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迫坐骨或马尾神经 椎间盘突出才需动手术
医识力现场讲座
你问医生答
现场问题摘录
讲题:椎间盘突出 脊椎侧弯——选对疗法 保持灵活度
日期:15/3/2025(周六)
主讲人:脊椎外科顾问黄宗杰医生及李志坚医生
主持:营养师陈燕霓
————————
1)为何一个人会无缘无故发生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是否一定要接受手术治疗呢?
答:椎间盘突出事实上是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第三个阶段。椎间盘的内部由髓核构成,并由外层的纤维环包裹,就像汽车的充气轮胎。
在第一个阶段,髓核会逐渐脱水并萎缩,导致无法有效承受压力,而原本不该承受过多压力的纤维环,开始承受脊椎的负荷。一段时间后,纤维环会因压力过大而出现撕裂。这就像汽车轮胎没气了还继续开,轮胎迟早会裂开,这便是第二个阶段。这时,脊椎关节之间的摩擦可能会引发间歇性的下背痛。
当纤维环撕裂后,髓核便会被挤出,形成第三个阶段的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不一定会呈现症状,但若突出的部分刚好压迫到神经,就可能引发比关节痛更剧烈的神经痛。此时,由于疼痛难忍,许多患者会前来求医。
椎间盘突出有3个主要的风险因子。首先,遗传与老化是关键因素。据医学研究,髓核的脱水与胶原蛋白的变化有关,而遗传因素与自然老化可能加速胶原蛋白的变化,进而促使髓核脱水。其次,外部压力也是重要的因素,例如搬运重物时弄伤、跌倒或扭伤,都可能成为诱发椎间盘突出的导火线。
至于是否一定要接受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本身并不是大问题,只有当它压迫到神经并造成损伤时,才会构成危险。腰椎的神经主要有2种,一种是坐骨神经,负责控制下半身,包括大腿、小腿、膝盖、足踝等的肌肉及感知功能;另一种是“马尾”神经,负责控制膀胱和肠道,包括肛门的功能。
同样都是神经,但“马尾”神经较为复杂,虽然不容易受损,但一旦受损伤,可并发马尾症候群,导致大小便功能丧失等严重问题,这种情况必须在48小时内为神经减压,否则可能造成永久性的神经损伤。虽然这种情况较为罕见,但却是急性的,需要及时救治。
若椎间盘突出影响到坐骨神经,则可能引发坐骨神经痛,这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医生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认坐骨神经是否受损,以及神经功能是否受到影响。倘若只是神经痛,没有损伤,那并不危险。但若神经不仅被压到导致疼痛,还出现损伤,那么就需要积极考虑手术治疗。不过,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更多的是因为疼痛难以忍受,严重影响生活品质而寻求治疗。
一般的神经疼痛,在3个月内,至少有50%的患者可以逐渐适应并有明显的改善,因此,患者可依自身情况决定要耐心观察还是要接受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期间医生可能会给予口服止痛药或硬膜外注射类固醇,这些方法能够暂时有效地缓解疼痛。类固醇的药效可持续数个月,换句话说,如果患者属于那50%幸运者,待药效过去时,神经痛可能已经痊愈。
总的来说,椎间盘突出只有在坐骨神经受损或引发马尾症候群时,才需要手术治疗。否则,要选择手术还是等待康复,完全取决于患者的意愿。
脊椎外科顾问
2)请问坐骨神经痛和椎间盘突出有什么不同呢?
答:椎间盘突出是指椎间盘内部的髓核向外突出。椎间盘突出不一定会引发症状,但也有可能挤压到周围的神经而导致疼痛。如果压迫到坐骨神经,就可能引发坐骨神经痛。
换句话说,椎间盘突出是坐骨神经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但坐骨神经痛并不一定由椎间盘突出引起。
3)我有腰椎间盘突出(从2017年至今),导致双腿无力。脚板踏下去时,感觉麻麻的,还有一种很“geli”(痒痒)的感觉。请问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善?能够痊愈吗?
答:椎间盘突出可能影响神经,导致像这种腿部乏力、麻木或类似瘙痒的感觉。这可能只是轻微的不适,也可能与神经受损有关。建议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以评估神经是否有受损的迹象。像前面所说的,若确定神经受损,通常建议手术治疗;否则,是否要接受手术治疗,取决于患者的意愿。如果选择手术,椎间盘突出的症状有机会改善,甚至完全消失。
4)我爸之前做过腰椎手术,上了螺丝,他现在出现脚无力和神经痛,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善?
答:如果检查发现神经受损,则需要为神经减压。脚无力和神经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例如,如果是椎间盘突出,则可以进行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但如果是椎间盘滑脱,通常需要透过脊椎融合术(spinal fusion)来治疗。
5)脊椎移位影响走路,若不动手术,还有其他的办法吗?可以通过食疗改善吗?
答:脊椎移位的医学名称是脊椎滑脱(spondylolisthesis),是指因节段不稳而导致椎体从原本的位置滑出,这同样属于椎间盘退变过程中较晚期的其中一个阶段。脊椎滑脱可以造成神经根受压而引起间歇性跛行。
治疗方式取决于症状的严重程度。像前面所说的,若脊椎滑脱导致神经受损,还是会建议手术介入,但如果脊椎滑脱没有导致神经受损,患者可自行权衡手术的利弊,以决定是否要接受手术来改善不适并提高生活品质。而通过食疗直接改善脊椎滑脱几乎是不可能的。
6)L4-L5(腰椎第四及五节)不稳,导致长期坐骨神经痛,请问适合哪一类手术?
答:这位读者所说的“不稳”,我需要进一步确认它的定义,是否指影像学上可证实的脊椎滑脱。如果确诊为脊椎滑脱,那脊椎融合术仍然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
7)我在30年前曾经跌倒,导致L4-L5椎间盘塌陷,因此,我的下半身和腿部一直有疼痛感。我应该怎么办?
答:椎间盘塌陷这类结构性变化可能没有症状,也可能引起关节性背痛,或压迫神经导致神经损伤。与前述情况相同,应先检查神经功能,若发现神经受损,则建议考虑手术介入;若神经没有受损,则不会构成危险,不一定需要手术治疗。
然而,手术可以帮助缓解长期以来的疼痛症状,因此,是否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就需自行斟酌其中的利弊了。
8)如果L3-L5(腰椎第三至第五节)的空间减少了,应该怎么办?
答:这位读者所指的情况也是椎间盘塌陷,治疗方式需根据症状来决定,关键仍在于是否压迫神经或导致神经受损。与前述几位读者的情况相似,手术是最直接的治疗方式,但如果神经并无受损,是否选择手术则取决于患者的个人意愿。总括而言,这类脊椎问题通常有3种主要的治疗方式:第一,保守治疗;第二,介入性治疗,如使用硬膜外注射类固醇;第三,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选择也有多种,需要透过影像学检查,判断椎间盘塌陷的病因后,才能作出决定。如果是由椎间盘突出引起,椎间盘置换可能是最合适的方式;但若是脊椎滑脱所致,则可能采取脊椎融合术更为适合。而如果单纯是神经受压,那么可能仅需进行减压手术,无需治疗脊椎关节部位。
最终,治疗方式仍需依据患者的症状、病因及个人选择来决定。
9)我母亲84岁,有糖尿病,装了2个支架。她有L4-L5脊椎滑脱及椎管狭窄(spinal stenosis),请问有哪些治疗方式可以缓解她长期承受的疼痛?
答:如果已经出现脊椎滑脱,除非有明确的禁忌症,如心脏功能严重衰竭,否则通常会建议进行脊椎融合术。
10)请问T3-T5(胸椎第三至第五节)因为意外受伤,造成胸部以下没有感觉、不能活动,已经1年了,只能躺在床上。目前的医疗有可能治好吗?
答:从神经修复的角度来看,一般来说,神经损伤在受伤后的2年内有机会复原,但如果超过2年依然没有明显改善,那恢复的可能性就比较低。不过,每个人的恢复情况不同,复健治疗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病情。希望这位读者能抱持乐观的态度,积极面对。
11)我工作时跌倒,伤到L4-L5,去看了骨科,医生建议我游泳。请问游泳是能让它康复,还是只是舒缓疼痛而已呢?
答:游泳是可以帮助康复的。关节疼痛是有可能改善的,从影像学的角度来说,或许没办法让受伤部位完全恢复原样,但从症状来说,确实可以好转。
用一个比较好理解的方式来解释,椎间盘本身没有血管供血,氧气及养分只能透过上下方的椎体终板慢慢渗透进去,这是个很慢的过程,而持续运动能大大提升心脏输出量,促进血液循环,进而增加椎体的供血,让椎间盘获得更多氧气和营养,维持更好的状态,甚至可能加速修复。适当运动能改善许多腰酸背痛、膝盖关节痛等问题,好处良多。
12)请问正常成人练习瑜伽(yoga)会影响脊椎骨吗?
答:瑜伽是一种很好的稳定性训练(stability exercise),有助于提升身体的稳定性。类似的运动还有普拉提(Pilates),也能帮助增强稳定性。当在日常生活中平衡较稳定时,脊椎受伤的风险会降低。当日常生活中的姿势较稳定,平衡能力较好时,脊椎受伤的风险会降低。
然而,若椎间盘已受伤并引起疼痛,某些瑜伽的动作(如腰椎向前屈),可能使腰痛加剧,因此,建议运动前先咨询专业医生。
编按: 以上文字内容为医生不足够时间现场回应的问题,事后透过《医识力》版面回答。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