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

曾患ITP 能否接种COVID-19疫苗?1周前先验血 血小板>50就可以

问:我女儿在她13岁时(2010年)打了人类乳突病毒(HPV)疫苗,第二天皮肤出现红点,去医院抽血检查血小板下降,当时医生告知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之后她住院11天才出院,随后有去雪州安邦医院咨询专科医生,但医生说不肯定是否为疫苗所造成,但有建议停用药物。

过后每次去复诊时,血小板有升有降,到了2015年时升至133,医生告知可以无须再复诊了。

去年她再度去诊所做体检,报告显示一切正常,血小板也上升到186。

请问按照我女儿过往病历,她是否适合接种COVID-19疫苗呢?如果适合接种,哪一款疫苗(阿斯利康、科兴及辉瑞)才适合呢?或者她需要到医院接种疫苗呢?

问医

产后曾患DVT 无血栓倾向 可施打疫苗

问:我在2012年妊娠后,左脚出现深层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请问我是否还可以接种COVID-19疫苗呢?如果是AZ疫苗是否会有危险呢?

医生解答:

妊娠后的DVT问题要看栓塞的原因,如果没有深层静脉外流阻塞或血栓形成倾向的话,那么接种疫苗是没问题的。

至于疫苗种类的使用那要看个人的情况而定,比如患者是否还在服用抗凝血剂(anti-coagulant)或其他病症的存在,大致上来说只要已咨询过医生,了解了自己的状况后,我会鼓励你接种COVID-19疫苗。至于疫苗的种类及准备措施则受促咨询接种中心的医护人员。

问医

脑部CT或MR 非预防中风常规检查

问:我今年45岁,之前同事因中风入院接受治疗,之后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我想知道到了中年该如何预防中风呢?如果去检验中心是否有哪些评估中风风险的检验呢?以及该从几岁开始检验呢?有三高是否更要做呢?在日常生活作息及饮食要注意些什么?

医生解答:

首先我们需理解中风主要分成两大类,即第一种为血栓引起的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以及第二种为出血性中风(haemorrhagic stroke)。

导致中风的原因其实有很多,其中除了一些可预防性的病因之外,也还包括了一些不可预防的因素,如年龄、种族与性别,另外某些心脏疾病如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脑血管异常、某些药物副反应等都可能引起中风。

 

问医

转身拉伤腰部 从臀痛到脚 或椎间盘突出 生活干预为首选

问:医生,我之前曾在打游戏机时在转身时不慎拉扯到腰部肌肉,不确定是否有伤及韧带,至今已几年了,有时会痛到臀部或大腿麻痺。

我该怎么办呢?谢谢医生指点。


医生解答:

根据你来信中提及因转身不当,而突发性的扯伤你腰椎部位,距今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甚至会痛到臀部和大腿,并呈现麻痹,你这类症状,即腰酸背痛,传至臀部和大腿,还会呈现麻痹的症状,可能是伤及了腰椎部位的椎间盘,而造成椎间盘突出,按压坐骨神经根,而导致坐骨神经痛。至于这些症状是否和你前几年扭伤腰椎有关,就很难说了。

腰椎椎间盘位于腰椎之间的软组织,它的作用包括维持脊髓的稳定,并且也是两块脊椎骨体的震荡吸收器,可避免脊椎因过度使用而受伤。

当人在活动时,每节脊椎骨无论是转动、向前或向后弯曲的动作,都依靠椎间盘来减少椎骨的摩擦,及减少椎骨间的冲击力。

 

问医

肛门小豆点 红痒蔓延全身 慢性过敏或皮肤瘙痒为元凶

问:我今年73岁,男性,在2年前我发现肛门处很痒,有一个小豆点在肛门,起初我以为是痔疮就自行购买痔疮膏来涂抹,但一直没有好转,在两周后,痒的情况蔓延到腹部、胸部及颈项,有一粒粒红斑,之后我咨询医生,医生说是真菌,于是开了氯菲安明(chlorpheniramine),3天后红斑和痒就逐渐消退。

可是去年这个问题又再出现,我就再用这个药物,可是却无效,比之前更痒;于是我再去找医生,医生告知可能是敏感,于是开了泼尼松龙(prednisolone)及盐酸西替利嗪(cetirizine),4天后上身的肿及痒消退,只是腹部以下消退缓慢,腹部则在两周后消退,肛门周围也要2周,肛门及肛门内也要3周才消退,现在恢愎正常,也看过医院医生,医生说那一点豆豆是肛门的硬皮,不是痔疮,最后应该是靠身体自然免疫恢愎。

我想知道这是否为敏感呢?还是来自哪里的细菌或是大肠细菌引发呢?为什么会是肛门开始上升到身体,然后从上身消失到肛门结束,这毛病会继续发生吗?

问医

服降压调脂冠心病药 心跳加速常打嗝 会是药副作用吗?

问:我先生今年67岁,之前曾做体检,发现前列腺特异抗原指数偏高(6.46),他已做了相关的手术,之后医生有为我先生开药包括阿斯匹灵(aspirin)、甘氨酸(glycine)、氨氯地平(amlodipine)及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等,附上体检报告及药物剂量。

Q1:请问是否因药物剂量高或药物有副作用影响了他的体检结果呢?
Q2:最近我先生常会心跳加速,同时也会打嗝(胃风),请问会是跟心脏有关吗?


医生解答:

以下是针对你的提问解答:
A1:甘氨酸可避免血栓形成,它可以预防心脏病发作,副作用不多包括过敏反应,胃溃疡、胃出血或脑溢血,而一天一粒是正常的剂量。

氨氯地平是抗高血压和冠心病的药物,这应该是最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副作用非常少,只有少数人会脚水肿、心跳加速和头晕,普通剂量为一天2.5毫克(mg)到一天10毫克。

问医

须按时服用抗组胺药 慢性荨麻疹患者 可接种COVID-19疫苗

问:请问荨麻疹的患者是否可以接种COVID-19疫苗吗?发作的频率不定,之前是比较频繁,身体会出现一大红块或类似鞭痕的红条,但到了今年则偶尔发作,红块也比之前来得少,发作时我会吃一些止痒药物。

医生解答:

慢性荨麻疹患者是可以接种COVID-19疫苗的,患者须按时服用他们一贯用的抗组织胺(antihistamine),这不会与接种疫苗有冲突,不要突然中断服药,以免引起荨麻疹反弹, 而被错误诊断为疫苗敏感,而错失了接种的机会。

如患者有因药物引起荨麻疹的病历,须事先接受皮肤科医生的评估(pre-vaccine assessment),一般这类患者还是可以接种疫苗,只是接种后需留下观察30分钟即可。

问医

并非有副作用才是真疫苗 勿让假视频打击医护士气

问:我是星洲日报的长期读者,近来社交媒体上包括脸书及手机即时简讯等不时收到接种疫苗的一些视频,但这些视频真假难分,这让我感到有些担心;再来我从小对针筒有恐惧,但考虑到疫情很严峻,最终还是决定登记接种疫苗,以下是我的疑问:

Q1:接种疫苗后是否一定会有副作用如发烧、发冷及头痛等才算是“正常”呢?
Q2:我该怎样确保自己已经接种了疫苗呢?


医生解答:

首先要恭喜你即将接种疫苗,对于有针筒恐惧(trypanophobia/needle phobia)的你最终勇敢踏出登记的那一步,是值得鼓励的事。

我国的COVID-19疫苗计划启动至今,已有超过数百万人完成了接种,而这段时间也越来越多人走入疫苗中心完成第一剂或第二剂的疫苗接种,可是仍有人对疫苗接种的流程不太了解。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