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抗产高效抗体中和病毒 惟疫苗更具成本效益

医句话:

单株抗体基本上是在实验室中制造或大量生产的高效抗体,再注射入患者体内,可直接中和病毒。目前医学界已鉴定出至少7种不同的抗体可对抗COVID-19,它们也可用于暴露前预防性治疗和暴露后预防性治疗。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单株抗体就像是“鱼”,所注射的抗体不会永久存在;接种疫苗就像是学会“钓鱼”,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自然产生抗体以对抗病毒。相较之下,价格低廉的疫苗仍更具成本效益。

“疫情持续至今,相信许多人已感倦怠。不过请不要放弃,这已经是马拉松的最后一站了。相比起一年多以前,我们基本上什么都没有;如今则是有许多‘装备’应对COVID-19,例如更好的抗病毒药物和单株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等,我们一定可以携手战胜疫情的。

病毒复制Vs发炎期

从零至今,一些药物是通过老药新用(repurpose),而一些则是专为SARS-CoV-2研发,让我们能更好地控制病情与帮助患者。COVID-19的临床药物选择也取决于病发天数。染疫后的疾病过程主要可分为两大阶段:病毒复制(viral replication)和发炎期(inflammatory phase)。

当患者接触到病毒时,病毒会在人体内开始复制,此时还未出现症状,称之为潜伏期。Delta病毒和Alpha病毒的潜伏期通常是4日和5日,有些病毒的潜伏期可持续10至14日,但很少见。待病毒复制量到达顶峰后,就会开始慢慢下降,而这期间就会引起各种症状。之后,一些未好转的患者可能会进入发炎期。在不同的阶段分别会需要抗病毒药或抗发炎药。

抗病毒药主要是在病毒制造更多麻烦之前杀死它们,一般通过口服或输液给药。除了起初使用的remdesivir,现在还有新药molnupiravir和nirmatrelvir。Remdesivir是一款重定位药物,有助于控制病毒复制。

单抗预防性治疗

此外,我们还能使用单株抗体。它们基本上是在实验室中制造或大量生产的高效抗体,再注射入患者体内,可直接中和(neutralized)病毒。目前医学界已鉴定出至少7种不同的抗体可对抗COVID-19,而不同的制药公司也已尝试进行搭配和研发。

另外,单株抗体亦可用于暴露前预防性治疗(pre-exposure prophylaxis)或暴露后预防性治疗(post-exposure prophylaxis),前者意即在一个人接触到病毒之前给予单株抗体,以获得预防性免疫保护,就像在病毒进攻之前就为患者装备好武器。

若住在一起的夫妻其中一人确诊COVID-19,那么另一半有非常高的几率也会受感染。因此,暴露后预防性治疗便是在疾病发作之前让另一伴服药,而这将非常有效,对于长者和多种慢性共病患者而言尤其重要。

细胞因子风暴:免疫失控衍过度炎症

治疗COVID-19不仅仅在于杀死病毒。有时当所有病毒都死了,但是身体免疫反应失控,引起过度炎症反应反而会对自身造成伤害,也就是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 storm)。

英国的临床试验数据很好地表明,类固醇dexamethasone对于危重COVID-19患者非常有帮助。这是一种便宜有效,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药物。

另外,我们也可使用Janus激酶(Janus Kinases,JAKs)1/2抑制剂,更确切地说是baricitinib,这是通过人工智能(AI)技术发现的,主要是与remdesivir联合使用。

前期抗病毒 后期抗炎

在抗炎药物里还有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 receptor)阻断剂的选择,例如tocilizumab能够针对性减少身体的炎症反应。想像失控的绿巨人浩克在杀死坏人时,整个房子(肺部)也被累及,而 IL-6受体阻断剂则是另一名漫威英雄,能够让浩克平静下来,因此不会有过多的炎症。

总而言之,在治疗COVID-19患者时,单独使用抗病毒药物或抗发炎药物无法解决问题。疾病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药物,处于病毒复制期而患者确定出现症状,可在病发的5至7日之前给予单株抗体或抗病毒药物;进入身体发炎期后(约7至8日),则需要抗发炎药物了。

_
梁浩楠医生(Leong Hoe Nam)
新加坡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传染病内科顾问

谁需要单抗?让ISARIC告诉你

哪些患者需要单株抗体治疗?在新加坡,我们会根据由国际严重急性呼吸道和新兴感染联盟(International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and emerging Infection Consortium,ISARIC)开发的风险分层工具,以预测COVID-19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和死亡风险。

这项工具主要是基于患者年龄、性别、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和肾病)、炎性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是否升高)等因素进行计算,若得分高于9或以上,死亡风险较高。

其次则是根据患者的疫苗接种历史进行评估。我们会了解患者所接种的疫苗类型,例如mRNA或灭活病毒疫苗、最后一剂的接种时间等。综合所有因素,我们会对患者的预后有一个大致了解,从而决定是否给予单株抗体治疗。

以“黄金价”计算 须谨慎分配

通常预后不良因素包括未接种、长者与患有多种慢性病,对于这类患者通常会倾向于使用单株抗体,且要尽快用药才能达到更好疗效;反之,你很可能根本不需要单株抗体疗法就可痊愈。

老实说,就算是马来西亚政府也不可能为全部人购买单株抗体,因为它的价值是以‘黄金价格’而计的,必须谨慎分配资源,只能提供给少数患者。

若一个人不愿接种大约10至20美金的疫苗,最后不幸感染了COVID-19而需要单株抗体疗法,在新加坡的费用可是高达数千新币!由此可见,疫苗还是最具成本效益和有效的选择。”

单抗Vs疫苗3问:疫苗“授人以渔”更务实

问1:单株抗体和疫苗有何不同?
答:单株抗体就像“授人以鱼”,而疫苗则是“授人以渔”。单株抗体所注射给患者的抗体是不会永久存在的。当一个人接种了疫苗,就像是学会了一项终生技能,在需要时候可以自然产生抗体以中和病毒,更具成本效益。

问2:患者使用了单株抗体还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吗?
答:事实上这取决于数种因素,例如单株抗体是在何时使用的?因为越早使用,患者的反应会越好。其次就是患者的共病有哪些?当他有严重的共病时,就算是一个简单的喷嚏也可能导致他死亡。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使用了单株抗体,我们可能还是会失去患者。

根据研究数据,单株抗体的益处介于60%至90%,因此还是有一些患者无法从中获益的。若是未接种疫苗的长者,即便接受了单株抗体还是可能会因为疾病而死亡。因此,单株抗体不是可“一劳永逸”解决一切的药物,染疫后的并发症还是可能会发生,例如进入加护病房(ICU)或死于心脏病等。

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多层防范之道(multilayer approach),第一层是疫苗接种;第二层是尽可能防疫、维持身体健康,或控制好慢性病病情。若真的不幸染疫,则根据个别政府的建议寻求医学帮助,例如需要采取何种治疗方法。这样一来几乎可以帮助每个人避免不必要的死亡风险。虽然单株抗体效果很好,但它不能百分百挽救全部性命。

问3:疫情持续至今,许多人都已倍感倦怠,你会如何鼓励大众?
答:是的,我认同大家对疫情、对疫苗感到倦怠,而医护人员更是感到非常疲惫了。然而,疫情就像是马拉松长跑,最难的从来不是第一或第二公里,而是最后一站最具挑战性─你的身体不断叫你休息、喝水或离开,然而我绝对不会放弃,会和病毒战斗到底,因为这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周遭所爱的人以及同胞。我知道这不容易,因为病毒会变异,就像考试时一直更换考纲而会感到迷茫。不过,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尾声不远了!你发现了吗,起初出现了许多变种病毒,包括Aplha、Beta、Gmma和Delta,但是在那之后只有Delta+,而Omicron很有可能就是最后一个,是我们将与之共存的病毒株。虽然大家都累了,但是请不要放弃坚守防疫措施,一起努力撑过去,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战胜COVID-19的!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笔录:杨倩妮.2022.01.05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