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烧逾週 發抖畏寒 重症疟疾併發溶血可夺命

医句话:

疟疾引起的典型症状与骨痛热症有些相似,包括发烧、疲惫、呕吐、头痛和畏寒等,不同之处在于骨痛热症患者大多发烧1周就会消退,而疟疾患者的发烧可能会持续超过1周,并出现无法控制的发抖。其实一般人难以分清二者,最重要的是发烧持续超过48小时的话,应及时求诊检验。

“疟疾(malaria)与骨痛热症的传播媒介都是蚊子,引起的初期症状也相似,不过它们属于不同的病症,致病原因和病媒蚊也不同。

疟疾是一种可致命的严重疾病,由寄生性的单细胞生物疟原虫感染所引起。目前有5种疟原虫可使人类感染疟疾,分别为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 malariae)、卵形疟原虫(plasmodium ovale)、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以及寄生在猕猴(macaque)身上,可感染猴子和人类的诺氏疟原虫(plasmodium knowlesi)。

疟原虫的生命周期和传染途径比较复杂,前4种原本寄生于人类的疟原虫,期间会经过人体和蚊子两个宿主;至于诺氏疟原虫原本只出现在猴子身上,是至今唯一的人畜共患类型疟疾,经由疟蚊在猴子与人类之间传播,常见于沙巴与砂拉越州的内陆地区。

至于骨痛热症是由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us)的登革病毒引起,可分为4种血清型:DENV-1、DENV-2、DENV-3和DENV-4,通过雌性黑斑蚊如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和白线斑蚊(Aedes albopictus)叮咬传播。

疟蚊晚上出没 森林为栖地

雌性疟蚊(Anopheles)则是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不同的蚊子生活习性也不同,疟蚊通常在晚上活动,森林和郊外是他们的理想繁殖栖地;而黑斑蚊喜欢在天色变化阶段,譬如黄昏或清晨出没。

我国并非是疟疾盛行地区,骨痛热症病更为普遍,这与城市化发展(人口密集、衍生的垃圾和卫生问题等)加速传播有关。因为埃及斑蚊是‘城市的蚊子’,特别喜欢在人造容器里繁殖;白线斑蚊则有些许不同,多栖息在乡下或户外。大马许多地区都已城市化,所以不难明白为什么骨痛热症的病例比疟疾更多。

疟疾引起的典型症状与骨痛热症有些相似,包括发烧、疲惫、呕吐、头痛和畏寒等。若要指出它们的不同之处,那就是疟疾患者可能会发烧持续超过1周,并出现无法控制的发抖(rigor),而骨痛热症患者大多发烧1周就会消退。再者,疟疾的潜伏期平均为1至4周,视感染的疟原虫种类,有些可长达1年,而骨痛热症最长为2周。

当然,我并不建议大众发烧那么久才去就医,只是问及如何分辨疟疾与骨痛热症,这是其中一点,譬如当患者已发烧1个月,那就肯定不是骨痛热症。一般人其实难以分清二者的症状,最重要的是发烧超过48小时,就应赶紧去验血检查。

若出国或到森林、国家公园等进行游山玩水的活动,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纪录,所以不要隐瞒,应主动告知医生。由于骨痛热症比较常见,因此若患者不主动申报,医生或无法立即想到可能感染了疟疾。疟疾若不及时医治,会发展成重症疟疾,其主要病理标志为溶血现象(haemolysis),疟原虫会攻击并导致宿主红血球破裂,造成贫血(anaemia)和黄疸(jaundice)等,患者可能会重度贫血、昏迷、器官功能障碍或死亡。

6月爆發14案例 查证源自亚齐

疟疾依感染方式可分为当地新染(indigenous)、境外输入(imported)与人畜共患类型(zoonotic)等。我国在2019年接获的3941宗疟疾病例中并无当地新染病例,当中81.8%是人畜共患类型疟疾、15.7%为境外输入,而2.5%是其他原因的感染。6宗死亡病例全是诺氏疟原虫所造成的人畜共患类型疟疾。

疟疾只会经由疟蚊传播,而导致人畜共患疟疾的诺氏疟原虫,是因为疟蚊在吸了猕猴的血液后再叮咬人类而感染。因此居住在森林地区,特别是沙巴和砂拉越内陆地区,或是从事伐木业等工作者,都是感染人畜共患疟疾的高风险群,切忌要做好防蚊措施,而一旦发烧超过48小时,应主动去看医生。

今年6月在雪兰莪安邦乌鲁冷岳出现了14宗的疟疾案例,经卫生部调查与声明指出,该名‘零号病人’(索引病例,index cases)是在印尼亚齐特区(Aceh)受感染,而他也导致了13名非大马公民与1大马公民确诊疟疾。不过自6月12日之后无新增病例报告。

因此,大马人若需要到疟疾盛行区,譬如非洲、南亚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或是巴布亚新几内亚(Papua New Guinea)、印尼、中美洲和南美洲等地区的话,建议在行前参考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官网(www.cdc.gov/malaria),里面评估了不同国家的疟疾感染风险,也提供了指南与建议,譬如服用疟疾预防药物等。

-
林嘉泉医生(Lim Kah Chuan)
雪兰莪双溪毛糯医院传染病内科医生


康復后二次感染症状较轻

一个人在感染了疟疾后,所引起的症状轻微或严重,由原虫因子(malaria parasite factor)和宿主因子(host factor)决定。

恶性疟原虫与诺氏疟原虫是5种疟原虫之中比较危险的,患者出现并发症和死亡的概率最高,因它们繁殖的速度很快。其他类型的疟原虫引起的症状相对温和,譬如发烧3至4周等,不会像前者一样造成器官衰竭。宿主因子则包括特别年幼或年长者、孕妇和患有潜在疾病的高风险人群。

人体在感染疟疾后,会产生部分免疫力(partial immunity),让再度感染时引起的症状较轻微。这便与骨痛热症不同,因为人们感染了某一种血清型的登革病毒后,会对该型产生终身免疫,但日后二度感染其他血清型的登革病毒时,不仅无保护作用,发展成登革热重症的几率更高。

疟疾的部分免疫力是患者一直曝露在被疟蚊叮咬的环境下形成的,当他们离开了疟疾盛行区,这种免疫力就会慢慢降低直到消失。我曾遇过从非洲来马的患者,经血液检测发现患有疟疾,但是症状轻微,好像没有生病一样。不过,大马人身上并未有这种免疫力,一旦受感染,病情可能会特别严重,需多加留意。

骨痛热症疫苗惹争议

虽然相关研究已经持续了数10年,现今仍无有效疟疾疫苗面世,最新研发的也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疟原虫是有着复杂生命周期的生物,会经历多种形态阶段,以便能寄生在不同宿主的细胞环境内,因此要研发出达到理想效果的疟疾疫苗难度颇高。

骨痛热症的疫苗在推出后曾引发一些争议,这款疫苗仅供9岁至45岁曾感染骨痛热症者接种,以预防再度感染。不曾感染者若接种了该疫苗,在首次真正面对登革病毒时,身体的免疫反应却会像是二度感染一样,如同先前所提,引发登革热重症的风险更高。正因如此,我国并没有批准该疫苗的使用。

目前而言,无论疟疾或骨痛热症,疫苗都不是制止病情的最佳答案。我一直强调‘预防’,因为这才是能够控制蚊媒传染病的方法。很多时候人类习惯依赖疫苗或药物,却忘了每日简单的动作─维持居家环境清洁,阻断病媒蚊子的滋生即可,其实无需特意去打一支自己不了解的‘针’。

此外,我们也不该有‘大马是热带国家,有蚊子是很正常’而容忍蚊子存在想法,若家中出现蚊子,就代表有卫生问题了。要知道除了骨痛热症和疟疾,蚊子还能传播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和寨卡病毒(zika virus)等,所以维持干净良好的生活环境,只会有百利而无一害。”

疟疾Vs骨痛热症2问:青蒿素 抗疟基础疗法

问1:疟疾和骨痛热症的治疗方式是什么?
答:疟疾和骨痛热症的治疗方式非常不同,以前所使用的抗疟药物为氯奎(chloroquine),但由于疟原虫普遍对此药物产生了耐药性,令药效与治愈率下降,所以数年前我国政府已将一线治疗方法转为青蒿素为基础疗法(artemisinin-based combination therapy)。至于骨痛热症目前无药可治,只能进行支持性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

问2:国人能够如何预防疟疾?
答:最主要的还是提高警觉,在出国之前查看旅行建议和各国家疟疾的风险。若是疟疾流行地区,除了采取防蚊措施,也可服用疟疾预防药物(malaria prophylaxis),以减轻罹患疟疾的风险,但无法提供百分百的保护作用。目前有数种药物供选择,一些是在出发前1个月开始服用,一些则是出发前一两日。至于在森林从事野外工作的人员,或是到郊外进行休闲活动者,需做好防蚊措施,譬如长袖衣服和防蚊剂。最重要的是,若发烧超过48小时,一定要主动去看医生检验,尤其是从国外回来的人不要隐瞒旅游史。及早发现,就能更有效地应对并发症和增加存活率。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笔录:杨倩妮.2020.08.17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