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不可逆但可缓 及早介入 有生之年或免于洗肾
医句话:
慢性肾病可透过及早干预延缓病情恶化,最终或可免于洗肾。在管理和治疗方面,患者可采取低蛋白饮食配搭酮酸治疗,以及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的药物。此外,严谨控制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心脏衰竭的风险,对延缓CKD进程也至关重要。
“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可以说是许多疾病最终的结果,包括心脏问题如心血管疾病和心脏衰竭、高血糖、高血压和高尿酸(痛风)等,若未能得到妥善的治疗,都极有可能发展成CKD。
除此以外,年龄逾65岁、肥胖、家族遗传、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消炎止痛药,也会增加罹患CKD的风险。近年来,急性肾病(Acute Kidney Injury,AKI)也被认为是一项重要的风险因素。即使肾脏在急性损伤后复原,仍可能留下隐患,增加日后患上CKD的风险。
CKD患者可能会出现水肿、气喘、恶心、食欲下降、尿液有泡沫等症状,但当这些征兆出现时,也意味着肾病已经到达严重的阶段。所以,症状绝不能用作诊断CKD的单一标准。
对于CKD的诊断,通常会先验血,检查肌酸酐(creatinine)指数,并计算肾丝球过滤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然而,在肾病初期,肌酸酐并不会发生变化,当指数显示异常时,患者已经失去了逾50%的肾功能。
初步诊断 验尿更有效
事实上,验尿才是更有效的初步诊断方法。肾病初期已经会出现尿蛋白升高或尿液中有红血球的迹象,但这些征兆经常被前线医生忽视或误诊为尿液肮脏或尿路感染。追溯许多患者的体检纪录,可发现早期已出现尿液异常,但患者却未得到医生的及时提醒。
在医学上,CKD的诊断标准为eGFR低于60 mL/min/1.73m2并持续3个月以上,且影像学检查显示肾脏萎缩。但现实情况往往不是那么直接,需要肾脏科医生的综合判断。
鉴别诊断AKI与CKD尤为重要,因为前者可被治愈,而后者只能延缓进展,治疗策略截然不同。与AKI相比,CKD的特征是病情进展缓慢,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确诊,并且在疾病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会出现并发症。
临床上还有一种更复杂的情况,称为‘AKI on CKD’,即本有CKD的患者因药物不当或感染等诱因导致肾病急性加重,引发AKI。这种情况让诊断变得更加困难,需要更全面的分析与判断。
减缓肾功能下降爲目标
所谓‘慢性’,指的是长期累积的损害。肾脏受损的情况就像逝去的时间无法倒流,因此,有别于能够复原的AKI,CKD是不可逆转的。然而,患者别因此而感到绝望,虽然CKD不可逆,但其进程可以被改变,而这就胥视从什么阶段开始介入。
目前,CKD的治疗主要以减缓肾功能下降速度为目标。延缓病情恶化可以给患者带来很大的意义。一般而言,肾功能低于10%时便需要洗肾。假设某患者目前肾功能为40%,而肾功能每年下降5%,那么约6年后可能就会进入需要洗肾的阶段。
然而,如果通过治疗能将肾功能衰退速度降至每年2%,这样免于洗肾的时间就能延长至约15年。这样的改善在时间上有很大差距,尤其对于年长患者而言意义重大,因为这或许能让他们在有生之年避免洗肾的困扰。
我将CKD的治疗和管理归纳为4大方向:其一,患者须调整生活习惯,特别是在饮食方面;其二,控制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其三,使用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的药物;其四,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心脏衰竭的风险。
许多患者往往仅关注肾脏本身问题,而忽略心脏的问题,实际上肾脏与心脏相互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肾脏病患也需要重视心脏健康,特别是心血管疾病与心脏衰竭的风险。目前已有一些药物被证实同时具有保护肾脏与心脏的效果,不仅能延缓CKD病程,还可降低死亡率。
了解饮食习惯再给建议
患者该如何调节饮食呢?谨记这个简单易记的口诀:‘少糖少盐少蛋白,跟红肉说拜拜’。这句话基本上概括了CKD患者需要遵循的饮食原则。
不过,实际情况仍因人而异,比如对于一些食量本不大的年迈患者,过度调节饮食可能导致营养失衡。因此,医生在给建议前,应先了解患者的日常饮食习惯。
蛋白含氮增尿素 加重肾负担
在这口诀中,最需要强调的就是‘低蛋白’。食物中的蛋白质含有氮,经体内代谢后会产生尿素。正常情况下,尿素会通过肾脏过滤并经由尿液排出。但当肾功能衰退,尿素便难以排出,在体内积聚,这迫使肾脏加倍运作以清除尿素,从而增加肾脏的负担。
研究也证明,过量摄取蛋白质会增加肾丝球的压力,从而引发尿蛋白增多。尽管低蛋白饮食是控制CKD的主要方法之一,但许多患者往往到了疾病晚期才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控制量与选对种类
‘低蛋白’饮食有2个方面考量,分别是‘量’和‘种类’。除了减少摄取量以外,挑选合适的种类也同样重要。蛋白质可分为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而动物蛋白中又细分为白肉和红肉。
肾脏病的低蛋白饮食主要强调减少红肉的摄取,如牛肉、羊肉、鸭肉,以及华人常食用的猪肉等。不少研究数据显示,以红肉为主食的CKD患者,肾功能衰退的速度会更快。
以白肉或植物蛋白替代
然而,饮食习惯难以在一时三刻彻底改变,如果无法完全戒除红肉,患者可以尝试逐步减少,将部分日常饮食中的红肉替换为白肉或植物蛋白。
即使能减少红肉摄取至70%至80%,也能对患者的肾脏带来好处。这是可以做得到的,许多患者在深入了解自身病情后,会更有动力作出改变。

大马肾脏科学会(MSN)主席
马大医药中心(UMMC)肾脏内科顾问
蛋白摄取突降 衍营养不良肌少症
当患者遵行低蛋白饮食,意味着需要减少约30%至40%的蛋白质摄取量。蛋白质摄取突然下降,会导致身体缺乏所需的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s),从而引发营养失衡、肌少症、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必需氨基酸无法被人体自行制造,必须从食物中获取,但是患者却需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为了弥补饮食中缺乏的这些养分,酮酸(keto acids)便派上了用场。
酮酸加低蛋白 减肾压改善蛋白尿
酮酸是一种特殊类型必需氨基酸,它不含氮,这意味着在代谢过程中,酮酸不会产生尿素。不仅如此,酮酸还可以‘捕捉’过量尿素,并将它们用于生产必需氨基酸,从而减轻肾脏的负担。总括而言,酮酸允许患者在维持低蛋白饮食的同时,避免健康问题的发生。
近期,意大利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糖尿病患,特别是伴有蛋白尿的患者,低蛋白饮食搭配酮酸的疗法有助于减低肾丝球的压力,从而改善尿蛋白流失的情况。
然而,许多肾脏科医生并未接受过专业的营养学训练,因此容易忽略低蛋白饮食和酮酸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帮助患者理解CKD的饮食原则,医生需要与饮食治疗师合作,提供专业的饮食指引。
误为“补肾药” 饮食不调整难见效
酮酸的主要作用是补充低蛋白饮食中的营养缺失。然而,许多正在服用酮酸的患者却误以为它是‘补肾药’,这可能是因为医生为了简化解释而未深入说明酮酸的真正用途。
但是问题就来了,若患者将酮酸视为‘补肾药’,那么他们也就不会特别去调节饮食,所以这个观念需要被纠正。倘若不配合低蛋白饮食,酮酸将难以发挥功效。
酮酸的剂量须根据患者的体重计算。按照厂商的建议,每5公斤体重需补充1颗酮酸,也就是说,一位体重60公斤的患者每日需服用12颗。这样的处方无疑会增加患者的药丸负担(pill burden)及花费,使得患者难以长期维持。
10公斤1丸更可行
经过多次在论坛上的讨论后,医学界认为需平衡各方面的因素,而对酮酸的剂量作出了一些调整。厂商的建议剂量是基于将患者的蛋白摄取减少至低于30%为前提,但在实际情况,患者的蛋白质摄入量通常不会降得那么低。
如果患者将饮食中的蛋白质减少至约60%,则可以根据体重每10公斤补充1颗酮酸,那么一位体重60公斤的患者每日只需服用6颗酮酸。这是医学界认为更为可行的酮酸治疗方案。
肾脏保护剂 公院配额有限
某些药物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医学上称为‘肾脏保护剂’(renal protective agent)。这类药物有助于延缓CKD进展,减缓肾功能下滑的速度。
目前,已有多种类型的药物被证实具备这样的功效,包括肾素-血管收缩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阻断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促效剂,以及以非奈利酮(finerenone)为代表的非类固醇类(non-steroidal)矿物皮质素受体拮抗剂(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 Antagonist,MRA)。
药物的选择取决于患者临床状况。虽然其中的RAS阻断剂和SGLT2抑制剂(SGLT2i)已被医学界升格为CKD第一线治疗。公立医院和诊所药物配额有限,仅有少数患者能获得药物供应,大部分需要治疗患者只能自费购买。
MSN力推SGLT2i普及化
日前一项研究揭示SGLT2抑制剂在我国的应用情况,专科诊所约有40%患者能获得药物配给,而普通诊仅有10%至15%。即使政府已拨款增加肾病前线照护所需药物供应,但仍极为不足。
2023年,澳洲的一项研究透过数据模拟显示,若75%的CKD患者能接受SGLT2抑制剂治疗,每年将可避免至少2500名患者迈入洗肾阶段,并减少许多心脏与肾脏相关的并发症。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将SGLT2抑制剂纳入政府药物清单,虽然需要作出少许初期投资,但日后将带来加倍的好处,大大减少国家的医疗支出,对国家经济百利而无一害。大马肾脏科学会(MSN)正尝试复制这种数据模拟方式,生成针对我国的数据分析,期望能让政策拟定者理解到此举对国家的深远影响。
干细胞捎希望 乱象丛生需警惕
近年来,科学家正投入研究干细胞治疗,尝试利用干细胞修复受损的肾脏,这是我们未来的希望,CKD不可逆转的现状或将改变。然而,疗效尚未得到证实,市面上却出现许多的干细胞治疗,导致不少患者上当受骗,蒙受金钱损失。
虽然CKD尚未能被治愈,但现今有更多药物治疗的选择,能有效延缓病情的进程,降低洗肾的几率,并且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