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常见神经系统疾病·脑中风、失智症、帕金森病 如何预防与发现?

进入老年期,不论在生理、心理或是社会层面都会出现显著的转变,尤其人体的各项机能会出现相应的老化,也会出现相应的疾病。

不想面对老人病,首先必须对老人病有所认识。人口老龄化的结果,势必对老年人本身,对家庭、社会及国家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医疗照护的进步使得人类寿命延长,然而,也使得包括失智症在内的非传染性疾病人数增加。

加强老年医疗保健康复工作与老年健康教育,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才有助于帮助老年人保有健康优良的生活品质。
长者常见神经系统退化疾病,主要的有帕金森病、失智症(老年痴呆症)、脑卒中(脑中风)等。

郑芬兰医生 双威城双威医疗中心老年医学专科顾问医生
郑芬兰医生
双威城双威医疗中心老年医学专科顾问医生

照顾失智长辈没那么简单

双威城双威医疗中心老年医学专科顾问医生郑芬兰受访时指出,神经系统非常复杂,产生的病变也多。随著年纪增长,神经病变发生率跟着提升。

她表示,人口增长和老龄化导致失智症的患病人数逐年增加,疾病所造成的生活负担和社会经济压力也不容小觑。

她指出,失智症成为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肿瘤之后,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
“最常见的失智症类型是阿兹海默症,阿兹海默症患者占所有失智症患者人数的60%到70%,其他常见的种类包括血管型失智症、路易氏体失智症、额颞叶型失智症、帕金森氏症,而且同一个人可以同时得到超过一种失智症。”

“失智症不是单一疾病,而是一群症状的组合(症候群)。它的症状不单纯只有记忆力的减退,还会影响到其他认知功能,包括语言能力(例如词不达意)、空间感(例如失去方向感而迷路)、计算力、判断力、注意力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

早期病征为记忆力衰退

郑芬兰医生指出,失智症的早期病征最明显的为记忆力衰退。有些人误以为失智症患者会失去所有记忆,其实不然,一个失智症患者,可能对过往发生的事记忆犹新。这种情况往往会让家人惊讶不已。

“患者会有近期记忆、长期记忆的障碍。近期记忆是指几天到几周之间的记忆,长期记忆指的是二三十年前的记忆。失智症患者常见的初期症状是近期记忆先受到影响,当病情逐渐恶化时长期记忆也会出现问题。”

“失智并非正常老化的一部份。失智症是一慢性、渐进性的症候群,由不同脑部病变所造成,并影响记忆、思考、行为、情绪和日常生活执行能力。

“失智症不只对患者本人,更对家人和照顾者造成冲击。”

她指出,2015年估计全球有4680万的失智症患者,到2030年全球将有7470万的失智症患者,2050年将高达1亿3150万人。

“失智症患者有大约三份之二是来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谁有较高机会罹患失智症?

失智症的导因是多重性的,高风险群包括高血压高血糖、肥胖、少运动、抽烟、酗酒、忧郁症以及基因遗传等等。当然,就算有基因遗传也并不代表一定会患上失智症。只要做好预防的措施就能减低患病的风险。

多动脑、多运动,增加大脑保护因子

虽然失智症如同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一样无法被根治,却可以使用药物控制病情,改善病人和家属的生活品质。

郑芬兰医生指出,目前的药物治疗主要是延缓疾病的恶化,医生也会因应病情以相对应的抗焦虑剂、镇定剂等做症状控制。非药物治疗法也很重要,家人需要学习如何照顾他们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

“尽早就医是最好的医疗方式。医生会详细的了解患者的病理历史,进而做身体检查、认知功能测试、脑部扫描、验血等等。”验血和脑部扫描是为了要排除一些可以医治的疾病,例如缺乏维他命B12或叶酸、甲状腺荷尔蒙低、脑积水、脑部硬膜下出血等等。有些疾病越早治疗,康复的机会就越高。

她表示,多动脑、多运动、均衡饮食、多参与社区、社团活动、维持健康体重、不抽烟、不饮酒、避免脑部外伤、预防及控制三高都有助于降低患上失智症的风险。

“研究显示,从事可刺激大脑功能的心智活动或创造性活动,有助于降低罹患失智症风险。长者可参加一些课程,学习新知,经常保持好奇心,接触新事物,也可以培养下棋、绘画、园艺、烹饪、缝纫、编织等的爱好。”

“有规律的运动,对失智症与阿兹海默症都有保护作用,例如维持每周几次的运动习惯,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有氧舞蹈等都是好的选择,当然也要注意避免运动伤害。”

“建议多摄取蔬果、豆类、坚果、未精制谷类(维生素C、E及B群)的食物,也可以多摄取鱼类(富含omega-3脂肪酸之鱼类)的食物。”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较常见的疾病

郑芬兰医生指出,帕金森综合症(Parkinsonism)是一种神经系统退化的疾病。因为脑部的多巴胺不足导致症状会逐渐出现及恶化。除了常见的震颤外,患者还会身体僵硬或动作缓慢。

她指出,帕金森综合症常见的运动神经系统症状(motor symptoms)包括:震颤、动作减慢(运动迟缓)、肌肉僵硬、难以保持姿势和平衡、言语变化、书写变化。除此之外,患者还会有自主神经系统失调(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dysfunction)和情绪病的问题,例如姿势性低血压(postural hypotension)、便秘、尿失禁、失眠、忧郁等症状。

她指出,震颤通常从肢体开始发作,最常见的是手或手指。疾病发展一段时间后,帕金森的症状可能会减慢一个人的动作,导致简单的任务也变得困难和耗时。
“此外,身上的任何一个部位都有可能出现肌肉僵硬,并难以保持姿势和平衡,容易跌倒。”

“患者的面部表情会僵硬,眨眼次数减少,走路时手臂摇晃的程度会减少,说话含糊不清,也可能很难写字,而且写出的字可能会越来越小。”

“帕金森综合症可以根据病因分成四大类型:一、自发性帕金森病(Idiopathic Parkinson Disease),简称帕金森病 (Parkinson Disease),这是最常见的帕金森综合症种类,也是对药物治疗反应最好的疾病。二、次发性帕金森综合症(Secondary Parkinsonism),是因为其他病因例如药物副作用、农药中毒、脑创伤、脑部细菌感染等造成的。三、遗传性帕金森综合症,是因为基因遗传造成的。四、帕金森附加综合症(Parkinson Plus Syndrome)。

她表示,帕金森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确,起病隐袭,发展缓慢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一般在中年或晚年开始出现。患者通常在大约50 – 60岁或以上时患病。有帕金森症状者需要就医。

“帕金森病如果及早发现可在用药上干预,适当的辅助活动也可有效的减缓病情。”

她指出,虽然帕金森病尚无治愈方法,但药物治疗会显著改善症状。医生有时会建议通过手术来调节大脑的相关区域来改善症状。

邱富良医生 双威城双威医疗中心脑神经内科专科顾问医生
邱富良医生
双威城双威医疗中心脑神经内科专科顾问医生

邱富良:脑中风“年轻化”敲警钟

脑卒中俗称中风,主要分为缺血性脑中风(俗称脑梗塞)以及出血性脑中风(俗称脑溢血)两大类,其中缺血性脑中风占80%以上。

双威城双威医疗中心脑神经内科专科顾问医生邱富良指出,很多人以为脑中风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其实,脑中风发病不分年龄。他经手的一名脑中风男性病患,年仅24岁。

“这名年轻病人患上先天性心脏有孔,属于心脏缺陷,因为脑的供血动脉狭窄、闭塞而出现缺血性中风症状,被诊断为卵圆孔未闭,最终需要通过进行手术以闭合心脏中的孔而得以治愈。”
“脑中风是一种以脑部神经功能缺损为主要表现的脑血管疾病,通常是由于大脑里面的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堵塞造成大脑缺血、缺氧而引起。”

“当脑部的血流供应受阻超过一定时间,脑细胞就可能因缺氧而造成永久性的损伤。”

“出血性中风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种;缺血性中风包括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

“血压过高,会造成血管内膜承受过大压力而受损,胆固醇容易堆积在受损的血管内壁,加速血管硬化及加速脑出血的风险,几乎一半左右的中风个案都有高血压的状况,所以‘三高’中以高血压的影响最为重要。”

“糖尿病也是其中一个危险因素。高血糖会增加血管硬化的风险,加速血管粥状硬化的进展,糖尿病患得到中风的机会是一般人的2至3倍。”

邱富良医生指出,脑中风是威胁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可导致患者肢体瘫痪、语言障碍、认知障碍及精神抑郁等,而不良生活习惯往往造成脑中风病例年轻化。数据显示,近年来,中青年人群中风发生率越来越高。

脑中风有哪些症状?

邱富良医生指出,无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脑中风,都必须高度警惕,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严重者有不同程度的神志不清,如迷糊或昏迷不醒。

“脑中风患者会感觉异常,例如单侧四肢或脸突然没力、麻木、脸部歪斜、嘴角不自主流口水,也会出现言语沟通障碍,讲话咬字不清或无法理解他人所说的话。”

“患者也会出现视野缺陷,比如视力范围减小、视力模糊、单眼暂时性眼盲、眼睛肌肉失调。此外,身体会突然失去平衡,或伴随剧烈头痛、持续的晕眩或呕吐。”

“其他症状还有复视,即看东西成双影、发音、吞咽困难、喝水呛咳。”

预防脑中风
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开始

邱富良医生指出,近年来,我国脑中风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而且大多数患者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不能自理。

他说,中风可怕之处在于中风后引起的失能问题,不仅影响个人的生活品质,甚至对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他指出,预防脑中风应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开始,饮食要均衡、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动物内脏,也要限量使用烹调油,减少摄入高油、高糖的食物,饮水要充足。

“运动也很重要,以有氧耐力运动为主,如健走、慢跑、游泳、太极拳等运动。”

他指出,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等与脑中风的发病息息相关,而且呈现低龄化趋势,现代人工作压力大,如果加上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健康、长期静坐、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都是导致脑中风发病年轻化的主要原因。另外,有家族中风史者也应该要定期检查。”

BEFAST原则抢救中风患者

邱富良医生指出,抢救急性中风患者通常应用BEFAST原则。

BEFAST原则指的是:

Balance(平衡感):突然丧失平衡、走路不稳。

Eye(眼睛):突然半侧看不见、影像重叠,视力模糊、眼球不能自由转动或眼球偏向某一侧。

Face(脸部表情):看脸的两侧是否对称;微笑时是否歪一边。

Arm(手臂力量):请患者平举双手,观察其中一手是否无力下垂。

Speak(说话表达能力):口齿不清、无法理解或表达。

Time(争取时间):赶快记下症状发生时间,发病后4个半小时内为“黄金时间”,在这个期间内送医紧急治疗,可以减少脑部损伤的机率。

befast

sick-asian-senior

治疗方式经由医生专业判断

邱富良医生指出,缺血性脑中风及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方式及目的会略有不同。

他指出,缺血性中风者的治疗策略以畅通脑部血管为首要目标,若能愈早打通阻塞的血管,神经伤害愈少,失能程度愈低。紧急治疗方式可考虑使用抗血小板、血栓溶解剂或抗凝血剂。

“通常在急性缺血中风发病后的4个半小时内可用静脉注射血栓溶解剂 ,使堵塞的血块分解。”

“出血性中风治疗的首要目标则是降低脑内血块所产生的并发症,可服用药物降低脑压、血压等以控制颅内压升高。”

“治疗方式都要经由医生专业判断,及时抢救可以减少中风之后的失能风险以及生命安全。”

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

邱富良医生指出,恢复日常生活功能为中风后的首要目标,这方面可以从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层面著手。

“物理治疗的目的是让患者最终能够行动自如。训练重点分别针对肌力、平衡、耐力、行走等功能。”

他说,治疗的最大目的就是让病患重新自理日常生活,例如能自己用筷子、汤匙吃饭,能自己穿衣服。

oldman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星洲日报·报道:郑荣江·摄影:黄玲玲、黄安健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