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重要发现 患童现全身炎症反应 或併发川崎氏病
医句话:
天真无邪的儿童一度被视为COVID-19肆虐下的最后一块净土,无奈的是在欧美两地先后出现儿童在感染COVID-19的同时,也出现一种疑似在日本相当普遍的血管发炎疾病,即川崎氏病,倘若没有接受治疗,20%至25%患童会出现冠状动脉瘤,后者一旦破裂可夺命。
WHO:儿童及青少年 多系统发炎症候群
医句话:
天真无邪的儿童一度被视为COVID-19肆虐下的最后一块净土,无奈的是在欧美两地先后出现儿童在感染COVID-19的同时,也出现一种疑似在日本相当普遍的血管发炎疾病,即川崎氏病,倘若没有接受治疗,20%至25%患童会出现冠状动脉瘤,后者一旦破裂可夺命。
WHO:儿童及青少年 多系统发炎症候群
医句话:
生活中经常可以看见食物或家具发霉的状况,却不曾想过耳朵也能会“发霉”,以致发痒难耐,出现耳塞耳闷等症状,甚至会影响听力。这是因为霉菌易在温暖潮湿的环境生长繁殖,当外耳道进水或人们过度清洁伤及耳道皮肤时,就会让霉菌趁虚而入。
外耳道暖又暗 霉菌最爱
“由于行动管制令(MCO)下长时间停业,商场空气不流通,环境闷热潮湿,网络上流出许多商品发霉的照片,甚至连电影院座椅也长满了白色霉菌。大家可能想不到的是,耳朵也会如同那些皮包皮鞋一样发霉,在医学上称为耳霉菌病或霉菌性外耳道炎(otomycosis)。耳道里布满了或白或黑的霉菌,让人痒得难受,严重时甚至会盖住或令耳膜穿孔,影响听力。
医句话:
临床上,男性发生下泌尿道感染的问题并非罕见。在40岁以下年轻男性的下泌尿道感染病例中,有90%是由性传播疾病所引起,而另10%的病例则是由不当的卫生习惯所致,或,由异常的泌尿道构造或功能所致。至于年长的男性,如果他们发生下泌尿道感染,最常见的原因是他们有前列腺肿大或尿路结石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导致他们无法有效排尿,以致尿液堆积于膀胱,最终引发感染问题。
男性尿道长本应少感染
“泌尿道感染简单来说就是泌尿道系统受到细菌感染。临床上,我们除了会将泌尿道感染分为上泌尿道感染(肾脏丶输尿管)和下泌尿道感染(膀胱丶尿道),还会将它区分为复杂性(complicated)或非复杂性(uncomplicated)的泌尿道感染。
医句话:
尿酸本身对人体是无害的,而它也会自然的随着尿液(肾脏)排出体外,我们唯一担心的是体内堆积过多的尿酸,一旦尿酸盐晶体沉淀,便会逐渐引发痛风和尿酸结石这两大健康问题。
现已有医学研究证实,口服尿液硷化剂(urinary alkalinizer)可以协助病人硷化体内过多的尿酸,那人体中便没有过多的尿酸与体内其他矿物质结合成结晶体,进而避免痛风和结石的发生。此外,研究也证实,如果结石属尿酸结石,且结石较小,病人也可通过口服尿液硷化剂来分解尿酸结晶。
医句话:
由病毒SARS-CoV-2引起的COVID-19属于冠状病毒的一种,与中东呼吸症候群(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症候群(SARS)的病毒同属一个大家族,而它的感染力较强。此外,由于SARS-CoV-2是人畜共患的RNA病毒,特质是经常在复制时突变,因此可能影响目前进行中的疫苗研发工作。
老虎确诊冠病不足为奇
“相比人体细胞如红血球(直径1万奈米)和细菌(如大肠杆菌,长x宽:3000x1000奈米),病毒十分细小,譬如狂犬病病毒(170x70奈米)丶伊波拉病毒(970奈米)和一般造成感冒的鼻病毒只有30奈米。
医句话:
小孩总是挤眉弄眼、摇头晃脑或踢腿甩手,有时还会突然发出奇怪的声音?这种“故意捣蛋”的行为,其实可能是妥瑞症的症状─抽动障碍。
这些孩子的举动并非是为了引人注目,更不是因为精神病,其实只要大家了解与接纳,患者在很大的程度上便能与妥瑞症“和平共处”,随着年龄渐长,抽动的症状也将逐渐改善。
反复眨眼耸肩或清喉咙
医句话:
在综合分析各项临床试验后,我们发现GLP-1受体促效剂与SGLT-2抑制剂都可以在短期内(即3至5年的治疗期内)发挥其心血管保护的作用。因此,只要糖尿病患符合资格,或他已经确诊患有心血管疾病,都该尽早使用这两种药物。但我们必须谨慎的传达这个讯息,虽然我们说这些新药起着心血管保护的作用,但却无法确凿的说它们可以实际减少病人发生心肌梗塞的风险。因此,目前我们只能说,以整体来看,这些新药可以显著减少病人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HbA1c 小血管并发症预测指标
“众所周知,糖尿病可以提高一个人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在我看来,糖尿病确实是冠心病的‘等危症’(risk equivalent),这意思是指,无冠心病的糖尿病患和既往有冠心病史的非糖尿病患有同样的冠心病危险性。
医句话:
泌乳素是体内的一种荷尔蒙,顾名思义,它和分泌乳汁有密切关系,不过,男性也会分泌泌乳素,而泌乳素过高的话,就会影响健康,特别是男女性的生殖功能,例如女性有不孕的症状,男性则有性功能障碍的表现。因此,民众应正视高泌乳素所引起的问题,而早期发现和治疗能够大大改善病情,让病人得以恢复正常生活。
脑下垂体增大 长微泌乳素瘤
“人体内分泌系统以脑下垂体(pituitary gland)功能为主,虽然体积只有一克的重量般细小,但却是身体的主干,控制着全身荷尔蒙的分泌。
泌乳素(prolactin,PRL)与脑下垂体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多数人对泌乳素的印象是孕期时的泌乳素分泌旺盛,可促进乳腺发育与泌乳,有助于哺育孩子。其实,泌乳素还有其他功能。
医句话:
对抗COVID-19的战役,人类一定会赢,只是在等待有效疫苗面世期间,仍需“与病毒共存”,无论大人或小孩都需改变生活方式,以适应新常态。
在这至少1年半期间,是否要限制孩子只在室内活动?虽然减少户外活动可降低感染风险,却不应完全避免或禁止,因为这不利于孩子免疫系统和骨骼发育的成长。如何在身体健康与染病风险之间拿捏,将是一道难题,有待政府研究后颁布指南。
病毒是“锁头” 抗体是“钥匙”
主图来源:法新社
医句话:
COVID-19的爆发,以各种形式影响了人民的日常。人类在面对这类威胁自身安全的事件时,无可避免地会感到恐惧,人体出于自我防卫,会令交感神经系统迅速启动,分泌荷尔蒙促使身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以准备应对威胁,这种“应激反应”又称“战斗或逃跑反应”。通常应激反应只是暂时的,身体在威胁消除后会放松,等到下一次再度触发。然而,若人们无法有效地纾解压力,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持续的应激反应便会对健康造成损害。
疫情下恐慌属应激反应
“因为COVID-19的爆发,各国政府也不得不采取了相应措施,人们的生活步调也被迫改变。无论是每日不断更新的病例新闻,或是行动限制、维持社交距离等,或多或少都令大众产生了负面情绪,譬如害怕自己或亲人染病、焦虑、担心、愤怒、失眠、沮丧,有时甚至会犬儒主义(cynicism),怀疑人之真诚或拒绝接受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