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 盛晓峰, 背痛, 腰椎骶骨融合, 假性关节病变, pseudoarthrosis, 腰骶移行椎, 贝托洛蒂症候群

盛晓峰 / 常背痛查不出 原来腰椎骶骨“融合” 植千斤顶改“斜”归正

贝托洛蒂症候群(Bertolotti syndrome)是由于腰骶移行椎横突肥大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为顽固性背痛的常见原因,由于没有特异性的症状,临床上很容易漏诊或误诊。


医生解答:

42岁的诺米(化名)是一位体型略胖的单身女性,性格有点神经质,每次来诊所或打电话过来时都喋喋不休地叨念和抱怨,让医护人员头痛不已,久而久之,大家都对她退避三舍。

5年前诺米第一次前来求医,她说自己颈部疼痛,偶尔背部也感觉不适。体检时,她的感官和反射力度都正常,去神经内科做了一系列神经传导研究,报告也一概正常。但她依然放心不下,怀疑自己有其他毛病,于是我鼓励她多游泳,同时接受物理治疗,舒缓颈部和背部的不适。

5年来,她无时无刻不在担心自己的健康,甚至认为自己罹患严重疾病,思虑过度,人也越来越神经质,连最亲近的家人都投诉说她越来越难相处。


找不着病因 被误为神经质

今年初,诺米又到医院报到,她皱着眉头,哭丧着脸,说她感觉自己的背越来越驼,骨盆也歪了,每天早上起床,都觉得重心不稳,身体好像失去了平衡,歪七扭八,必须花一番力气才能让身体“改斜归正”云云。

她本来就有点寒背,骨盆也稍微倾斜,所以家人都认为她夸大其辞,神经过敏,这让她更火大,因此跟母亲大吵一顿,一见到我,就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这一次,我仔细检查了她的腰椎和骨盆,并做了磁力共振扫描和电脑断层扫描,前者看不出异样,但电脑断层扫描时就发现她的第五节腰椎(L5)与骶骨(S1)有融合现象,也就是所谓的腰椎骶化(L5 sacralization),这才诊断她患有贝托洛蒂症候群。

 

盛晓峰 / 常背痛查不出 原来腰椎骶骨“融合” 植千斤顶改“斜”归正
假性关节病变(pseudoarthrosis)导致椎体横突肥大且稍微滑脱(长箭头处),短箭头处则是正常关节。


正常的脊椎由33块椎骨组成,计有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由5个骶椎结合成1块)和尾骨(由4个骶椎结合成1块),当第五节腰椎骶化融合为骶椎、或者第一节骶椎没有和其它骶椎融合而造成骶椎腰化时,就会出现腰骶移行椎(Lumbosacral Transitional Vertebra,LSTV)。

症状性的LSTV,就被称为贝托洛蒂症候群,这名字源自意大利医生贝托洛蒂(Mario Bertolotti),于1917年由这位医生首次提出。

腰骶移行椎是一种普遍的先天性的椎骨发育畸形,临床上很常见,通常发生在20岁末至30岁出头的人身上,但多数患者都没有症状,只有少数会感觉下背部疼痛和下肢放射痛,即典型的L5神经根受压的症状。

贝托洛蒂症候群主要表现为腰骶部、臀部、下肢后外侧疼痛和麻木,由于没有特异性的症状,所以很容易漏诊,或被误诊为腰椎管狭窄症或腰椎间盘突出症。


假性关节病变 身体歪七扭八

诺米的椎体右侧有假性关节病变(pseudoarthrosis),椎体横突肥大且稍微滑脱,骶骨无法将上半身的重量均匀分布在骨盆上,导致脊椎活动受限,并出现椎体不稳的现象,让她产生“身体好像歪七扭八”的感觉。

贝托洛蒂症候群首先考虑保守治疗,比如物理治疗和吃止痛药等,我也建议诺米在家勤做俯卧上仰的动作,强化背肌和核心力量,减轻疼痛。

无奈物理治疗和止痛药都对诺米无效,她还是一天到晚苦着脸喊痛,最后只有手术治疗一途──在L5和S1之间植入一个俗称“千斤顶”的钛合金支架,把滑脱的脊椎锁紧固定。

这是一种微创手术,伤口小,流血小,复元快,手术后我第一次看到诺米对我笑,她脸上的乌云一扫而空,笑说她终于觉得身体稳住了,背也可以挺直了。

5年以来,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诺米的笑容,而病人的笑容,就是给医生最好的礼物了。

 

盛晓峰 / 常背痛查不出 原来腰椎骶骨“融合” 植千斤顶改“斜”归正
盛晓峰(脑外科 / 脊椎科)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问医 · 盛晓峰(脑外科 / 脊椎科) · 2024.07.21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