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营养

竹笋高纤食材·但绝对不能生食

苏轼有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见竹在中华文化的重要性。竹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孟宗竹、桂竹、麻竹、绿竹、箭竹、乌脚绿竹等众多品种。而竹对中华饮食也同样重要,曾看过一句有趣的话“岂能食无肉,更不可吃无竹”,竹叶可以包粽子,竹笋更是味道脆嫩鲜美,且有益健康。不过,也许你会问,为什么有些竹笋会带有苦味?有方法避免吗?同时也有不少人不敢吃竹笋,只因听说它有毒,这是真的吗?

竹是种多年生的常绿植物,从它的地下茎长出尚未木质化的嫩芽就是竹笋(bamboo shoot),可作为蔬菜食用,桂竹笋、麻竹笋、绿竹笋或孟宗竹笋等竹笋,盛产期、外型与风味都各有不同。竹笋的成份超过九成都是水,其余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约3~4%)和膳食纤维(约2~3%)和少量的蛋白质,具有低脂及低热量的特色。

据一些中医古籍的记载,竹笋味甘、微寒,有清热化痰、消食胀、爽胃润肠、解毒和利尿等作用,以现代的说法,高纤的竹笋有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及预防便秘等好处,不少研究也强调竹笋含丰富的营养和膳食纤维,鼓励大家多吃竹笋。但说也奇怪,我在香港、广东却曾常听到“竹笋有毒”,不能多吃!鸭肉、鹅肉也都有类似的说法,很多人因此就不敢吃竹笋。

饮食营养

沙葛生吃爽脆多汁·块根以外部位则不宜食用

沙葛味道清甜,且有爽脆的口感,既可以生吃,也可以作不同烹调食用。沙葛有很多别名,在中国云南或贵州等地会称它为地瓜,但此地瓜非一般所谓的番薯,只是名称相同而已,广东地区及香港则习惯称之沙葛或葛。而我对它印象最深刻的是,最钟爱的广东点心蒸粉果,白色粒、口感爽脆的内馅,就是沙葛。虽然沙葛可以生吃,但也有需要适当的食材处理步骤,这次不妨就针对沙葛这种块根类食材聊一聊。

沙葛属于攀藤豆科的植物,是扁圆形的块根(tuberous root),即根部膨大起来所形成的肥大薯块,这一点与属于块茎(tuber)的马铃薯有明显不同。沙葛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原产自墨西哥等热带美洲国家,后来才传到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现在许多热带地区都有栽种。

沙葛的学名为Pachyrhizus erosus,各国都有不同的俗名,至少十多个以上,英文一般都称jicama或yam bean,因地域上的差异而发展出许多的中文别名,包括:凉薯、豆薯、凉瓜、地瓜或葛薯等。由于沙葛的别名太多,对它不熟悉的人非常容易将沙葛和粉葛搞混,粉葛(又称葛根)其实是另一种植物,含有较多的淀粉,两者的味道非常不同。沙葛肉质与水梨相似,生吃时爽脆甘甜,味道与马蹄(荸荠)颇为相似。

饮食营养

内服珍珠粉·补充钙质但无美白效果

珍珠除了是昂贵的珠宝饰物,磨粉后也能成为传统的中药材,中医古籍就记载珍珠粉具有安神定惊、清肝热或养颜美容等功效,坊间甚至流传着吃珍珠粉有美白效果,很多女性朋友都深信不疑,除了内服,更有人外敷。珍珠粉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成份跟一般牡蛎壳或蚝壳相同,但除了碳酸钙,还有哪些特殊的营养成份呢?这些成份真能美白吗?以下就来聊聊有关珍珠粉常见的迷思。

市场上的珍珠(pearl)多数是由一些属于双壳纲,有两片贝壳的软体动物(mollusk)所形成,这些软体动物其实只要有能够分泌贝壳硬蛋白之外套膜(mantle)组织,就有机会形成珍珠,珍珠贝、河蚌或牡蛎等都是常会产生珍珠的贝类。珍珠有分淡水及海水珍珠,目前两者大多都是以人工养殖,珠宝市场上的珍珠大部份都是人工养殖取得,海水珍珠的生长期大约一年,而淡水珍珠则需4~5年。

一般来说,淡水珍珠会制成珍珠粉,而海水珍珠则以珠宝首饰出售。珍珠受到贝类的种类、珍珠层和水质的影响,会有白、粉红、银、黑、蓝、绿、紫或其他不同颜色。

饮食营养

吃火锅·不喝汤底不吃过饱

有一种饮食方式总叫人百思不解:大马常年如夏,其生意却也长年火红。我说的正是火锅。吃火锅没油没炸,符合简单水煮就是健康的烹调概念。但是,吃火锅总会不自觉犯规,犯的不是吃太咸就是乱乱吃的饮食戒律。

吃太咸的元凶绝对来自汤底。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曾指出,汤含有非常高的钠(Sodium)。可不是吗?有些餐馆为了增加火锅风味加入大量的调味料及盐;每喝一口火锅汤,都是钠含量超标。一分量的火锅清汤(鸡汤)少说也含有700mg的钠,而我们每天的钠摄取量不建议超过2400mg。还有更夸张的东炎汤底一锅就含有接近3000mg的钠,严重超标。因此,都会建议吃火锅时尽可能少喝汤为妙。

.汤滚越久,亚硝酸盐越高

吃火锅不鼓励喝汤的原因还有一个叫亚硝酸盐(Nitrite)的成份。《上海预防医学期刊》指出,火锅汤久煮超过90分钟,汤里头的亚硝酸盐会飙升接近10倍。亚硝酸盐食用过量还会引发急性中毒、头痛、呼吸困难。看来,一些火锅店推出限时两小时自助火锅套餐,也意外带来健康考量。不然,消费者可自行约束在一个小时半内结束火锅环节。

饮食营养

人参皂苷活性物质·适量食用更有效保健

人参素有百草之王之美誉,适当服用能补气提神、增强体力及帮助病后恢复。

有关它的传说很多,据说以前采参人当发现野生人参,就会马上用红绳子套住,防止它跑掉。不过,人参有灵性会移动早被证实只是传说。随着人参的科学研究不断累积,的确证实人参有特殊的成份和许多功效,但传统上还有不少使用上的禁忌或注意事项。人参是非常有用的药材,商品更是琳琅满目,食用上有哪些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

大家都知道人参的好,很多身体虚弱、畏寒或病后初愈的人,都会想用人参来进补和调理身体。而根据一些古籍的记载,人参有滋补五脏、补气生血、补肺定喘、养心安神、明目、益智等种种功效,长期适量服用可延年益寿。由于人参的重要性,近数十年国际间对人参做了许多研究,研究的层面也非常广,从栽培种植到各种保健功效的研究都有,包括有抗疲劳、癌症预防、血糖控制、免疫调节、性功能改善、抗病毒及肝功能保健等,当然也少不了食用安全性的研究。大量的研究不但提供了人参的科学数据,也证实了它许多的好处。

很多植物都叫人参,像是高丽参、花旗参、马来西亚人参、西伯利亚人参、印度参等,人参到底有多少种?事实上,它们并非全都算是人参,而且成份也相差颇远。虽然印度参、马来西亚人参和西伯利亚人参名称上都有个参字,但其实都不是人参属(Panax)的物。

饮食营养

羊角豆黏液含多醣类·具食疗保健功效

吃过羊角豆的朋友应该都会对它的黏液印象深刻,有人喜爱它独特的口感,也有人不喜欢它黏黏滑滑的感觉。羊角豆具有不少保健功效,较常听到的应该是它兼具降低血糖和血脂的潜力。坊间也有食疗偏方推广喝羊角豆水来治疗糖尿病,相信空腹饮用就能降低血糖。其益处都归纳到羊角豆的黏液上,这些黏液到底有何独特之处?每天食用几根羊角豆真的就能控制血糖吗?

羊角豆(okra)的品种很多,而别名也很多,它又名秋葵或六角豆等,由于果实呈长条状、尾端尖细,所以又有美人指(lady’s finger)之称。羊角豆是常见的蔬菜,而我们平常所吃的,其实是羊角豆尚未成熟的果实。除了基本的营养素外,羊角豆也含有植物固醇、黄酮类或酚类等成份,而最特别之处就在于它含有丰富的黏液(mucilage),它是一些由多醣、蛋白质及矿物质所组成的水溶性多醣类物质,属于水溶性的膳食纤维。

关于羊角豆的传统食疗功效,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所记载。

饮食营养

不吃早餐+快餐午餐·青少年也难逃三高

常有一些家长做了体检以后,也会想带小孩来做体检。父母爱子心切,但医生很少鼓励小孩或青少年做体检。然而,青少年的体检报告也难逃高血脂、高血压。早有专家指出,青少年对比其他年龄层,饮食习惯最糟糕。要培养青少年的健康饮食观念,得从三餐说起。

2013年大马理科大学有研究指出,不吃早餐的青少年更容易变胖,体内脂肪更高。早餐不吃,下课可能吃更多,又吞进大量零食充饥。早餐若均衡,其中的碳水化合物如面包、面食能提供大脑葡萄糖,提升短期记忆力,更快吸收资讯。青少年更需要含有蛋白质的早餐成长,提高饱足感,预防食量过多引致的肥胖。青少年没有不吃早餐的理由。

■油炸食物含反式脂肪

说了早餐,得谈快餐店这午餐热门聚点。我国卫生部曾推出一份儿童与青少年健康饮食指南,建议光顾快餐店的次数是一星期不超过一次。应该少吃快餐的主因是快餐充斥油炸食物;炸鸡,薯条、鸡肉块(nugget)、苹果派,没有一样不是油浸高温“炸”物。油炸食物不值得被爱的理由除了含有阻塞血管的反式脂肪,更含有可能致癌的丙烯胺(Acrylamide)。

饮食营养

美国最新饮食指南:吃鸡蛋的多寡·与心血管疾病风险未必有关

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长期以来都建议大家减少饮食中胆固醇的摄取,由于蛋黄含有丰富的胆固醇,很多人都因此不敢天天吃鸡蛋,一天最好别超过一个鸡蛋的饮食建议已长达半世纪,早已深植民心。不过,美国农业部(USDA)在2015年新版的饮食指南(Dietar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中,却将胆固醇“除罪化”,不再为饮食中胆固醇的摄取量设定上限。

事实上,胆固醇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在贺尔蒙、维他命D和细胞膜等制造都少不了它,体内所需的胆固醇有70%以上由肝脏自行合成,其余则从食物中摄取。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被冠上好、坏胆固醇的称号,不过食物中的胆固醇本身并没有所谓好坏之分。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