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保健

失智症系列(三)·长者跌倒要人命·照顾父母一定要防跌!

失智症老人越怕跌倒就越容易跌倒!

无论是生理或心理障碍,都是失智者最恐惧的活动障碍,但如果善用辅助仪器,加上家人的爱心、耐性与帮助,患者是可以克服跌倒障碍,从而更勇敢跨出一步,多出外活动、常运动让身体机能更好,延缓疾病恶化速度。

阿兹海默症是导致老人失智的其中一种神经退化疾病。日常生活中最令家属和患者感到害怕的事就是跌倒,所以无论走路、进出厕所、起床等都显得战战兢兢,更别说要他们运动或活动。

然而,病人最需要的就是运动,以维持身体机能,动得越少,机能与肌肉就会萎缩得更快,所以家人必须帮病人克服跌倒恐惧症,让病人愿意“动”起来。

失智症老人跌倒的风险因素包括年纪、过去跌倒阴影、视力欠佳、肌肉无力、步行辅助工具不当、药物影响等,令患者举步艰难。

见过一天跌倒5次

老人跌倒后果可以非常严重,最常见的就是髋骨骨折及髋部骨密度低的问题。所以在鼓励患者运动前,必须先知道他们害怕的原因,才能帮助他们消除恐惧。

betwayapp官网下载

跨州照顾好友·帮她改善记忆

家有失智病人如何照顾?《医识力》新系列,让过来人和你分享,如何照顾患有失智症的长者。

照顾者:刘雪黎

失智者:吕亚兰(77岁)

关系:好友

照护心得:“失智老人也有尊严的,在照顾他们之余,也应该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投其所好,最重要的是,不要用异样眼光看待他们!”

彭亨州直凉三娘善心老人院义工刘雪黎,过去曾是特殊学院的老师,对照顾失智者有一些心得,而她之所以到直凉这间老人院服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照顾在多年前入住该院的失智友人吕亚兰。

betwayapp官网下载

难以接受,她已忘了我是谁!

照顾者:陈美燕(59岁/女儿)
失智者:林秀英(88岁/母亲)
照护心得:照顾失智老人,耐心很重要。顺着她的意思,没必要唱反调,或急着纠正老人的错误,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

家有失智症老人,是不幸吗?照顾失智症老人不简单,60岁的陈美燕,2年前发现母亲林秀英患上失智症,让她与家人,特别是轮流照顾母亲的二嫂顿时不知所措,但毕竟是自己的母亲,她毅然接受母亲患上失智症的事实,继续照顾母亲。

她表示,母亲今年88岁,两年前患上失智症时已86高龄。初时,她没有留意到这情况,直到母亲经常乱说话。

“母亲在家中看到我丈夫时,错把他当成自己的丈夫叫唤,这时,我开始怀疑母亲有问题,接下来,我也发现她经常乱说话,一时说屋内有人,吃饱了又说没吃肚子饿,而且晚上也难入眠,更让我相信母亲出状况了。”

betwayapp官网下载

作为伴侣,生活作息 配合他改变!

家有失智病人如何照顾?《医识力》新系列,让过来人和你分享,如何照顾患有失智症的长者。

照顾者:江秀珠(59岁/太太)

失智者:卡罗(73岁/先生)

照护心得:照顾失智症的病人并不是很大的挑战,关键在于照顾者要很有耐心!

我先生卡罗是澳籍的大马公民,现年73岁的他于2015年2月确诊患上失智症,至今还是很活跃于户外运动。我不会阻止他做喜欢的事情,因为这样只会让他感到沮丧和失望。在我看来,照护者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作为伴侣,所以我的生活作息都要配合他而做出改变。

我们每星期都跑步,不能催他跑快点;若他做事行动很慢,也不能不耐烦地说‘我帮你做啦!’照护者必须要花时间与病人相处,他也感觉比较舒适。

银发保健

失智系列(一)·阿兹海默症·当医界还没找到解药时.....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阿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俗称老人痴呆症)已演变成21世纪流行病的梦魇,这是因为截至目前为止,医学上未有指定药物可治愈阿兹海默症患者。

阿兹海默症患者可透过学习一种新语言或新乐器,为脑部的认知储存(cognitive thinking)“加码”,增强记忆力及思考能力。

患者可多阅读、玩棋盘、拼字、麻将或数独游戏训练脑细胞,或学习新语言及乐器,提升智力。

当智力获得训练,脑细胞的储存量也得以增加,所以当患者流失脑部神经元时,至少仍有足够的脑细胞储存量。这好比汽车油箱容量够大的话,就可以储存更多燃油,前往更遥远路程的道理相似。

西方国家乐龄人士人口比例高,他们对阿兹海默症的警惕意识颇高,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就会寻医治疗;相反的,东方社会对此病症的认识不深,即使出现疑似症状也会不以为意,将之归纳为年迈的象征。

阿兹海默症是神经退化性疾病,当脑部神经细胞受到破坏,出现异常老年斑沉积(不正常蛋白质)及神经纤维纠结,造成细胞坏死及脑功能缺损。

银发保健

白内障手术·恢复明亮视觉

60岁的陈女士,多年前就知道自己有白内障,最近发现视力越来越模糊了。她把情况告诉儿子,儿子上网找了资料,告诉她只有动手术,可是当她听到“动手术”三个字,就已毛骨悚然。

陈女士虽患有白内障,不过喜爱阅读的她,每天阅报已是她的生活习惯。有一天,她在报章广告上看到显著字眼——“激光手术摘除白内障,无痛无痒,让你恢复明亮视觉”。她读后内心蠢蠢欲试,于是决定请儿子拿假陪她到该专业眼科中心谘询,了解手术过程。

白内障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人体的晶状体退化的一种现象。晶状体是一个位于虹膜后面的透明体,可比作一个具有聚光能力的凸透镜。随着年龄的增长,它有如白头发那样,是慢慢变混浊而非一夜之间变白的。当我们说白内障已经到了成熟阶段时,晶状体也就形成了完全不透明的白点。这时候,患者甚至看不到自己的手指。

等成熟才动手术难度更高

至于何时应动手术,这就与病患者的视力需求而定。举个例子:一个裁缝师需要很清晰的视力才能进行“穿针引线”的工作。虽然他仍能进行其他的活动(如驾驶、阅读),然而由于眼睛轻微的浑浊就能令他的工作受影响,手术对他来说是很迫切需要的。

银发保健

淋巴癌种类繁多·最新疗法减副作用

现年49岁的黄先生,最近因腹胀、颈部淋巴结肿大及持续性发烧到医院求诊,经医生安排切片检查,结果发现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癌”,而被安排住院做进一步的检查与治疗。

当他知道自己患上癌症时,他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化疗过程,然而医学昌明,成功研究新药物和新疗法治疗何杰金氏淋巴癌。这时黄先生的脸上才展露笑容。

人体有三大循环系统:

(1)动脉。

(2)静脉。

(3)淋巴循环系统。

这3个循环系统都会患上癌症。

在大马,淋巴癌(Lymphoma)在10大癌症排名中,是排名第6第7者。淋巴癌可以分成2大类:

(1)何杰金氏淋巴癌(Hodgkin's Lymphoma),比较简单,大约有4种至6种。

(2)非何杰金氏淋巴癌(Non-Hodgkin's Lymphoma):大约有60多种。也是大马人最多患上的一种淋巴癌。

当一个病人来看诊时,侦察发现他的颈项淋巴结肿大,可是,不一定是淋巴癌。原因是:当他受到细菌,病毒感染或发烧时,颈项淋巴结也会肿大的。因此,准确的诊断非常重要。

银发保健

黄宏圣/糖尿病患者慎选营养奶粉

“少年的,我手脚一直都会麻痹,有时还会像有针在刺我,很痛,医生告诉我,说是血糖太高造成的,你跟我讲你有没有办法弄给它不痛?”王老伯一走进店里,就以他的雷公嗓用福建话跟小黄说。幸好小黄这个海南仔对福建话还不至于鸡同鸭讲的地步,明白王老伯在说什么。这时候,他女儿拿出王老伯血糖测试记录的小册子给小黄看,里头的血糖值几乎全是双位数的。

“老伯,血糖太高会弄坏神经线的,所以你会感觉痛和麻痹。你血糖那么高,你快跟我说说你平时都吃些什么东西?”

“人家跟我讲糖尿病不可以吃白饭,可是我不吃饭会手抖。人家就介绍我喝牛奶粉,喝了人会比较精神。我每天自己煮白粥吃,然后喝牛奶粉,再加一杯降胆固醇的麦片。在星期六、日,我媳妇在家就打果汁给我配着牛奶粉一起喝。”听完王老伯说话,小黄当下想把王老伯口里的“人家”拖出去,赏一丈红。

a

银发保健

充足营养·有助延缓老化

老化是不能改变的事实,是生理,心理和社交多个层面随着年龄增长而累积的变化。有关老化的成因有很多说法,包括:基因突变、端粒体(telomere)缩短、氧化伤害等解释,但也有研究认为老化可能是由于生物的遗传程序(genetic program)上出现错误,而非基因或细胞长久累积的损伤所造成,无论如何,历经科学家的不断钻研,目前科学研究对老化的成因所知依然有限,老化始终是个谜团。

一个大家不得不接受的事实,身体老化或机能退化任谁都无法避免,伴随老化所出现的生理变化很多,除了皮肤、肌肉、关节和骨骼等身体组织的改变外,还有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退化,以及神经系统和认知能力逐渐退化。2014年刺胳针医学期刊(The Lancet)刊登一篇有关疾病负担(burden of disease)的研究,指出全球有大约四分之一的疾病负担是来自60岁以上的银发族,因老化所出现的疾病,排首位的是心血管疾病,然后依序有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疾病、肌肉骨骼伤害(如:关节炎、骨质疏松)、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这些问题不少都跟老人的免疫功能或抵抗力下降有关,另外,同样值得银发族注意的,还有精神和身心障碍(如:失智症)、消化系统障碍、糖尿病等问题。虽然老化所衍生出的问题很多,但每个人可能碰到的症状都未必相同。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