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

药物与心理治疗双管齐下阻复发 妄想症患者若想备孕 应谘询医生做好准备

我本人患妄想症已快一年了,过去的11个月来我都有按照医生指示吃药。最近主治医生告诉我说,我的情况有好转了,只需吃药预防即可,同时他也鼓励我去备孕。

Q1:请问患上妄想症后,可通过哪些方法来改善并停止服药呢?

在回答此问题前,先让我简述此病。妄想症(delusional disorder)是一种思维性障碍的精神科疾病,主要表现为思维上的混乱,坚持相信某些与事实及个人背景不符合或反逻辑的想法,而且不能够被动摇。

一般上在排除了脑部生理疾病或滥用药物等其它可引起类似症状的续发因素后,精神科医生一般会建议使用抗思觉失调或抗妄想症药物(antipsychotics)。

应用此类药物的一般依据是妄想的形成与大脑的其中一种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dopamine)失衡有关。当多巴胺过量或失衡时,就可能导致个人对外界客观的事物做出缺准的判断及不理性的推断。

举个例子,虽然一个人从不做伤天害理的事,但他坚信在路上巡逻的警察其实是在准备逮捕他,而导致他足不出户或长期处于惊恐的状态,这种非理性反逻辑的想法就会变成“妄想”。

问医

长者脚无力肌肉萎缩原因多 勤运动+蛋白质饮食 维持肌肉组织

我爸爸年轻时经营家族咖啡店,因久站造成静脉曲张,近年来年事已高,血液循环不好,加上长期穿长裤,家人没发觉他的大腿肌肉已经开始萎缩,而爸爸也不以为意,觉得自己上了年纪腿部活动不顺畅而已,因此一直拖延医治,直到双腿无力。目前在中央医院普通门诊检验血糖,骨骼都没问题。

身为子女,我们有替妈妈购买医药卡,但爸爸的就负担不起。我们老家在瓜登,父亲对那里的政府医院没信心,想到吉隆坡检验,目前在家里自行物理治疗、骑脚踏车,锻炼腿部肌肉。

Q1:请问以这样的状况,我父亲会有生命危险吗?目前哪一家政府医院有相关的专科可以介绍呢?

A1:从你的来信说明父亲双腿无力和有肌肉萎缩的现象。有很多原因会造成以下的问题,比如轻微中风、年纪大而肌肉流失(少肌症)、 关节问题等。

目前,你父亲有自行做运动,锻炼肌肉,这是很好的。持久的锻炼可以强化大腿的肌肉,让老人家在坐立,行走更容易和平稳。大腿的四头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萎缩,流失,因此很多老年人都会很难从坐立站起。

问医

周志辉/与牛奶咖啡茶无直接关系 改善缺铁性贫血从饮食着手

问:早前我曾看过一篇网络文章,内容说喝牛奶、咖啡和茶会加剧贫血问题,因为当中的成分会抑制铁质的吸收,抑制造血功能,因而加剧贫血问题。

我个人有贫血问题,看过有关文章后,就不再喝咖啡、茶和牛奶,感觉真的有比较好,最近重新开始喝牛奶,时常会感觉晕眩(之前贫血情况严重时也曾出现晕眩状况)。

Q1:请问这个说法成立吗?有其真实性吗?
A1:浓茶和咖啡含有单宁、植酸和咖啡因,大量饮用的确有可能影响铁质的吸收,但并非直接与贫血划上等号。除了饮食中缺铁以外,缺乏维生素C和B12、身体内部出血或是生理期等种种原因也可能导致贫血。至于牛奶方面,除非是正在服用铁剂来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人,否则许多研究都已证明一般饮用牛奶是不会降低饮食中铁的吸收。

对于患有缺铁性贫血的人,日常饮食就应多摄取铁质丰富的食物,建议在食用富含铁质的食物如深绿色蔬菜、全谷类、坚果等时,可尽量与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一同食用,发挥维生素C提高铁质吸收的功能。若时常感觉晕眩,问题未必是出在牛奶上,建议应该及早就医,查明真正原因。

问医

青光眼无法逆转 药水控制眼压无效 或考虑手术

Q1:请问什么是青光眼呢?

A1:青光眼是可能致瞎的慢性眼疾。根据比例,40岁过后每100人就有1人患上青光眼。青光眼大都有3个特征:

a) 眼里水压高(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b) 特殊式眼睛视野受损(characteristic visual field changes)

c) 视神经变薄(optic nerve thinning)

患上青光眼有可能是遗传,长期使用类固醇或年纪大退化所引起。但是大多数患者都找不出患上青光眼的原因。

Q2:要如何知道我是否已患上青光眼呢?

A2:我们无法知道自己是否已患上青光眼,因为初期的青光眼是没有任何症状的,这就是为什么青光眼又称为“视觉的小偷”,因为它能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造成后期的视力受损,所以只有到眼科诊所每年一次定期检查眼压,才能诊断初期的青光眼。

问医

脊髓炎致损伤 永久无法修复 追踪受创神经线 可免更多后遗症

我于2012年12月期间患上横贯性脊椎炎(transverse myelitis),疾病来得相当突然,毫无预兆。当时在短短的数个小时,我从脖子以下的部位无法动弹;之后在经过磁力共振造影(MRI)帮助下,医生诊断出我的脊椎神经相当严重的发炎,他说这是因为免疫系统紊乱,“自己打自己的细胞”。

在那之后医生连续给了几天的类固醇注射,身体也开始慢慢可以动起来,接着我也接受了2个月的物理治疗,然而病后却留下了很多后遗症,导致生活面对问题。我的左右边身体的力度不一样(左边比较无力),左脚脚踝比较无力,有foot drop的问题,脚板也会时常往内歪,因此走路会倾斜不稳,也时常跌倒或扭到。

比起脚,手的部分比较严重,左手手指呈现无力状态(呈鹰抓型)。腰部也常常感觉无力,身体容易觉得疲累,遇到比较冷的天气,身体会僵硬很难行动。

Q1:请问医生,这些状况是因为神经线受损没有完全愈合的关系吗?关于神经线损伤后有没有完全修复的可能呢?有没有摆脱疾病留下的后遗症的机会?

问医

代谢受损 血管增生 疏于治疗退化性眼疾可致盲

Q1:请问什么是视网膜老年退化性黄斑部病变(ag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

A1:视网膜是眼睛底部的神经线,它就像照相机里的感光片一样,帮助我们把光线转化成影相。视网膜中央感光最强的部份因为含有大量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lutein & zeaxanthin)而呈点黄色,所以称为黄斑部。老年退化性黄斑部病变又称黄斑病变,它是因为黄斑部的新成代谢受损,导至排泄物遗留(drusen)和血管增生,照成视力影响。

黄斑部病变是退化性的眼疾,通常年纪越大,患上的机会越高。初期患者(干性黄斑部病变),不易察觉自己已患上了黄斑部病变。比较严重的后期患者(出血性黄斑部病变)会开始看见直线变成弯曲,如没有及时治疗,则会失明。

Q2:为什么会患上退化性黄斑部病变?

A2:一些黄斑部病变患者是因为有先天性遗传基因,但是大多数患者都不能找出患上黄斑部病变的原因。研究发现抽烟者和常期曝晒在太阳底下者,比较容易患上黄斑部病变。

问医

辅助品疗效差 治疗以药物为主 定期检查B型肝炎更实际

我本身是一名B型肝炎带原者,已有20年病史,现年43岁。

Q1:请问在市面上售卖的奶蓟及蒲公英保健品是否能帮助B型带原者呢?谢谢医生。

A1:谢谢你的提问,首先我们必须厘清你是否是真正的B型肝炎带原者,这必须经过验血报告才能确定,最主要的是B肝病毒的数量,也就是HBV DNA的数量而定。

假如B肝病毒的数量非常多的话,那么你是需要接受治疗,假如HBV DNA的数量少于20 IU/ml,那你只需定期检查,以确保能在第一时间诊断出肝脏癌,因为你得到肝脏癌的机率还是比普通人高出许多,一旦发现早期的肝脏癌,医生一般都有很好的治疗方案。

至于B型肝炎的治疗,最主要的是口服的药物,非常有效,而且几乎没有副作用。这些药物的功能最主要是控制B肝病毒,减低数量至检测不到,甚至祛除B型肝炎。

至于那些治疗或辅助肝脏的药物功效并没有治疗B型肝炎的药物般有效。除此之外,你也需要定期做追踪检查,包括定期的验血检查、肝脏超声波检查与肝纤维化扫描等,以确定肝脏没有硬化的迹象。

问医

腹部手术后遗症 或与便秘无关 肠粘连反覆才考虑腹腔镜松解术

我于1998年患上肠癌,刚开始每一年我都到医院照肠,过了5至6年就行不通,医生说无法穿进去探测。过后我一直不能上厕所,有时足足一周我是靠吃泻茶来排便。

2015年我到专科医院询问,医生叫我进行电脑断层扫描(CT scan),发现我有一段肠是粘在一起,他也帮我照肠但没问题,随后医生介绍我吃良菌。我现在是每天吃乳果糖溶液来帮助排便,医生也不鼓励我动手术除掉黏在一起的肠部分,他说切除后,有可能又会黏在一起。

我很想切除掉粘在一起的部分,更希望能自动排便。谢谢医生。

刘志伟医生 普通及大肠外科
刘志伟医生  普通及大肠外科

 

问医

试管婴儿治疗是否会引发癌症?

今天所要讨论的课题是一个我经常遇到的疑问,即试管婴儿治疗是否会引发癌症呢?

患者会有此疑虑,很可能是源于12年前一项已广为人知的研究结果。该项研究报告指出,广泛使用于治疗女性排卵功能障碍的生殖药物克罗米芬(clomid)可能会提高患上乳腺癌和子宫癌的风险。

因此,我们能够理解为何一些不孕症患者对他们所接受的不孕治疗的安全性产生顾虑,而今天我想为这些患者提供此课题相关的其他研究,以便他们更放心的接受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自从该项研究首次发表以来,科学家已经进行了更多的相关研究,而大多数研究发现使用克罗米芬与患癌风险之间并没有显著关联。其中一项来自考科蓝评价(Cochrane Review) 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证明克罗米芬和其他卵巢刺激药物并不会提高患上卵巢癌的风险。

该报告发表于2013年,研究内容涉及了自1990年至2013年2月期间的18万2972名妇女,该项研究不但没有发现任何妇女因使用生育药物而提高患上卵巢癌风险的证据,更因此证明该项声称克罗米芬有提高患上癌症风险的研究是不可靠的,因为他们的研究范围太小了,无法得出有效的结论,同时也没有把患上癌症的其他风险考虑在内。

问医

皮肤泛黄不一定黄疸 胆红素过高 需检出病因

我去年年初做身体检查时,报告的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显示1.5v,属于偏高,正常是0.2至1.2mg/dL。

Q1:请问胆红素指数偏高意味着什么?

A1:人们常说的“黄疸”(jaundice)其实指的就是血中胆红素升高所致。这跟饮食常摄取胡萝卜素含量高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木瓜、橙橘所致的皮肤变黄,即胡萝卜素血症(carotenemia)不同,后者只是皮肤发黄,巩膜(眼白)却不黄,且血中胆红素水平亦正常。

总胆红素实际上是直接胆红素(又称结合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conjugated bilirubin)与间接胆红素(又称未结合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unconjugated bilirubin)的总和。

当总胆红素过高,黄疸明显时,需进一步化验胆红素分类,因为不同类别的胆红素升高有截然不同的各别病因。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