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仕军/高血压控不住 伤肾又伤身 合并慢性病 血压目标更严格

问:我的丈夫今年51岁,7年前被诊断患高血压,一直以来在一间私人诊所看诊、量血压和拿药。最近,他在政府诊所验血发现肾功能衰退,eGFR 68。医生说不能只是单纯量血压和吃药,说要定期验血追踪。

Q1: 请问高血压病人一定要验血检查吗?还有哪些定期检查要做?因为私人诊所医生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们。
Q2: 医生说我吃的高血压药太强(私人诊所开的是amlodipine/valsartan半颗),请问是否因此导致肾功能衰退?现在是perindopril+amlodipine。
Q3: 据说肾功能不好的人要避免高蛋白质饮食,请问医生,我这样的情况是否也要避免高蛋白饮食?


医生解答:

首先要谈一谈的是高血压的基本治疗原则。

第一个原则:如果病人是在年轻(少于45岁)时确诊高血压首要的是找出病因,例如荷尔蒙、血管或肾脏的问题,若详细检查后仍找不到原因,那么,这类高血压将被视为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意即没有病因,很多时候可能是因为家族遗传。

第二个原则:高血压的定义是上下压高于140/90mmHg,若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和起居超过3个月仍不见改善,那么就要靠药物的帮助控制血压。

第三个原则:控制血压必须达到少于140/90mmHg的目标,不过,如果一名病人同时患有其他的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心脏病或肾脏病,那么,我们的目标就会稍微降低一些至少130/80mmHg。

第四个原则:除了控制血压以达到设定的目标,另一个很重要的是例常检查并发症。这是由于长期的高血压会影响到身体其他部位,包括眼睛、肾脏和心脏的血管。

高血压 肾病高危因素

回到问题上,你的丈夫本身就患有高血压,而高血压就是肾脏病的高风险因素,所以,我们必须通过例常检验,尽早发现肾功能是否受到影响。

另一个病人需例常检验的原因是预防慢性肾脏病,因为很多时候,慢性肾脏病初期是没有症状的,一旦出现症状时可说是为时已晚,意即肾功能已经降至严重阶段,多数慢性肾脏病是在第四或第五阶段时才出现症状。所以,我们不能够依赖症状来进行判断,必须通过例常检查,及早发现。

肾功能的检验主要是尿检和血液检查。尿检是肾病重要的筛检手段,最关键的是蛋白尿(proteinuria),如果尿液有尿蛋白或血丝,意味着肾功能出现问题,尤其尿蛋白,是许多肾病最初显现的症状。

血液检验能够查出肌酸酐(creatinine),从中计算出病人的肾丝球过滤率(eGFR)。

一般无疾病大碍者在50岁的肾功能或eGFR多数超过90ml/min/1.73㎡,而你丈夫(51岁)的eGFR是68ml/min/1.73㎡,显示肾功能不是处于正常水平。

20230312_Dr Lin_5
林仕军医生(肾脏內科)

 

肾功能异常3个月后复查

当然,我们不能以第一次检验发现肾功能异常就判断病人患有慢性肾病,而是在事隔3个月后复查肾功能是否依然维持在异常水平。我们要明白,eGFR是一个估算数据,必须通过重复的检验才能确定数据的准确。

至于要多频密检验,通常首次检验显示肾功能正常,可在每一年进行检查一次。反之,首次检验发现肾功能异常,例如尿蛋白、eGFR异常等,则需要胥视情况进行更频密的检验。病人需咨询主治医生需相隔多久检验较为恰当。

至于目前这个阶段是否需要开始低蛋白饮食的问题,病人的eGFR 68ml/min/1.73㎡属于慢性肾病第二阶段,还不算是严重型慢性肾病,而严重慢性肾病的定义是eGFR少于60ml/min/1.73㎡。因此,病人暂时无需实行低蛋白饮食。

不过,由于肾功能非完全正常,所以,病人应避免高蛋白饮食,以免增加肾脏负担,尤其出现蛋白尿的情况更需要关注。

若要避免高蛋白饮食,病人只需要确保日常饮食没有“大鱼大肉”即可,也不需要严格计算每天可摄取多少蛋白量,这与低蛋白饮食是有一定的分别。

病人服用的高血压药结合了valsartan及amlodipine两种成分的二合一抗高血压药物,此药也是降血压的一线治疗药,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基本上不会造成肾功能衰退。

【实体心肾论坛预告】
林仕军教授将会联同心脏内科顾问黄德威医生及肾脏内科顾问方文权医生,于3月2日(周日)下午2点,在八打灵再也星洲日报总社B2礼堂主讲“守住肾脏,护住心脏!心肾相煎何太急?”。
读者亦可透过医识力脸书(www.facebook.com/easily.sinchew/)收看论坛直播。欲知更多详情,请点击《慢性肾病不可逆但可缓  及早介入 有生之年或免于洗肾》阅读。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问医.林仕军医生(肾脏內科).2025.02.23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