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变慢 提不起劲 衰弱症提早干预可逆转

真实案例:

79岁的陈婆婆(化名)在几个月前突然像变了另一个人,不仅变得少说话、走路变慢了,连穿衣服也得花上1个小时,人也觉得非常疲累。某天跌倒之后,她行动不便,食欲也变差,甚至出现记忆力减退的现象,再加上不时喊背疼,孩子担心她的大变化,于是带她去见医生。没想到在经电脑断层(CT)扫描后,发现脑部有白点,才获悉母亲曾发生小中风。看着活泼外向的母亲在数月间变得虚弱消瘦,每日只能静坐在家,孩子感到非常心疼。对孩子而言,今年最大的愿望莫过于母亲能够恢复健康,摆脱病恹恹的状况─以后孩子们再也不会抱怨母亲出门打麻将了。

“在许多人的想法中,长者的形象通常是虚弱、容易疲惫、行动慢或没有活力等,因此不会特别重视,有时长者本身觉得身体不适却也束手无策。其实,这些都并非正常或自然的老龄化现象。

衰弱症(frailty)在医学上是一个较新的词汇,是因身体、心里、社会等多重问题而影响健康的状况,涉及多系统病理和生理变化,包括神经肌肉、代谢及免疫系统等。简单地说,衰弱是介于健康和疾病的中间状态,外界较小的刺激也可引起负面临床事件的发生。

虽然衰弱症不是一种疾病,但是衰弱的长者特别容易患病、日常活动功能和认知功能退化较快,容易引发一些不良后果,譬如跌倒、残疾、住院甚至死亡等。因此,大家要明白不是每一名长者都会得到衰弱症,更重要的是被诊断衰弱症的患者,也仍有逆转的机会。

临床上主要根据着名老年医学专家弗里德(Fried)于2001年提出的5项临床指标来定义衰弱症,也是目前最常用的筛检方式。若一个人(不仅长者)满足3项或以上的条件便属于衰弱,符合1至2项条件为衰弱前期,而取得0分便属于无衰弱的健壮长者。

  1. 非刻意的明显体重减轻:1年内体重减少逾5公斤或高于5%
  2. 疲惫感:一周逾3天以上觉得疲倦或提不起劲,可预测失能和死亡。
  3. 步速变慢:10秒走不到8公尺,可预测疾病治疗的预后不良。步速每提高0.1公尺/秒,衰弱和死亡风险下降12%。
  4. 无力感/肌力下降:手握力差(男性少于26公斤、女性少于18公斤),可预测疲劳、失能、患病率和死亡率,握力差的长者发生衰弱的风险高6倍。
  5. 低身体活动量:男性1周消耗小于383卡路里、女性1周小于270卡路里。

独居长者更衰弱

因此,当家中长辈出现胃口不好、体重减轻、走路变慢、精神变差、疲惫无力、生活自理能力变差、出门次数和活动量减少等都需要特别留意,因为这些都是衰弱症的警讯。在衰弱状态下,即便是轻度疾病也可导致肢体平衡功能受损,成为容易跌倒的危险因素。此外,谵妄(神志不清)、反复的肺部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也是长者衰弱的表现之一。

长者衰弱并非是单一原因造成的,包括了老化、缺乏运动、营养不足、不良环境、外伤、疾病和药物等因素,可以造成营养不良和肌少症(sarcopenia),亦可因为它们引起。在性别方面,高龄女性发生衰弱几率高于高龄男性。一般情况下,相较已婚和再婚的长者,未婚、离婚或丧偶的长者发生衰弱的风险较高,因为他们大多独居,较少与家人朋友联系,可能与社会有不同程度的脱轨,心里会有一定的孤独感。一些精神状态如忧郁,亦可导致衰弱症。

当一个人年龄越大,衰弱症的风险越高,因为身体素质和器官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或变化。我们可以看见年轻人生病或虚弱时,比较容易恢复至相对健康的状态,而这种能力会随着年龄增加而降低。

根据一项发表在《临床医学杂志(JCM)》的日本研究,体重与衰弱症患者有着密切的关系,过低或过高都会提升衰弱程度,在排除了年龄、性别、烟酒习惯、运动量、学历、用药、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中风、心脏病、家庭结构、经济状况、假牙使用等可能影响患病率的因素后,此项结论依然成立。因此,日常能量摄取不足、营养评分较低或缺乏营养,都会提高衰弱的风险。

另外,疾病也是衰弱的危险因素之一,患有慢性病的长者衰弱的风险比无慢性病的长者高,而服用多种药物甚至滥用药物会增加衰弱的风险。当然,长期有着不良生活习惯,譬如吸烟、酗酒、压力、久坐或卧床不动等,一样会增加衰弱症的风险。

-
郑惠蔙医生(Tay Hui Sian)
老人医学内科顾问

跌倒风险增 肌失更快

需要注意的是,先前提及的临床症状都会造成身体功能下降,彼此更会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举个例子,营养不良可导致长者衰弱,衰弱会增加跌倒的风险,而肌少症会令肌力减少,譬如下肢肌力显著减退会直接影响到平衡功能,导致更容易跌倒。若跌倒骨折造成行动不便,日常活动量减少,可能令长者更为衰弱,肌肉流失速度更快。

此外,衰弱会提高长者心脑血管疾病、肺部感染、谵妄及跌倒等不良事件的风险,而身体衰弱往往也会导致心理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的降低。一旦发生衰弱症,平均死亡风险增加15%至50%。

不难发现,衰弱症与较低的生活质量、较高的住院和死亡风险有关,从而导致长者长期照护的需求和医疗费用的增加。衰弱症人群的医疗费和照护费,几乎是没有衰弱人群的2倍。因此,及早地辨识长者衰弱的症状,及时诊断和介入,才有机会在不良结果发生之前,将衰弱逆转至衰弱前期或健康状态。

运动锻炼 补充蛋白质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以及寿命的延长,老年问题也日渐增加。据估计,衰弱症存在于10分之1的65岁以上长者中,至于80岁以上高达一半。好消息是,衰弱是可逆转,研究显示锻炼和补充蛋白质是两大治疗关键,同时也是效果最佳和最容易实践的预防措施。

运动锻炼是提高长者生活质量和功能最有效方法,适量的身体活动可以延缓衰弱的进展和恶化。因此,我们应该多鼓励家中长辈参与多元化的活动。运动方面可循序渐进,每周在家进行4天,持续约20至25分钟训练,包括手臂和腿部强化训练、肢体平衡协调训练。

营养干预能够改善营养不良衰弱长者的体重下降,降低死亡率。每日的饮食应包括牛奶、鸡蛋、任何肉类和鱼肉,因为摄取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有助于维持体重和肌肉质量,至于Omega-3脂肪酸可改善食欲与体重。另外,补充维生素D也能改善下肢力量与功能。

食欲差或住院 可考虑口服营养品

通常长者的三餐饮食需要依赖家人,因此建议照护者一同咨询营养师或医生。对于食欲不振或住院的长者,能量与蛋白质含量高的口服营养品,能够改善他们摄入的饮食质量和营养状况。

此外,长者经常也患有共病如高血压和糖尿病等,而积极管理病情,尤其是重视可逆转疾病、评估用药合理性和纠正不恰当用药,对改善衰弱是有效果的。特别是针对陈婆婆的情况,经了解发现,她跌倒是因为行动不变与变慢,而导因则包括没有察觉的小中风所造成的混合性失智、服用过多的高血压药物,以至于引起低血压,同时患有衰弱症、贫血和骨质疏松症。因此,通过处方合适药物和停止高血压药物,定时做运动,摄取均衡营养,我相信她的衰弱症一定能得到改善。”

-
衰弱、营养不良与肌少症可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衰弱症迷思3问:年纪大代谢慢 无需多摄蛋白?

问1:衰弱与肌肉流失是正常老化现象?
答:衰弱症并非是单纯的老化现象,而是容易导致不良健康结果的发生,如疾病、跌倒、骨折甚至死亡,介于健康与生病之间的状态。

问2:年纪大新陈代谢变慢,不需要摄取太多蛋白质?
答:不,摄取的热量减少,或是一些必要的营养如蛋白质、维生素D和铁等摄取不足,与身体疲乏、活动不足等有关。另外,营养不良会增加患病几率,而患病长者更易发生衰弱。其实长者日常所需的蛋白质略高于年轻人─健康成人根据体重所需蛋白质为0.82克/公斤,而长者则是1.0克/公斤,若衰弱症合并肌少症则需要更高分量(1.2克/公斤)。

问3:长者走路不稳易跌倒,为了避免受伤因此建议多坐少动?
答:不,运动是预防衰弱症的关键之一。规律运动可增加肌耐力、柔软度、维持平衡等,建议长者适量运动,譬如举重训练(600毫升水瓶)、负重抬脚(看电视时抬脚、夹弹力球)、抗阻力训练(拉弹力带、拉毛巾等)。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笔录:杨倩妮.2021.02.17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