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疗网】鼻咽癌治疗后需定期检查 预防并发症

38岁李姓小姐为鼻咽癌患者,复发后历经两次放射线治疗。1年后,她出现头痛与四肢麻木无力的症状,经医院检查发现为颅底放射性骨坏死,并伴随高位颈椎脱位压迫脑干。

台中荣总耳鼻喉科施凯翔医生说明,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肿瘤,主要治疗方式是放射线治疗。尽管放射线治疗效果显著,但也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其中之一就是放射性骨坏死。

而放射性骨坏死是指在放射线治疗后,骨组织因辐射影响出现坏死性变化,并伴随感染、发炎、溃疡及出血等现象。此症状最常见于颅底、颈椎与下颌骨,若发炎延伸至脑部或高位颈椎脱位压迫脑干,将会危及生命。

台中荣总统计过去经验,治疗鼻咽癌放射性骨坏死的病患已达50例,并于国际学会发表研究成果。整体颅底放射性骨坏死的发生率约为2%,通常在放射线治疗后3个月至10年内出现,平均时间约为2年,亦有超过10年的病例报告。

施凯翔指出,放射性骨坏死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当保守治疗无效或并发症严重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鼻咽部位于头颅正中,经鼻内视镜微创手术可以清楚揭示病灶并进行移除,必要时还可进行局部皮瓣移植。台中荣总鼻咽癌团队通过多专科合并治疗,5年存活率达到80%以上。

台中荣总的鼻咽癌治疗团队建议,有鼻咽癌病史并接受过放射线治疗的患者,即使多年后,仍应定期进行鼻咽内视镜检查,以确认有无相关并发症或复发。这些并发症包括鼻及鼻窦炎、中耳炎、听力减退、蛀牙等。此外,随着治疗时间的拉长,患者还可能出现呛食、颈部僵硬、神经病变或颈动脉狭窄等问题。

合作伙伴:

_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62416

 

文章来源:
医识力.2025.04.17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