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细胞癌无症状易忽略 标靶+免疫联手 延长存活期

“那是一位60多岁女士,因为容易疲倦、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肾脏有颗约5公分大的肿瘤。”台北医学大学附属医院泌尿科叶劭德医生表示,“由于高度怀疑为恶性肿瘤,在经过讨论后患者决定接受根治性肾切除术及淋巴结廓清。”

病理报告证实为肾细胞癌且有淋巴结转移,所以在术后开始使用口服小分子标靶药物(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合并免疫治疗。叶劭德医生说,经过治疗后,患者的食欲改善,体重也渐渐回升,目前仍持续在追踪治疗。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是成年人最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早期大多没有症状,患者通常是在健检或因其他疾病进行电脑断层、超声波等检查时意外发现。叶劭德医生说,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血尿、腹痛、腹胀、发烧、体重减轻、容易疲倦等症状,等到出现相关症状时,往往已经比较晚期。

RCC太小可局切 免切片扩散

怀疑患有肾细胞癌时,医生会安排电脑断层或磁振造影,评估肿瘤的位置与特征。叶劭德医生说,若影像学高度怀疑为肾细胞癌且肿瘤较小时,建议直接进行肾脏部分切除手术,避免切片导致癌细胞扩散,也可以保留大部分肾功能。

若肿瘤较大或怀疑有转移,医生会跟患者讨论要直接做肾脏切除,还是先做肾脏肿瘤切片。叶劭德医生说,经过病理检查,才能确定诊断肾细胞癌。

临床上会根据肿瘤大小、侵犯程度、淋巴转移、远端转移来进行肾细胞癌分期。

第一期:肿瘤小于7公分且局限在肾脏,无淋巴转移,无远端转移。
第二期:肿瘤大于7公分且局限在肾脏,无淋巴转移,无远端转移。
第三期:肿瘤侵入主要静脉,或侵入肾脏周围组织但未超出肾脏筋膜(Gerota’s fascia),或有局部淋巴转移。
第四期:肿瘤已超出肾脏筋膜,或侵犯肾上腺,或有远端转移。

早期肾细胞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若肿瘤较小且位置合适,一般会采用肾脏部分切除术,尽量保留肾功能。叶劭德医生说,若肿瘤较大或位置无法部分切除,则考虑根治性肾切除术,并清除周边淋巴结。

“最近有个患者是在健康检查中意外发现右肾有颗约2公分的肿瘤,没有任何症状。进一步的影像检查,也没有发现远端转移。”叶劭德医生说,“经过讨论后,患者接受达文西辅助肾脏部分切除术,术后恢复相当良好。因为有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应该会有不错的预后。”

较晚期的肾细胞癌,必须使用全身性治疗,不过若状况许可,还是会建议动手术切除肿瘤,有助于提升全身性治疗的成效。叶劭德医生说,患者可以在全身性治疗前做肾脏切除,或是接受全身性治疗后,肿瘤已经缩小到稳定的状态,再评估手术治疗的可能性。

TKI阻断肿瘤生长讯号

由于肾细胞癌对传统化学治疗药物的反应较差,肾细胞癌的全身性治疗以标靶治疗与免疫治疗为主。叶劭德医生说,口服小分子标靶药物(TKI)可抑制多种酪胺酸激酶,阻断肿瘤生长讯号传递,发挥抑制肿瘤生长与血管新生的效果。免疫治疗是使用针对PD-1、PD-L1等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我们体内的免疫细胞具有消灭癌细胞的能力,但癌细胞会与免疫细胞的PD-1接合,使免疫细胞的功能受到抑制。利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避免癌细胞与免疫细胞的PD-1接合,免疫细胞可辨识并毒杀癌细胞。

目前肾细胞癌的全身性治疗,会合并使用标靶治疗与免疫治疗,结合不同的治疗机制,进一步提升治疗成效。叶劭德医生说,合并使用口服小分子标靶药物(TKI)与免疫治疗,可提升肿瘤完全消失的比例,延长疾病控制时间,增加患者的整体存活期。患者要与医生密切配合,才能达到较佳的治疗成效。

_

_

_

_

 

笔记重点整理

●肾细胞癌是成年人最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早期大多没有症状,患者通常是在健检或因其他疾病进行电脑断层、超声波等检查时意外发现。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血尿、腹痛、腹胀、发烧、体重减轻、容易疲倦等症状,出现相关症状时,往往较晚期。

●早期肾细胞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若肿瘤较小且位置合适,一般会采用肾脏部分切除术,尽量保留肾功能。若肿瘤较大或位置无法部分切除,则考虑根治性肾脏切除术,并清除周边淋巴结。

●较晚期的肾细胞癌,必须使用全身性治疗,不过若状况许可,还是会建议动手术切除,有助于提升全身性治疗的成效。患者可以在全身性治疗前做肾脏切除,或是在接受全身性治疗后,肿瘤已经缩小到稳定的状态,再评估手术治疗的可能性。

●肾细胞癌的全身性治疗以标靶治疗与免疫治疗为主。口服小分子标靶药物(TKI)可抑制多种酪胺酸激酶,阻断肿瘤生长讯号传递,发挥抑制肿瘤生长与血管新生的效果。免疫治疗是使用针对PD-1、PD-L1等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目前肾细胞癌的全身性治疗,会合并使用标靶治疗与免疫治疗,结合不同的治疗机制,提升治疗成效。合并使用口服小分子标靶药物(TKI)与免疫治疗,可提升肿瘤完全消失的比例,延长疾病控制时间,增加患者的整体存活期。

(编按:本文由“照护线上”授权转载。*连接至https://www.careonline.com.tw

_
本地医生点评:
罗华伦医生(Warren Lo Hwa Loon)
泌尿外科顾问


肾细胞癌高致死率 30%初诊已转移

“肾细胞癌是一组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占全球癌症诊断与死亡人数的约2%。RCC是泌尿系统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整体5年存活率为76%。此外,约有30%的新诊断RCC患者已属转移性疾病;而在接受局部治疗的患者中,约有20%至50%最终会复发并进展为转移性癌症。

肾癌在马来西亚属相对少见的癌症。根据全球癌症统计报告(GLOBOCAN)2022年数据,马来西亚该年共通报1122宗肾癌新病例,占所有癌症的2.2%。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有2.2人,至75岁时的累积风险为0.33%。

马来西亚国大医院进行的一项为期10年的回顾性研究分析了75例肾癌病例。结果显示,男女比例为2.75:1,患者平均年龄为57.1岁。种族分布方面,巫裔占49.3%、华裔占45.3%、印裔占5.4%。

华裔确诊年龄较高多属晚期

值得注意的是,与巫裔患者相比,华裔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较高,且确诊时的疾病阶段也较晚期。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肾癌在马来西亚并不常见,但在不同族群中的表现与发展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肾癌的治疗方式包括主动监测、立体定位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射频消融(radio frequency ablation)、冷冻消融(cryoablation)、微波治疗(microwave therapy)、根治性肾脏切除术或局部肾脏切除术(可采用开放式、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方式)、酪胺酸激酶抑制剂(TKI)、化疗和免疫疗法。

在马来西亚,肾癌治疗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高昂的药物费用、患者因副作用导致依从性不佳、需精准挑选适合的治疗组合(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完善的转诊网络)、部分临床医生对转移性肾癌新疗法的认识不足或对启用新疗法持保留态度,以及患者失访,导致难以密切监测治疗反应。

严重肝肾病 18岁以下TKI不适用

并非所有肾癌患者都适合接受口服小分子标靶药物(TKI)与免疫疗法(immunotherapy)合并治疗,医生需根据患者的以下情况进行评估:

1)严重肝病:TKI主要在肝脏代谢,患有严重肝病的患者可能无法耐受此类药物。
2)活动性肺部感染:TKI可能增加肺部感染风险,若患者正处于活动性肺部感染状态,则不应使用此类药物。
3)TKI过敏史:曾对TKI产生过敏反应的患者,不宜再次使用。
4)怀孕与哺乳:TKI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因此不建议怀孕或哺乳期间使用。
5)某些心血管疾病:TKI可能增加心脏衰竭或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若患者有未控制的高血压或曾患心肌梗塞,可能不适合使用TKI。
6)肾功能不全:部分TKI可用于轻度至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但对于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可能为禁忌。
7)其他药物交互作用:TKI可能与某些药物产生交互作用,例如抗凝血剂、抗忧郁药和类固醇。患者须如实告知医生所有正在服用的药物,以避免不良反应。
8)年龄限制:一般不建议18岁以下患者使用TKI。”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整理报导 :陈孝全.2025.04.22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