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越多人碰触的东西 “含菌量”越高

有没有想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带有最多病毒或细菌?在酒店房间,又是什么东西的含菌量最高?答案就是升降机按钮、门把与遥控器。

双溪毛糯医院传染性疾病医药部主任兼传染性疾病高级顾问拿督李国忠医生表示,日常生活中越多人接触或碰触的东西含菌量就越高,如香港发生的SARS疫情,病源就是酒店升降机的13楼按钮,第一位感染者的医生住在那间酒店的13楼,按了13层楼的按钮,结果病毒就留在按钮。

“其次就是酒店的遥控器。每个人进入房间后第一样做的事情就是开冷气或电视遥控器。房间设备都可以洗,但遥控器不可能洗,所以外国曾经有项研究显示,酒店房间的遥控器是最多病毒的东西。”

“门把,也是最多人碰触到的设备,所以在手术房,医生都是用肩膀或背部推开房门,避免用手推门,就是避免接触到细菌。”

他表示,没有洗手被视为病原体传播的最主要媒介,讲的不只是手足口症,所有常见疾病都与手部清洁有关,因此保持良好手部卫生是限制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从无污染源头传播扩散的重要因素。

成人健康

黄宏圣/我不要打胰岛素!

时常听客人说:“医生说我的糖尿病要开始每天打针,可是我听讲糖尿病打针就是没有药救了,那药水会弄坏腰子的。你介绍一下有什么厉害的药给我糖尿病断根,我不要打胰岛素!”

胰岛素是负责帮助血糖进入细胞和控制血糖的贺尔蒙,而第二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不足造成的。所以,注射胰岛素不代表无药可救了,因为注射胰岛素就是要让更多的血糖进入细胞而把血糖控制在安全水平(就像是为汽车加个引擎让马力更大),加上注射的胰岛素在结构上和我们自身生产的胰岛素是接近的,并不是危害身体的毒药。由此可见,胰岛素会损坏身体根本是一派胡言。

与长期不受控制的血糖水平对身体造成的伤害相比,降血糖药物对于身体的损害微乎其微,试想想,血糖不受控制,病人体内血管、神经线和各个器官如同长期泡在糖水里,要是不坏那才怪呢!可是,许多糖尿病病人误信江湖郎中,以为降血糖药物会损害身体而自行停药,却对各种来路不明,宣称可以根治糖尿病的仙丹深信不疑,结果病人血糖长期不受控制而发生各种病变,例如肾衰竭和中风而一命呜乎。

饮食营养

正常食用植物油无健康问题 污染物是高温处理中所形成

2018年4月香港消费者委员会针对当地奶油(或称黄油)及人造奶油进行检验,发现有部分奶油样品含有基因致癌成分,可能会损及男性生殖系统,相关新闻一出即刻引起民众哗然。由于黄油及人造黄油都是常用食材,跟民众日常饮食和健康关系密切,以下我们就来对此事探究一番。

在是次事件中,香港消费者委员会(consumer council)共检验了市面上30款的奶油产品,发现部分样品含有能损害肾功能的3-单氯丙二醇(3-MCPD),以及具基因毒性的环氧丙醇(glycidol)。在各种样品当中,含有这些物质的油品都是以植物油为原料所制成的产品,而由动物脂肪制成的奶油则没有验出相关成分。

植物奶油是常用的食材,但近年却争议不断,除了反式脂肪外,现在又跑出3-MCPD及环氧丙醇等问题。这些物质对健康有何害处?研究指出3-MCPD有导致动物肾衰竭及雄性动物不育等风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3-MCPD归类为2B级“很可能致癌”的物质,而环氧丙醇(又称缩水甘油)则被证实对动物有基因毒性和致癌毒性,而被归到2A级“可能致癌”的分类中,两者都有动物实验证据的支持,但至於人体致癌的证据则仍然不够充分。

饮食营养

牛肉熟成 可提升风味和嫩度

时下很多知名牛排餐厅都推出熟成牛排,让许多饕客都趋之若鹜,认为熟成的过程能激发出牛肉的浓郁味道,熟成后的牛排会更香、更嫩,但价格也相对较高。熟成后的牛肉能创出怎样的美味效果?熟成肉不是指肉的生或熟,也不是牛被屠宰时的岁数,它是一种鲜肉的处理手法,还有干、湿两种之分,两者有何差別?

要了解什么是熟成(aging或ageing),就不妨先简单从牛肉的屠宰过程讲起。牛只和其他动物被屠宰后,肌肉组织在缺乏氧气供应下,因缺乏三磷酸腺苷(ATP)能量的供应,肌球蛋白(myosin)和肌动蛋白(actin)之间的横桥(cross-bridge)会被固定住,使肌肉一直维持收缩和发生死后僵直(rigor mortis)的状态。肉品的保水能力下降,失去原有的柔嫩度和肉汁,变得缺乏弹性和风味。

随后而来就是解僵(off-rigor)和熟成的天然过程,肌肉中的蛋白质分解酵素会进行自溶作用(autolysis),肌肉纤维会变得松弛、柔软多汁和较有弹性,风味也会转佳及较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而熟成所需的时间又与温度有关。

成人健康

黄东来/中医说:脾胃为后天之本

在中国学医期间,曾经听过一位老中医说过,如果两个同时患上同一种疾病的危重病人,一个完全没有食欲,没办法进食,而另外一个则尚有胃口进食,两个病人相比之下没有食欲的患者痊愈几率不乐观,因为他已经失去基本的进食功能,影响到营养的摄取和疾病的康复。

可见脾胃是人体其中一个重要的脏腑,也是维持人体健康的条件之一。

脾胃为后天之本,在五行中属土,是人体气血“生产工厂”,生理功能为“主运化”,也就是说将所摄取的食物消化成为营养物质(中医所指的气血精微),将其运送到全身各处,以提供营养给各个组织器官,是维持生命的基础之一。

脾胃功能失调,都会影响消化吸收而产生相应的病症。如胃纳反常可出现食欲不振、食量减少或多食易饿等症状,脾运失调则表现为食后胃脘腹胀、腹泻等现象。脾胃功能的正常,是人体气血,营养充足的根本,因此,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维持健康的基本条件。

☆现代的哪一些生活方式最伤脾胃?

问药

黄宏圣/病穷,穷病

无论什么原因而失去健康的病人,他们希望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活着!

病人想继续活着,就得看医生和买药吃药。在私人医药界,看病配药是门生意,病人要活命,大夫和卖药佬也要养家餬口,一卖一买,童叟无欺。就算是如今在我国接近免费的公共医疗,也因为国家医疗资源有限且分配不均,导致不是所有的病人都有机会接受同等的治疗。

有建议说政府应该全面承担公民的医药福利,但是这个几近乌托邦的建议其实是为政府财政挖了一个无底洞。所以,我觉得如果政府真的是要推行频频被讨论的国民健康保险计划,那么应该是“保重不保轻,保急不保慢”。就是说着重于津贴重症和急症病人,例如癌症和传染疾病病人。至於普通发烧感冒轻症或者慢性的如血压高和糖尿病等等疾病,就让病人自行承担费用,让病人养成对自己的健康包括日常作息,饮食等等负上责任。这种方式比起给病人每年几百大元的医药福利卡来得更实惠。

电影《我不是药神》里,卖假药的假医生向走私仿制药的男主角说,“其实世界上只有一种病,穷病,无法治也治不好!”这话血淋林却也真实。地球上没有任何国家的医疗体系是完美的,而且也没有任何一个模式可以适用于每一个国家,但是唯一确定的是每个模式都需要政治力量和银子来撑起。否则,依然有病人看不了医生买不起药。

饮食营养

別把食物不耐 误为食物过敏

有调查发现儿童过敏有逐年增加的迹象,父母们都想知道哪些食物会引发过敏,以及应该如何避免,不过,很多人会把过敏与食物不耐混为一谈,到底两者有何不同?为了避免小孩过敏,管它是微生物、还是过敏原,有些父母会先预防性的严格限制小孩的饮食,有的妈妈甚至会在怀孕或哺乳时刻意戒口,这些做法对预防过敏有用吗?

同样是吃了某些食物后感到不适,很多人会把食物过敏(food allergy)与食物不耐症(food intolerance)混淆,它们两者是不同的反应,最明显的差別在于食物不耐并不涉及免疫系统,也不会产生免疫球蛋白E(IgE)及组织胺(histamine)等反应。若对某些食物成分(如:乳糖)出现不耐,是不会有类似过敏的激烈反应和健康威胁,通常只会导致腹胀、胃痉挛、呕吐、腹泻或疲劳等症状,就像有些人喝完牛奶会因乳糖不耐而拉肚子,有疑惑不妨先找医生做个检查。

专题

韩国红参 6年参龄品质最好

人参、高丽参、花旗参,都是中药的上等草药,甚至有电视剧把人参拟人化,描绘人参和人一样,当手脚都长成后就会逃走,如精灵一般。

人参,到底是否真的如此?如此珍贵的中草药是如何种出来的?人参是否老少皆宜?

本刊受韩国正官庄的邀请,瞭解韩国的国民食物──红参,一探从出土到各种红参产品的过程,带大家看看这个自1899年就成立的韩国人参公社如何把高丽参推向全世界。

人参

韩国人真的是人手一“参”,红参不但是用在药膳方面,连饮品、护肤品、零食都有它的市场,据说有两百多种产品,说它是国民食物是一点也不为过。

人参或许见得多,但人参田却不见得人人见过。这次参访的第一站,就是人参田,带大家去看看人参出土的庐山真面目。

饮食营养

黄东来/浅谈中医忌口问题

不久前诊所来了一位16岁的少女小玲,身材娇小,有些靦腆,身边还有她母亲陪伴著。妈妈表示,小玲平素身体良好,今年她将面对考试準备考上大学,但近来不慎犯上咳嗽,看过了医生也服药,但未见好转。咳嗽导致小玲无法专心温习,间接影响了学习,也让妈妈很担心。

检查完小玲的身体状况后,就问她:“你有戒口吗?”她摇头说:“不知道要戒口。”经过反覆的追问后,原来这段期间她要準备考试,压力特別大,晚上在房间读书温习的时候会吃零食和甜食来解除压力。

“咳嗽不是很严重,不必过分担心,除了服用中药,饮食方面必须避忌下。零食和甜食不能再吃了,尤其是甜食易惹痰,不然咳嗽没办法痊愈,生冷食物暂时也不能吃了。”强调的语气和他们解说。经过两次的服药和饮食上的注意,小玲的咳嗽基本痊愈,学习也恢复正常了。

忌口这方面,中医比较讲究,因为相信病从口入,如果不适当的忌口,轻者影响疾病的痊愈,或者降低药效;重则反而加重病情。有些疾病配上适合的食物营养,对于治癒疾病和促进健康能起很大作用。

这里,就和大家粗略介绍下关于忌口问题:

专题

患者必须知道病情 看见渐冻人生

当家人患上不治之症如渐冻症,至亲应该隐瞒病情,让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受治疗,还是应该坦然告知,让患者选择自己的疗程?

渐冻人至今还是一个不治之症,患者最坏的情况是全身都无法活动只剩下眼珠可以转动,但头脑却非常清醒,必须依赖眼动仪来与外界沟通。

负责马大医药中心渐冻人一站式诊所的缓解治疗顾问骆毅真与神经内科顾问诺蒂拉莎丽扎拉经常都会被问的问题,“我应该告诉父亲他有这个病吗,他已经68岁了?”,“妈妈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直接告诉她担心她接受不了!”。

强调病人知情权的骆毅真与诺蒂拉都认为,应该向病人坦诚,毕竟病人都会对自己的身体有所察觉,只是在家人的好意隐瞒下,病人也装作不知情,不去戳破这个善意的谎言。

所以她们主张必须让病人知道病情,但避免直接冲击病人,分层次或阶段性的告知,让病人逐渐接受,到最后了解病情的发展,好让病人可以根据自己意愿选择治疗方法,而不是让家人来为病人决定。

骆毅真表示,很多家属在知道病人病情后,想要隐瞒病人,其实即使家人不说,病人也心照不宣,大家互相装不知道。

“我会建议家人可以分层次告诉病人,恰到好处的让他们知道,也不要直接说白,对病人很大冲击。”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