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

鼻窦炎患者若有鼻息肉 术后须长期用药

问:医生,你好,我今年52岁,有鼻窦炎已经30年,曾动过无数次手术。请问鼻窦炎是不是没办法治疗愈呢?

医生解答:
如果药物不能完全治愈鼻窦炎,那么医生通常会建议鼻内视镜鼻窦手术。手术的用意是为了改善鼻窦的通风系统和鼻涕的引流,以便鼻窦腔长期干净及不积聚鼻涕,不成为细菌的滋生地。然而有些病患在手术后,鼻窦腔在康复时,鼻内黏膜过度纤维化,造成鼻窦再次封闭,鼻窦炎复发,因此,我们通常建议手术后要勤于用药物清洗鼻腔,加上类固醇鼻喷剂,使鼻窦黏膜能好好地复原。

另外,如果患者同时也有鼻息肉的问题,那么这类病人在手术后仍然需要长时间使用药物治疗,不然鼻息肉很容易再生,造成鼻窦炎频频发作。如果鼻窦炎造成很大困扰,也许需要再进行鼻窦的电脑断层扫描(CT Scan),检查看看是不是有其他的问题,如真菌性鼻窦炎等。

问医

失去嗅觉乃高龄退化 无药可治学习共处

我今年76岁,身体向来还算健康,没有三高或其他病痛,可是半年前我突然失去嗅觉,随后我有去见耳鼻喉科医生,也进行了鼻腔扫描,但却没发现任何问题,医生有开了两种药,说半年后就会好起来,但如今已相隔半年了,情况都没有改善。复诊时医生说可能是神经系统坏了,不必吃药。

Q1:请问我是否还能恢复嗅觉呢?接下来我该怎么办?
A1:既然扫描发现鼻腔内都正常,那么我们能够将肿瘤排除在外。嗅神经位于鼻腔的顶部,与听神经和视神经一样,当年龄大时,它们也会慢慢老化,导致看不清、听不清、嗅不到。另外如果年轻时工作环境,如在工厂,常接触到刺激性的化学嗅味,也会造成嗅觉丧失。

当然,香烟里的化学物也是一个会损伤嗅神经的原因。其他原因还包括,病毒感染到嗅神经、头部创伤导致嗅神经受损、鼻窦炎、鼻息肉都会造成失去嗅觉。

如果是鼻窦炎或息肉问题,经过治疗嗅觉有可能复原,然而除此之外其他造成失去嗅觉的原因都很难恢复嗅觉了。神经线一旦退化或严重受损后,其复原的机率都十分低。

一些药物如维生素B有辅助神经线的功能,但其效果是有限的,患者也能尝试类固醇鼻喷剂,有些人觉得有所帮助,但是这方面的成效也是有限的,目前为止并无嗅觉丧失的治疗方式,患者只能慢慢适应和接受。毕竟,它也是老龄退化过程的一部分。

成人健康

掏耳神器——棉花棒的迷思

棉花棒是许多人喜爱用来掏耳朵的必备居家用品。许多人喜欢用棉花棒来搔痒,或用它来“清理”耳洞。

棉花棒其实并不是如棉花般柔软,反之,它盘绕在塑料棒上而呈硬实,其表面更是粗糙。用它来掏耳洞是耳鼻喉科的大忌,很多人因用棉花棒而造成很多耳朵上的问题。

它能“清理”耳道里的耳垢吗?

我们常遇到病人或父母来到诊所,告诉医生如何用棉花棒“清理”出耳垢。他们通常都很勤力“清理”耳朵。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每天,甚至一天2至3次为耳道挖至一“垢”不染。但由于棉花棒开始造成疼痛,他们不得不寻求治疗。在检查后,我们不难发现到疼痛乃棉花棒造成的,而不是耳垢本身。

生病遇见医生

谢建裕 / 结核病,挥之不去的梦靥

“医生,下个病人进来前,最好穿个口罩吧。”才说完,贴心的护士已递来一个N95的面罩。N95面罩通常是用于预防空气传播的疾病。翻开旧病历一看,厚厚的病例,才看了几页,也大概略知一二了。阿末,40岁,是名工厂主任。去年开始,他咳嗽,胸疼,偶尔还咳出血丝。他的体重也明显下降。传染疾病科医生通过X光检查和痰化验,诊断出肺结核病(Pulmonary Tuberculosis ,国文为“Tibi”,俗称“肺痨”)。可惜他不遵守指示,并没完成疗程,只服了3个月的药,仍然患有活跃性的肺结核病。现在,他们得重新配制抗肺结核的药物给他。转诊来耳鼻喉科的目的是因为他的颈部出现脓肿,需要内镜检查,以排除其他病因。经过深层的检查,我们认为他颈项的脓肿乃是结核病扩散至颈部淋巴结所致。病菌已感染到其他器官了。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所导致,多为肺部感染。因此,当提起结核病时,大家都会想起肺痨。其实,结核病菌能够渗透身体多个其他器官,包括头脑、淋巴结、喉咙、骨头、肾脏等等。结核病曾因我国结核预防针(BCG)计划的广泛,在我国的发病率降至甚低。然而,随着外劳在90年代的大量湧进,结核病的发病率也随之节节上升。追根溯源,结核病菌跟随外劳的湧入也大举入侵我国。

 

问医

谢建裕/天冷尘多鼻水流不停 或是过敏及血管舒缩鼻炎

我从小有鼻炎的问题,每次天冷的时候就会不断打喷嚏和流鼻涕,但过一阵子就会好,因此我也习惯了。

但是近年来,鼻炎的问题好像比较严重,几乎每天早上都会连续打喷嚏和流鼻涕,等到天气暖和起来就好了,但经常有鼻涕流进喉咙,造成喉咙有痰、声音沙哑以及经常喉咙痛,尤其是半夜醒来或早上起床之后,感觉喉咙很干及刺痛,需要马上喝点水才比较舒服。

前几天在整理杂物时,因为灰尘多,一直打喷嚏和流鼻涕,之后就感觉喉咙痛,而且持续两三天,之前这种状况很快就好转,但这次持续比较久,让我感觉很困扰。

Q1:请问为什么会有鼻炎的问题?它与我们的饮食习惯有关吗?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善?

A1:你好,从你的来信中所形容的症状应该是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和血管舒缩性鼻炎(vasomotor rhinitis)的综合症状。

造成过敏性鼻炎的原因是患者接触到过敏原(allergen),常见的过敏原,有如床单和被单里的螨虫、宠物的毛发及皮屑,植物的花粉,或某种食物等。

生病遇见医生

谢建裕/宝宝的小耳畸形

別科系病房的一位护士最近生产了。

宝宝刚满月,她还在产假中,就带着宝宝到诊所看诊。看到她抱着小宝宝,耐心地等待着。宝宝也乖乖静静地喝着奶,我心想应该是耳朵的问题吧。

果然不出我所料。当她进到诊室,把宝宝的头布掀下时,我马上就留意到宝宝的右耳天生小耳畸形(Microtia)。也许身为护士,接触过类似的小孩,妈妈已经接受了这天生的缺陷,心情显得平静。

与妈妈聊了一番后,瞭解了宝宝产前产后的病史。基本上,妈妈怀孕时并没有患上什么疾病,也没有服用对胎儿有害的药物。婴儿足月出生,生产过程顺利。当抱起刚出生的宝宝时,她才注意到他的右耳偏小且畸形。小儿科的同事检查后,发现除了耳朵外,其他器官正常,也排除了其他综合症的可能性。他们安排了听力检测,然后将他转诊到耳鼻喉科。

检查发现,除了右耳的轮廓畸形,他的耳道(俗称耳洞)也是天生封闭的(Ear Canal Atresia——耳道闭锁),这令问题增加了难度。

生病遇见医生

【特约专栏】谢建裕/小小一根鱼骨

今早,隔壁房又传来小孩的哭闹声。“谢医生,5岁男孩,昨天晚餐时误吞下鱼骨,卡在喉咙。我尝试放入喉内镜检查,但他不能合作,已尝试各种方法了,仍然看不到鱼骨的所在。X光片上也看不到任何异物。照我看,需要安排入院,进行全麻醉内镜检查了。”住院医生一口气向我汇报了整件病例。

“等等,先让我看看。” 门才一打开,小男孩就如惊弓之鸟,又再大哭起来。看起来,刚才他应该是受过一轮的“折磨”吧。身边的父母也显得很忧心。毕竟,小孩须入院进行麻醉,对家长来说是一件大事。花了一段时间的安慰和沟通,渐渐和他建立起信任。“不然让叔叔看看好吗?不痛的。一会儿,爸爸就会买冰淇淋给你吃。”这是我们对小孩常用的“骗术”。虽然是旧套路,但还蛮有效的。

与其使用令人生畏的内镜检查仪器,我从抽屉里掏来了较少使用的头灯,掛在额头上。至少看起来不会那么具有侵略性吧!“小弟弟,张大嘴巴,让叔叔看看有没有蛀牙?”又是一句谎话。但是,总比“让叔叔从你的喉咙捉出鱼骨”来得安心吧!小嘴一开,就看到貌似鱼骨,插在右边扁桃腺下方,只露出一毫米的尾端。轻轻地用齿形镊子一夹,长达一厘米的鱼骨就出来了。如不仔细看,还真的会错过这支露出冰山一角的鱼骨。

亲子妇幼

谢建裕/与玩具最深层的接触

早上,刚到医院,电话就响了。电话另一端传来本科值夜班的住院医生。

“谢医生,我现在急诊室。有一个6个月大的男婴,昨晚开始突然呼吸困难,呼吸时有喘鸣(嘈杂的声音)。在X光片上,我看到在他的右肺部有异物和发炎的情况。”

我顿时纳闷,6个月的婴儿怎么可能自己取物放进口里,吞下去呢?这年龄的婴儿连爬行都还不会,怎么会自己“觅食”呢?无论如何,当务之急是把异物取出,以防支气管阻塞恶化,肺炎加剧。“马上通知麻醉科,安排支气管内镜检查,取出异物。”

上呼吸道(主要在支气管)异物吸入通常发生在一两岁儿童身上。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自己走动,搜索,把有趣的东西放进嘴里。一个不小心,异物就被吞进喉咙里。如果吞进食道,下至肠胃,情况还不至於那么紧张。但如不幸的,异物跌进呼吸管道,阻塞气管,因噎造成窒息,生命岌岌可危啊!这情况就像新闻曾报导的多宗个案,如某某儿童吞下食物(如鱼丸,水果种子)不小心,食物卡在气管,窒息而死!小小宝贵的生命,在几分钟的挣扎中就没了。

支气管异物阻塞分秒不得拖延

生病遇见医生

打鼻鼾,很普通吧?

这已是第三次的复诊了,如意料之中,他还是和以往一样“大摇大摆”的走进我的诊室。
小民的妈妈如犯错的小孩一般,一见到我立即辩护说:“我已经尽量控制他的食量了,但不知怎么他的体重就是下不来。

小民今年才6岁,但是站在他妈妈身边的时候,他就像一个小巨人。圆润的脸加上胖乎乎一节节的手臂,他就像是米其林轮胎宝宝似的。护士递来他的身高体重报告,我说:“小民,你的体重就要超越叔叔了。”妈妈无奈的苦笑。

一年前,小儿专科的同事介绍小民给我的时候,主要是他的睡眠受影响和严重的打鼾。小民不止打鼾,妈妈还不时留意到他睡眠时停止呼吸的现象。

这停止呼吸的情况维持10秒左右,严重时长达20秒。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