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护线上

血糖超标伤心又伤肾 糖尿病治疗不只控糖 还要保器官

50多岁李先生有糖尿病,但是因为没有明显症状,就没有好好服药,平时的血糖控制不甚理想。台湾基层糖尿病协会理事长李洮俊医生指出,长期血糖超标会对心脏、肾脏造成伤害,所以患者在一次感冒之后,病情急速恶化,出现双脚水肿,走路也会喘。

经过治疗,状况稳定下来后,患者才终于体会到控制血糖的重要性。李洮俊医生说,由于有蛋白尿,且心脏功能、肾脏功能较差,所以有搭配口服SGLT2抑制剂帮助控糖,希望在控糖的同时,也能够发挥保护心、肾功能的效果。

想要把血糖控制好,除了按时服药之外,还要做好饮食管理、规律运动,维持良好生活习惯,并持续监测血糖。台湾基层糖尿病协会常务理事徐慧君卫教师说,因为糖尿病可能导致急性或慢性并发症,所以要留意各种并发症、定期接受检查,才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10糖友3肾病变

“长期处在血糖偏高的状态,就像把心脏、肾脏、眼睛、血管、神经泡在糖水里面。”李洮俊医生说,“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是经过几年后,便会出现并发症。”

糖尿病的共病很多,包括高血压、高血脂、肾脏病等。李洮俊医生说,糖尿病患中每10个有6个高血压,如果血糖没有控制好,将使心脏衰竭、心肌梗塞、脑中风等风险上升,影响存活期。

照护线上

眼干 嘴干 呼吸费力 小心移植物抗宿主疾病

医生,我身上的红色皮疹越来越厉害,而且一天要拉好几次肚子。”40岁的林老师苦恼地说。

因为罹患淋巴瘤,而进行异体干细胞移植,虽然疾病得到控制,但他却遭遇了严重的排斥反应。台大医院检验医学部林建嵚医生指出,病患的肝指数上升,皮肤出现红疹,而且有严重的肠胃问题,对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虽然使用了类固醇与传统抗排斥药,但效果不甚理想,所以再搭配使用标靶药物来控制排斥反应。

林建嵚医生说,经过2到3个月后,排斥反应改善许多,患者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也能开始进修的计划。

配对仅减不相容 排斥仍可发生

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就是俗称的排斥,林建嵚医生说,当患者接受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指的便是移植进受赠者体内再增生出来的造血干细胞。“抗宿主”指的是捐赠者的免疫细胞,对受赠者的组织出现免疫反应而造成影响。

虽然在进行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都会进行配对,不过还是可能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林建嵚医生说,毕竟受赠者与捐赠者是不同的个体,配对仅能尽量减少彼此的不相容,但是依然可能出现排斥的现象。

照护线上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严重脑胃出血可致命

“医生,我的瘀青又跑出来了。”60多岁的陈女士一边说一边拉起袖子秀出手臂上的瘀斑。

她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已经有十几年的病史,因为病情的关系长期需要使用低剂量类固醇,虽持续回诊监控,但血小板偶尔还是会降到很低的状况,让她有点担心。

台北荣民总医院内科部输血医学科陈玟均医生指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产生自体抗体攻击自己的血小板,使血小板数量减少。正常的血小板数量约15至40万/μL,而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可能只有数万/μL,甚至只有数千/μL,因此会增加自发性出血的风险。ITP的发生率约十万分之五,较常发生在15岁以下、60岁以上,或自体免疫疾病患者。

当患者血小板降低时,皮肤容易出现出血点,或是一片一片的瘀青,因此可能需要调高类固醇的剂量,然而在使用较高剂量的类固醇后,患者常感到生活品质变差。陈玟均医生说,类固醇、免疫抑制剂还有血小板生成药物都是治疗的选项,患者可以检视自己的状况或对于生活品质的期待,与医生沟通适合自己的治疗。

长紫斑黏膜出血

照护线上

肾脏水泡长不停 及早用药延缓洗肾

“医生,我想检查肾功能。”王先生说。
“有不舒服吗?”医生问。
“因为我们家族有几位成员罹患肾脏病,蛮年轻就开始洗肾,听说是多囊肾。”
“噢,的确要注意这个问题喔。”

PKD1基因缺陷占85%

多囊肾是最常见的肾脏遗传疾病,可分为体显性以及体隐性遗传,其中以体显性多囊性肾脏病(ADPKD)为多数,体显性遗传的意思是若父母其中之一为患者,则子女会有50%机会会发病。体显性遗传最为熟知的基因缺陷以PKD1及PKD2为主,85%的多囊肾患者以PKD1基因缺陷为主。多囊肾会使肾脏慢慢出现囊肿,囊肿里面会充满组织液,为了方便理解,解释的时候会把囊肿称为“水泡”。张立建医师表示,随着时间水泡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并占据肾脏的体积,取代正常的肾脏组织,使肾功能渐渐变差。

多囊肾患者的肾脏会有非常多、大小不一的水泡。张立建医师说明PKD1基因缺陷的患者大概在40至50岁的时候就会进入慢性肾脏病,平均约在54岁时开始洗肾。因此要提早发现、好好控制,才能延缓洗肾的时间。

照护线上

长期便秘 嗅觉降低 睡中大叫 可能帕金森氏症要来了

根据研究,帕金森氏症患者可能有四成到六成,都有心情低落、焦虑等问题。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神经部帕金森暨动作障碍科敖瑀医生指出,“曾经有位女性患者在用药之后动作症状明显改善,但是每次回诊的时候,没讲几句话就会开始流眼泪。在进一步了解她感受到的压力后,我们调整药物,也邀请家属一起了解帕金森氏症,化解误会。”

另外在药物方面,除了使用传统的左多巴胺之外,也可以考虑加上多巴胺受体促效剂或其他机制之药物,敖瑀医生说,多巴胺受体促效剂能改善动作症状,同时也对非动作症状有帮助。后续,上述患者的反应良好,情绪有改善,且没有明显副作用。

敖瑀医生说,“面对帕金森氏症,完整的沟通、家人的支持、与合适的药物都非常重要!”

3核心症状:颤抖 缓慢 僵硬

帕金森氏症人的核心症状有3个,颤抖、缓慢、僵硬。敖瑀医生指出,这几个动作症状会对日常生活造成许多不便,也会影响工作与社交。在诊间观察到,病人大多是因为觉得行动不便、动作变慢、姿势僵硬而前来就诊。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