用异样眼光看待他们!”

彭亨州直凉三娘善心老人院义工刘雪黎,过去曾是特殊学院的老师,对照顾失智者有一些心得,而她之所以到直凉这间老人院服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照顾在多年前入住该院的失智友人吕亚兰。

银发保健

难以接受,她已忘了我是谁!

照顾者:陈美燕(59岁/女儿)
失智者:林秀英(88岁/母亲)
照护心得:照顾失智老人,耐心很重要。顺着她的意思,没必要唱反调,或急着纠正老人的错误,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

家有失智症老人,是不幸吗?照顾失智症老人不简单,60岁的陈美燕,2年前发现母亲林秀英患上失智症,让她与家人,特别是轮流照顾母亲的二嫂顿时不知所措,但毕竟是自己的母亲,她毅然接受母亲患上失智症的事实,继续照顾母亲。

她表示,母亲今年88岁,两年前患上失智症时已86高龄。初时,她没有留意到这情况,直到母亲经常乱说话。

“母亲在家中看到我丈夫时,错把他当成自己的丈夫叫唤,这时,我开始怀疑母亲有问题,接下来,我也发现她经常乱说话,一时说屋内有人,吃饱了又说没吃肚子饿,而且晚上也难入眠,更让我相信母亲出状况了。”

银发保健

作为伴侣,生活作息 配合他改变!

家有失智病人如何照顾?《医识力》新系列,让过来人和你分享,如何照顾患有失智症的长者。

照顾者:江秀珠(59岁/太太)

失智者:卡罗(73岁/先生)

照护心得:照顾失智症的病人并不是很大的挑战,关键在于照顾者要很有耐心!

我先生卡罗是澳籍的大马公民,现年73岁的他于2015年2月确诊患上失智症,至今还是很活跃于户外运动。我不会阻止他做喜欢的事情,因为这样只会让他感到沮丧和失望。在我看来,照护者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作为伴侣,所以我的生活作息都要配合他而做出改变。

我们每星期都跑步,不能催他跑快点;若他做事行动很慢,也不能不耐烦地说‘我帮你做啦!’照护者必须要花时间与病人相处,他也感觉比较舒适。

银发保健

失智系列(一)·阿兹海默症·当医界还没找到解药时.....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阿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俗称老人痴呆症)已演变成21世纪流行病的梦魇,这是因为截至目前为止,医学上未有指定药物可治愈阿兹海默症患者。

阿兹海默症患者可透过学习一种新语言或新乐器,为脑部的认知储存(cognitive thinking)“加码”,增强记忆力及思考能力。

患者可多阅读、玩棋盘、拼字、麻将或数独游戏训练脑细胞,或学习新语言及乐器,提升智力。

当智力获得训练,脑细胞的储存量也得以增加,所以当患者流失脑部神经元时,至少仍有足够的脑细胞储存量。这好比汽车油箱容量够大的话,就可以储存更多燃油,前往更遥远路程的道理相似。

西方国家乐龄人士人口比例高,他们对阿兹海默症的警惕意识颇高,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就会寻医治疗;相反的,东方社会对此病症的认识不深,即使出现疑似症状也会不以为意,将之归纳为年迈的象征。

阿兹海默症是神经退化性疾病,当脑部神经细胞受到破坏,出现异常老年斑沉积(不正常蛋白质)及神经纤维纠结,造成细胞坏死及脑功能缺损。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