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璋/白发拔一根长三根?别乱拔免得不偿失
问:我现年35岁,女性,也是一名上班族,多年来我对头发都很照顾,不曾染头发,没有白发,可是最近丈夫却告知我发现头上有好几根白发,他还说要帮我拔下来。
Q1:为何我才35岁就会有白头发呢?是不是缺乏什么营养呢?
Q2:友人说是因为染头发才会导致头发受损变白,但我没染头发,为何会这样呢?
Q3:是不是拔白头发就会生更多白头发呢?
医生解答: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对于自身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从吃饱穿暖到吃好穿好,不仅是想法上的转变,更是行动上的改变。但不可否认的是,追求完美的路上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瑕疵,比如身体变胖需要减肥、脸变黑需要美白,年纪不大,但却有很多白头发等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白头发的那些事。
A1:白发苍苍容易显老,给人未老先衰之感,尤其是亚洲人普遍上都是黑头发的,一旦长出白发就格外明显,易让人感到自卑和困扰。现代的高快生活节奏,人们长期处于高压和精神紧绷的状态,过度劳累加上睡眠不足、抽烟酗酒等种种因素导致中青年白发人群越来越多。
白头发是随着人体变化及年龄增长所出现的正常生理现象。我们的皮肤细胞有很多毛囊,头发是从毛囊中生长出来,颜色是由毛囊里的毛母色素细胞(melanocyte)分泌的黑色素来决定的。黑色素数量多、密度大,头发就呈黑色,反之则颜色浅淡。
黑色素细胞会将酪胺酸(tyrosine)氧化合成多巴(dopa),再转换成黑色素。酪胺酸是一种胺基酸(amino acid),是制造黑色素不可或缺的原料,而胺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础。
如果毛囊里的黑色素细胞含有高浓度的真黑色素的话,头发就会偏黑又粗。反之真褐色素的浓度高的话,就会出现头发偏红或是偏浅色的发色,偏细软发。而金发就是少许的真黑色素与头发的角质颜色混在一起所产生出来的颜色。
研究指出,毛囊细胞退化的时间因人而异,在30岁后,每10年会耗损8%至20%。通常一到50岁的时候就有半数的人出现白发。不管男生女生几率都一样,但女性出现白发的时间稍晚,比男性晚5年。不过白发出现的平均年龄会因种族而异,一般来说黑人出现白发的年龄最晚,平均年龄是43.9岁,而白种人出现白发的平均年龄是34岁,其中会有10年的个别差异。亚洲人平均在35至40岁会开始出现白头发。
据科学文献,未到一定年纪却出现白发者,在医学上被称为早发性白发病(premature canities 或 premature grey hair)或俗称为少年白。它的定义在30岁以下的白发患者,也可依种族进行细分,即白种人(caucasians)在20岁之前、亚洲人在25岁之前以及非洲人(黑人)在30岁之前头发开始转灰或白。
目前认为白发发病机制主要为毛囊中黑色素细胞中的酪氨酸酶(tyrosinase)活性降低,黑素合成减少导致毛发逐渐变白;也可能与人体内自由基(体内新陈代谢后所产生的物质)的累积,进而影响及破坏毛囊中的黑色素细胞制造黑色素。
35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发色逐渐灰白可以视为正常的老化现象,虽然恼人却也无需太过担心。
A2:白头发带来的少年老成感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选择染发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但要助于把控染发的时间与频率及使用的染发产品。染头发多多少少都会伤及头皮,但程度不一。如染发太频繁就会损害头发健康。过度染发会导致蛋白质流失,发丝变得脆弱,容易断裂和分叉,难以梳理及造型,最后要花更多时间保养。
染发效果好的染发剂通常都含有苯胺苯酚类染料,短期染发无大碍,但长期频繁染发可能会造成皮肤屏障的破坏或引起过敏问题。每年染发最好不要超过4次。
以下是一些针对染发的温馨小提示:
1)鉴于有些来路不明的染发剂里含有超标重金属,因此建议严选正规的染发机构及使用正规品牌的染发剂。
2)按照包装上的说明使用,细阅所有注意意和警告的事项。
3)每次使用染发剂前,先在皮肤其他位置做过敏反应测试。有些人对某些成分接触越多越过敏,第一次使用产品时可能不会有过敏反应,但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就可能会有,所以不断测试很重要。
4)建议使用染发剂时要戴上手套。
5)不要把染料留在头上超过说明书指定的时间,使用后要用清水彻底冲洗头皮。
6)切勿混合使用不同的染发产品,这可能会伤害你的头发和头皮。
7)染发次数的间隔不要太短,让头皮适当的休息。
A3:民间有一种说法,即白发拔一根会长三根,实际上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同一个皮囊长出来的头发的颜色都一样,就算把它拔掉了,接下来长出来的也是白头发。在这样反复拔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白发越长越多的错觉,而且白发比黑发硬,常会站立起来,非常显眼,因此会感觉白发越来越多。
建议大家别乱拔白头发,以免得不偿失。每个毛囊能够生长的头发数量是有限的,一直拔的话可能最后会长不出头发,除了会伤害发根,头发拔得过多时,还有可能引起毛囊炎,所以要慎重待之,以免弄巧反拙。
如果无法容忍白发的存在,可以贴着头皮将白发剪掉即可。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