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活力副刊,养生,特约专栏,谢建裕

末期的鼻咽癌

今天出席医院每周的头颈肿瘤多科会议(Multidisciplinary meeting)。此会议的出席者包括耳鼻喉外科,口腔科,整形外科和肿瘤科的医生团。会议的目的,主要是讨论复杂的口腔,头和颈肿瘤的病例,从而达至治疗方案的共识。

这次的病例包括一个鼻咽癌复发的病人。陈先生今年40岁,鼻咽癌第四期。3年前,他发现右耳有轻微耳塞和耳鸣。过了2个月,他开始滴鼻血,颈项右侧慢慢地肿起来。他不以为意,随亲友的建议,只服了一些中药。随后,他的情况慢慢恶化。最近,他开始发现自己有复视(把一个物件看成两个的视觉障碍)的困扰。经过诊断,他患上了第四期鼻咽癌。肿瘤已侵蚀他的眼神经。经历了6个星期的放疗(Radiotherapy,俗称电疗)与化疗(Chemotherapy)后,初期反应良好,肿瘤明显变小。可是,不幸地,在3个月后的随诊,我们发现到那肿瘤复发了。

临床检查,颈项淋巴转移的肿瘤已消。 可是,从鼻腔内镜来看,鼻咽癌在连续6个星期的放疗化疗“轰炸”后,侥幸存活地甦醒了。从磁力共振扫瞄中,鼻咽癌已明显缩小。可是,只要肿瘤没有完全消失,放化疗也属失败。

中国南部地区,如广东省与东南亚各国是鼻咽癌高发病率的区域。基因遗传和艾伯斯坦-巴尔病毒(Epstein-Barr Virus - EBV)被认为是和鼻咽癌的病发息息相关的。从马来西亚癌症普遍率来看,鼻咽癌身居第四的高位。华裔乃是高风险的一群。鼻咽癌发病的年龄阶层,大致可分为两个年龄层。第一群为20~30岁的年轻人。第二群则是50~60岁的中年人。

 

鼻咽癌
鼻内视镜检查:鼻咽癌在放疗三个月后,明显缩小了,但是肿瘤并没有完全去除。

主要治疗方式——电疗

初期的发病征兆包括滴鼻血、口痰含血丝、轻微耳力下降、耳鸣和颈部隆肿。当肿瘤侵入眼神经和头脑时已属末期。主要治疗鼻咽癌的方式是电疗。后期的鼻咽癌则须放疗附随化疗以达至最好的医疗效果。对病人医疗后的预断,我们以“5年存活率”(5-year survival rate指病患还能存活至另5年)来预算。第一期的5年生存率为70~80%,第二和三期为60~70%,第四期的则30~40%。这也就是说,早期的鼻咽癌受治疗后,病患的存活率比较高。放疗兼化疗失败的病患,则须重新评估。如果复发的肿瘤能够被切除,手术将是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陈先生在37岁时已出现初期的征兆。可惜的是,他在3年后才寻医,肿瘤被发现时已为末期。一些长辈认为:“別随便去看医生。別看还好,越看就越多病。”陈先生这例子恰恰印证了这句话的谬误。在这医药发达的年代,很多癌症都能在早期通过验血筛查出来。很多人开始到医院或私人化验室检验血液,测查是否存有对EBV的抗体。如呈阳性,那表示他患上鼻咽癌的风险较高,须接受鼻腔内镜检查以排除罹患鼻咽癌的可能性。有家庭成员罹患鼻咽癌者,更应该检验EBV抗体,因为鼻咽癌有遗传的可能性。

鼻咽肿瘤切除手术复杂且高风险。以陈先生的情况来看,肿瘤切除已是最后的疗法。此外,手术后肿瘤复发的可能性还是有的。诚然,此次会议是让陈先生和家人与医生们商议最终的医治方式。癌症已到末期,要完全根除癌症已是较难。也许,只要能够延长寿命和维持有素质的生活,才是较为实际的折衷方案。

癌症仍是大家棘手的问题。

谢建裕(Dr. Sia Kian Joo)
谢建裕(Dr. Sia Kian Joo),马来亚大学医药中心耳鼻喉科专科医生兼医学院讲师,於美国加州史丹佛大学医院专研人工耳蜗和听神经瘤手术。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必要仍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星洲日报 ‧ 特约专栏:谢建裕 ‧ 2017.12.22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