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疾病

室早无命危可不干预 心“弱”者除外 宜治疗免猝死

医句话:

心脏电流传输过程中因有一组细胞“作怪”,导致室性早搏或心室异位搏动的发生。其病症主要为心跳异常,如心脏漏拍跳动、心跳加速等。室早是很难被察觉的。我们可通过口服药物抑制发作,一般上建议以导管消融手术治疗。

“心脏是由数十亿个细胞所组成,而这些细胞有着一种‘独特’的导电能力,即所谓的心脏自律性(automaticity)。简单来说,自律性是指心肌细胞产生自发动作电位的特性。

人体内的其他器官不像心脏具有发电功能,比方说将大脑从头部切除,人的大脑就会死亡;或是手臂被切除,就失去其功能。然而,若心脏被取出人体外,它仍会跳动如常,那正是因为心脏本身就像是一个发电机组,提供电力传导。

如发电机“失火”故障

就如进行心脏移植手术,当心脏取出后复植入另一人体时,它仍是活跃蹦跳的,过程中也无需接驳神经,只要进行动脉连接,这都是因心脏自律性的缘故。

慢性疾病

漏服药睡不够吃太多 佳节慎防急性冠状动脉症候群

医句话:

急性冠状动脉症候群是因冠状动脉突发性阻塞所致的病症,病发中的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及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反映心肌损坏的程度。过年期间,民众大可尽情欢庆佳节,但切勿忘了照顾好身体,尤其长期服药的病人,请记得按时吃药。

“急性冠状动脉症候群(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因冠状动脉突发性阻塞所致。心脏病发作是由于供血不足而导致心脏组织坏死。

在COVID-19之前,马来西亚ACS的病例每年平均有1万至1万1000宗,但我相信这数据并不完整;佳节期间,一些人为因素,如不按时服药、睡眠不足、过度饮食等问题,引发了ACS。

ACS是由冠状动脉疾病所引起的。冠状动脉疾病病症早于数年前就开始,病情以慢性的速度渐进发展,速度通常趋向缓慢。在特定情况下,病况则有可能会加剧。

突升级成不稳定

慢性疾病

预防及改善心脏病 研究证4运动降死亡率

医句话:

心血管疾病顾名思义就是和心脏及血管有关的疾病,最常见就是动脉阻塞、高血压、高血脂、心脏衰竭、中风或心律不整等。它不仅是大马甚至也是全球的健康头号杀手,每年在全球的死亡人数更超过1000万人以上,因此要避免沦为下一个心血管疾病的受害者,人人都须掌握正确的“护心大法”,特别是成本最低的日常运动,包括有氧运动等,秉持再忙也要去运动,让2023年不再“心烦意乱”。

“根据估算,至少有80%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可通过预防来避免,在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中有所不可改变的因素如遗传、男性、种族以及年长等,至于可改变的因素则包括不抽烟、控制三高(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及运动等,至于肥胖及精神压力也属于危险因素。

慢性疾病

氧化硬化破裂 仅三步之遥 高胆固醇变心梗

医句话:

根据统计,全国大概有40%的成年人患有高胆固醇,也是三高之冠,但是患上高胆固醇并不是胖子的特权,即使是瘦子或素食者也可罹患高胆固醇。撇除性别、年龄及家族遗传,我们其实可以透过改变生活方式以预防患上高胆固醇,若我们不加以严控高胆固醇,后者更会在3至20年里诱发心肌梗塞。

““根据2019年国家健康及病发率调查,马来西亚有三分之二的成年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疾病,其中患有高血压的成年人高达30%,而糖尿病患者有18%,而高血脂(高胆固醇)的患者高达40%。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慢性疾病可说是越来越来普遍,你可能会问‘什么才算是慢性疾病呢?’世界卫生组织把慢性疾病称为非传染性疾病,是一种发展缓慢,持续性而且病程很长的疾病,这当中包括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疾病等。

慢性病占总死亡三分二

慢性疾病

心房颤动 何止心律失常  中风几率高达5倍

医句话: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亦称为房颤,它是最常见的其中一种心律失常的表现,如无及时干预,久而久之形成血栓引发中风,其中一种最具毁灭性的就是心脏栓塞性中风,60%的病患因此而终身残疾。

我们的心脏每分每秒都在跳动,平均一天可跳动10万下,若突然间它跳得很快或变得慢,跳动节奏不寻常,那么这极有可能就是心房颤动。

什么是心房颤动?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亦称为房颤,它是最常见的其中一种心律失常的表现,即是说心房机制功能退化导致心跳不规则,出现异常快速或缓慢的病况。而相关的病发率及死亡率亦有上升的趋势,更甚的是,这个病症竟是引致中风的风险因素之一。

根据网站Researchgate.net一篇于2016年发表,题为‘马来西亚心房颤动盛行率’的研究数据显示,在马来西亚,心房颤动的盛行率为0.54%,而在全球平均为1%。此外,根据《每日邮报》报导,在亚洲,年龄40岁以上的3260万人口中,约1.5%的人面对心房颤动的问题。

慢性疾病

不明原因持续性低烧 别轻忽 心内膜炎可索命

医句话:

心内膜炎是指细菌进入血流,流经心脏并附于瓣膜造成感染所引发的心脏炎症。心脏结构异常者是高发人群。此疾病唯一的症状是持续性且断断续续的低烧,不被察觉而延误就医,严重可致命。若发生不明原因的持续性发烧,务必立即就医。

“我们的身体很多部位都会因各种原因发炎,普通的病症如喉咙、耳朵及伤口发炎等,这些都是较常耳闻的情况。其实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脏也有可能会发炎。

心脏主要可分为3层,由内至外,即心内膜、心肌层与心外膜。心脏发炎指的就是心内膜炎(endocarditis),意即心内膜发生感染,而受感染的部位多半是在瓣膜。

细菌霉菌最常见

心内膜炎受到感染,主要是由致病微生物(microorganism)所引起,比如细菌(bacteria)及霉菌(fungi),亦称为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

慢性疾病

自觉 自律 自强 别让沉默杀手 偷走你的肾脏

医句话:

大部分肾病是无声无息的,例如慢性肾病在第五期时才有明显症状,因此不仅是医生,患者也须加强醒觉才能及早求医。在管理肾病这条漫长路程,患者不是局外人而是参与者,医生及护士则是“队友”,因此患者必须尽本分,包括在家量血压、血糖及体重,复诊时和医护人员讨论如何更好管理病情,让肾脏不轻易被“偷走”。

慢性疾病

肥胖让肾过劳死 你我都该“肾”重其事

医句话:

有糖尿病的病人可以转介至内分泌科接受治疗,有心血管问题的病人也可以转诊心脏科,可是,肥胖的病人却因为目前严重缺乏专治肥胖的专家,而不易获得肥胖的治疗。要帮助患有慢性肾病的病人成功减肥,肾脏科医生不能只凭自己的力量,而是需要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专家的介入,除了物理治疗师,也需要饮食治疗师, 甚至辅导员的帮助。 目前也有一些专治肥胖症的医生,协助有需要的病人。

“根据2019年国家健康及病发率调查(NHMS),我国有30.4%成人超重,另有19.7%成人痴肥,以致我国肥胖率达到51%,这意味着每2名成人就有1人肥胖。我国的肥胖率也在东南亚国家称冠,情况令人担扰。

国人肥胖其中一个原因是吃得太好了,到处可见营业24小时的餐饮店,形成饮食失衡的不良习惯所致。肥胖意味着患上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肾病等慢性疾病风险比没有肥胖问题的人来得更高。

肥胖慢性肾病 衰竭速度快

慢性疾病

该不该植支架 不再是造影说了算 血流储备分数 让治疗更划算

医句话:

在进行血管成形术中选择正确的球囊及支架是关键所在,而如今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涌现,包括生理学中的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可让医生进一步掌握为血管阻塞的患者放入支架的成功率有多高,甚至通过FFR来断定患者无须植支架,从而使治疗更符合成本效益。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心脏大约和一个握紧的拳头一样大小,它是人体循环系统的动力来源,负责全身血液的推动,从而把氧气及养分的血液经由心脏的挤压,送到人体最大的动脉血管即主动脉,再经由主动脉分出大小动脉到身体各处,之后身体组织把使用过且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通过上下腔静脉的收集回流到心脏,再由肺动脉送到肺部及把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同时结合吸入的氧气流回心脏,此乃血液循环的过程。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