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医识力,精神疲累,精神健康,精神科医生

比例1对20万人口 患者暴增30% 大马严缺3000精神科医生

案例:
32岁的麦克是一名电子工程师,因为工作忙碌,故此也没什么时间进行社交活动,每天重复着上下班的步调过日子。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他觉得身体和精神疲累,加上睡眠不好、食欲欠佳,以致他对很多事情都不感兴趣。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他的体重直线下降只剩38公斤,而且经常要吃三、四次安眠药才能度过一夜。

后来更出现严重胸闷的症状,就如有个汽球卡在喉咙让他喘不过气来。这一切困扰了麦克长达3年之久,逐渐令他失去生活乐趣,很想一死了之。

他在家乡的母亲发现后前来慰问,并半哄半骗下带麦克看精神科医生。医生诊断麦克患上了忧郁症,需要接受药物治疗以控制病情。

发病率暴增
2020年成大马第二大疾病

根据2015年全国健康与病发率调查(NHMS)指出,我国每10名年龄16岁以上成人,有3人一生总会面对一些精神健康问题,而精神健康问题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从1996年的10.7%、2006年的11.6%,2015年突然暴增至29.2%,情况相当惊人。预料2020年,精神疾病将会是继心脏疾病后,国人面对的第二大健康问题。

女性是精神健康疾病的主要风险群,有的人因此认为女性是因为柔弱、背负太多压力而患病。无可否认,现代女性扮演的角色和背负的责任更多,所以承受的压力很大,但我也认为,女性比男性更愿意向旁人分享、透露她们的精神窘迫问题而被发现或诊断。

面对精神健康问题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我国却没有足够的精神科医生可以应付众多的需求。我国约有360名注册精神科医生分布在政府和私人医院,而医生与人口的对比是1:20万,这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1:1万的健康对比有天壤之別。

一名精神科医生要照顾20万人,这根本不可能,也不合逻辑。如果要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所建议的健康水平,我们需要另外增加3000名精神科医生,这相信在我有生之年都无法实现。

少人报读+转行退休 精神科医生少之又少

以往有许多人都不愿意成为精神科医生,认为这是一门缺知名度的科系。人们会很自豪地介绍自己是名心脏科医生、外科医生,但不会因为自己是名精神科医生而感到骄傲。

不过,这种情况已有所改善,精神科日渐受到欢迎,越来越多人报读精神科并成为精神科医生。

截至2017年3月,我国381名注册精神科医生分別有207人在政府机构、84人在政府大学、22人在私人大学、5人在武装部队及63人在私人领域服务。

虽说我国有381名精神科医生,但是,这不代表所有医生都在提供医药服务,当中有的医生已处於半退休状态、移民,有的甚至转行售卖保健品、保险、比特币等,可能所剩只有300人,显见我国的精神科服务还是很有限及逼切需要增加的。

半数精神科服务集中於雪隆

过去,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只能到国内4家政府精神病院(institution)求诊,即霹雳幸福医院(Hospital Bahagia)、柔佛柏迈医院(Hospital Permai)、沙州和协医院(Hospital Mesra)及、砂州圣陶沙医院(Hospital Sentosa)。

如今,面对精神健康问题的民众可以到政府或私人医院的精神科掛诊了,这是令人感到鼓舞的事,尤其在卫生部精神科服务组主任杜振利医生与各单位的努力下,我国各政府医院至少有一名精神科医生为病患提供服务。

大部份私人医院已设有精神科和精神科医生驻诊,也有不少医生自立门户,在商业区、购物中心等开设精神科诊所以满足需求。

只是,大部份私人精神科服务都集中在城市,例如巴生河流域、新山、槟城等,约有50%精神科服务聚集在雪隆区,郊区鲜少看见精神科诊所。

当然,民众也可以向非政府组织如马来西亚精神健康协会(MMHA)寻求协助。

私人地寸土如金
仅2私人医院设床位

有些人会好奇国内私人医院会不会有供精神病患的病床,其实,我国有2间私人医院,即怡保法蒂玛医院及槟城林华夷医院设有精神科病床,意即精神科医生可以批准有需要的病人入院接受治疗。

在雪隆,没有一家私人医院设有精神科病床,纵使许多人有能力缴付医药费,但是却苦无医院可让精神病患住院治疗。

即使是“半私营医院”如大学医院的私翼虽有精神科服务,但是,遇到需要入院的精神科病患都会被送进政府翼的普通病床接受治疗。

为何私人医院如此缺乏精神科病床呢?我相信这与私人土地寸土黄金的商业因素有关,因为一个供外科用途的床位比精神科床位可带来更多的收益。

我国政府医院共有4707个可供精神病患入住的病床,中央医院及精神病院各佔20%(935)和80%(3772)。

黄章元(Ng Chong Guan)
黄章元(Ng Chong Guan)
精神科顾问医生

 

管理精神疾病 持续用药才有效
精神疾病的4迷思

迷思1:精神健康问题是很罕见的。
事实:
错。全球每4人就有1人在人生某个时期受到精神或神经紊乱的影响。

迷思2:忧郁症通常会在2至3个月内自发得到缓解。
事实:
忧郁症是持续性并可耗时长达两年得到缓解或康复。

迷思3:一旦你感到良好了,就可以不必再服食精神治疗药物。
事实:
几乎所有的精神病患者都从持续性的治疗中得到良好的疗效,甚至有时能够让患者余生不再病发,情况就像糖尿病及心脏病患者管理疾病一样。

迷思4:精神疾病将是不良关系所导致。
事实:
所有的精神疾病都有可能是遗传或环境因素导致,而不良关系只是各种可能的原因之一。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丶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星洲日报 ‧ 笔录:包素菡 ‧ 2018.04.07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