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活力副刊,养生,坐月子,休养

48小时内最为不稳定 坐月子中最需要休养

还记得英国凯特王妃在生产后,不到10小时便走出医院接受媒体采访,相信很多华人妇女看到此幕都不禁感到惊讶,难道她都不需要坐月子吗?事实上,对于孕妇产后的身体复原和休养方式,东西方在观念和时间长短有许多差异,坐月子对产妇的营养与健康到底有多重要?

传统上坐月子对产妇和婴儿有许多严苛的规矩,像是待在房中不得外出、不洗头、不淋浴等,严格遵守大约一个月,因此被称为月子。对老一辈的传统观念来说,坐月子是一件不能马虎的事。长辈在叮咛新手妈妈时,常会提醒月子若坐不好,日后身体容易出现全身痠痛、背痛等等的后遗症。

这些习俗推测是由于古时卫生环境及营养条件较差,当产妇生产后体虚力弱,再加上生产造成的伤口,若没有妥善处置就很容易发生感染,这就解释了为何以前的产妇在生产后,要避免外出及沐浴。事实上,过去也有美国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大约有60%妇女在生产后会有背痛的现象,原因主要是由于怀孕过程中胎儿的重量不停增加孕妇腰椎的压力,生产后又要不断抱小孩,造成后背痠痛等不适,是部分妈妈产后的必然现象。

显然,东西方对产后的种种不适症状抱着不同的看法,华人文化将其归咎到坐月子的妥善与否,而西方文化没有坐月子的习惯,自然不会将之视作调理不足的后遗症。可见产妇在照料婴儿上能否有足够的长期支援,获得充分的休养,似乎与健康更有关系。此外,产后一个月不能沾水或洗头等传统规矩,只是应付过去卫生不佳和吹风机等科技匮乏所衍生的误解。

1997年一篇发表在助产(Midwifery)期刊探讨亚洲坐月子文化的研究指出,坐月子的观念确实能在环境较差的落后地区中发挥效用,可以减少产妇伤口发生感染的几率。相对于一些营养与卫生等条件都良好的已开发地区,产妇在产后只要身体状况良好,通常可返家恢复原本的生活作息,坐月子的逼切性就相对减少,饮食上的禁忌也较少。

世界卫生组织(WHO)针对产后护理,曾於2008年在日内瓦召开国际研讨会,提醒产妇在产后24~48小时内身体状况最为不稳定,能给予适当的医疗照护支持较好,同时也鼓励产妇要有正确的居家护理技巧来帮助产后恢复,如:适度运动、休息及有适度的社交行为等等。虽然在概念上与坐月子同样是强调要有产后护理,但除了休息,在时间长短和护理方式都与传统坐月子的种种禁忌有明显的差异。

meal

 

问:坐月子是不是该吃补一点?
答:
从营养和卫生的角度,坐月子文化立意是良好的,既能补充哺乳的热量消耗,又能帮助产后的感染和不适降到最少。为满足哺乳和伤口复原的需要,除了蔬果,哺乳期间每天额外摄取500kcal的热量及15~20克的蛋白质,每日摄取约1000毫克钙质(约4杯牛奶),分娩2个月内每天摄取45毫克铁质,可多食用红肉、蛋黄等铁质丰富的食物。有些产妇会以为产后要大量进补,在过去营养条件不佳的条件下,一些坐月子常见的高热量食物(如:麻油鸡、猪脚姜醋等)可快速帮产妇提供营养,但现今营养充足反而容易导致肥胖,同时食疗中的米酒更可能使伤口复元变慢,所以产后进补要适量就好。建议不妨以更开放的观念来看待坐月子,简单讲,就是觉得饿了就适度进食,掌握丰富且均衡的原则,就能满足营养及产后复原的需求。

 

周志辉
【食在安心】特约周志辉,中兴大学食品暨应用生物科技学系荣誉特聘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学博士,德州农工大学食品加工硕士。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必要仍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星洲日报 · 特约专栏:周志辉· 2018.03.23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