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疗法

与COVID-19是“最佳搭档”一旦染病每10心脏病患1死亡

医句话:

当COVID-19从去年底肆虐全球以来,人们对确诊者的症状认知大概是发烧、咳嗽、肺炎等,若有更了解或知道肺纤维化、失去嗅觉及血管发炎等,但其实心血管疾病与COVID-19堪称是“最佳搭档”。根据研究,若一名有心血管疾病或曾中风的男女,一旦确诊COVID-19后,死亡率可达到10.5%,换言之就是每10人中就有1人会死亡。

NHAM:疑诊者心痛 先药物治疗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亦被称为新冠肺炎,乍看似乎与心血管疾病扯不上关系,但研究发现,从COVID-19病毒爆发以来,越来越多病例显示病毒直接侵入心脏,以致血管发炎、心脏衰竭及肺积水酿病毒性心肌炎(myocarditis),这也是众多COVID-19死者的死因之一。

专题

疫情期间心脏病患都去了哪里? 安心在家 心血管疾病减70%

医句话:

当所有门都关上了,必然会有一道窗为你而开,疫情的肆虐让全球人民惊慌失措,死亡惨重,经济活动停顿等,但在一连串不利的消息中却迎来一个利好消息,就是被列为人类头号杀手的心血管疾病竟然出现大幅度下降,求医人数在疫情期间对比疫情前呈断崖式下滑,或许疫情期间的生活作息可被视为关键因素。
 

3少1多改善心脏病

“COVID-19的无情肆虐的确对全球人民造成严重伤害,包括人命、经济等,至今疫情的死亡人数仍与日俱增,没有看到明显缓和的迹象,封关、封城或封小区等依然在全球不同地方上演着,尽管类似行动管制令的措施在不同国家实施导致人们必须在家,但也因此出现了全球性的心血管疾病求诊人数大大降低,其中在欧洲疫情重镇意大利就骤降了70%。

疾病疗法

换肾比洗肾好?各有并发症 须权衡利弊

医句话:

肾脏移植术固然是肾衰竭或洗肾病人最佳的选择,但是无法接受肾脏移植的病人也可以选择透析治疗。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疗都各有好处,没有一种洗肾方法是适合所有的病人,因此,患者和医生必须共同努力,为患者找到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GFR<15现症状须洗肾

“透析治疗俗称洗肾,是一种协助肾衰竭病人将身体多余水分和尿素排出体外的治疗,目的是替代已衰竭肾脏的功能。

如果病人肾衰竭却拒绝洗肾,病人就会出现各种症状,例如体内积存的水分过多,病人会有肺积水丶呼吸困难丶水肿等的症状,而尿素过高,病人就会有癫痫和昏迷丶心脏衰竭丶凝血功能失常的危险。

疾病疗法

“门”窄难通过 心肌易肥大 为心脏换“门” 开胸还是微创好?

医句话:

主动脉瓣狭窄会造成肥厚型心肌病,是心脏衰竭的导因之一。由於没有药物能够治疗主动脉瓣狭窄,动手术成了唯一的出路,当中分为开胸(SAVR)及微创(TAVR)。近年来TAVR创伤小丶恢复快等特点被积极宣传和推广,但是医生提醒,无论哪种方式都有并发症的风险,医生或患者都应公平理智了解两者的疗效,评估风险後权衡利弊,而非一股脑儿地选择TAVR。

瓣膜 心脏里4扇单向门

“若将心脏比喻成一间房,心脏瓣膜便是单向开关的4扇门,保持血液流动的方向正确,防止逆流。如果哪道门松了丶关不紧;或未能完全打开,出口变窄了,都会引发许多问题,严重的话可能导致心脏衰竭。

成人健康

药物依赖

面对慢性疾病初诊患者,都需要多花点时间耐心地、详细地解释疾病的病理,因为严重的会引致并发症等等。一般上处理慢性疾病的方式,不外是保持良好饮食及生活习惯,再加上药物,双管齐下。只是说到药物的使用时,大多数病患所关心的是自己是否将需要终身“依赖”药物,是否会对药物产生“依赖”。

常见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患者,即便血压指数已超高,都不愿意接受药物治疗。大家普遍上认为,药不能随便吃,一旦开始吃了就断不了,要是停药后,指数会上升得比之前更高。有的人甚至认为开始吃药后,药量只会不断增加,越吃越多,像是吸毒上瘾般。

其实这些认知和观念是非常错误的,这些药物并非成瘾性药物,没有依赖。只是大家必须了解,现阶段医学角度而言,这些慢性疾病都是终身性疾病,无法根治,只能控制。当病人服用药物时,血压指数自然会降低。并非停药后会导致指数更高,而是停药后在没有药物控制的情况下,指数将会回归到原本的不正常水平。

血压偏高就好比天气太热,而药物就像是冷气。在天气热时,我们开启冷气后,感觉就比较舒服。到了晚上气温下降后就可以关上冷气。我们当然可以选择在天气热时不开启冷气,前提是自己必须愿意承担及承受这股闷热感受以及可能中暑的后果。

问医

周志辉/慢性病治疗需时长 相信医生遵从医嘱才是王道

问:博士,我们都知道药是三分毒,但目前的医疗状况就是一旦患上慢性疾病,就得长期服用药物来抑制了,请问这就是所谓的“肥羊病患”吗?明知道吃药最终并不能把病治癒,但大部分人却还在吃药,而不是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自我痊癒能力吗?

博士解答:这位读者所提到有关“肥羊病患”的疑惑,应该算是一个医病关係(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的严肃问题。首先,病人应该对自己的医生要有所信任,这尤其对一些需要长期抗战的慢性病患很重要。

大部分与代谢有关的慢性病,都是在饮食、生活型态、健康维护等长期处于负面状态,如缺乏运动、肥胖、酗酒等问题累积而导致身体器官出现功能衰减,而这些器官的受损多半是不可逆的,例如胰脏受损导致第二型糖尿病或是肾脏受损导致的高尿酸血症,一旦经确诊患上类似的慢性病后,医生会评估给予适当的药物来治疗及减缓病况。

当然,病患立即改善自己的生活型态及饮食习惯是同样重要,两者需要并行、且没有冲突。

成人健康

久坐、缺乏运动恶性循环·促发慢性疾病

根据国家健康和发病率调查(NHMS)显示,我国痴肥人数已高达250万人,是东南亚最多胖子的国家。大马超重人数占全国人口的40%;痴肥者占17~18%;高血压则占32%。

许多人以为饮食不健康及缺乏运动是导致肥胖的主因,但其实久坐也会导致超重。

久坐、缺乏运动及不健康饮食是环环相扣,促发慢性疾病,甚至是癌症的恶性循环。除了慢性疾病,久坐也会引发脊椎病或神经压迫病变。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2015年世界卫生统计》显示,我国人民的平均寿命是74岁。不过随着慢性疾病提早出现在中年人,甚至年轻人身上,试想想接下来的几十年,我们应该如何安度?

易促成肥胖超重
久坐也是一种病

坐、缺乏运动和饮食不健康是环环相扣的恶性循环,要预防慢性疾病,必须兼顾这三方面。拉惹阿末医生说,开车时也要注意坐姿,座位不要调得太靠近驾驶盘,避免长时间挤压肌肉,导致身体受伤。建议民众固定向一名可信任的医生求医,这样才可有效预防或控制慢性疾病。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