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乳之痛 身心重创 重建之路 让身体与心灵共愈

医句话:

乳房重建不仅修复身体,更疗愈心灵。在乳癌治疗中,重建手术的类型和时机需综合考虑病情、胸部大小和患者期望。若癌细胞具攻击性,医生通常建议先化疗。未重建乳房的患者可能面临长期胸部不对称与姿势失衡,选择重建可恢复外观,实现身心双重疗愈。

“乳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乳癌手术不仅仅是对患者身体的修复,更是对她们心理和生活质量产生的巨大影响。

在确诊乳癌之前,医生会首先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活检,以确认是否存在癌症细胞。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癌细胞的类型和攻击性,从而决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约半乳癌患术前建议化疗

如今,约有50%乳癌患者在手术前建议进行化疗,因为不同类型的乳癌对化疗的反应不同,有时化疗能显着缩小肿瘤,从而使手术效果更好。

当决定进行手术时,医生和患者需要共同讨论并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主要有两种手术选择,分别为肿瘤切除手术和乳房切除手术。

肿瘤切除手术,这是一种适用于肿瘤较小且单一的情况。手术中,医生会切除肿瘤及其周围至少1公分的健康组织,以确保没有残留癌细胞。

切除逾20%乳房变形

然而,如果肿瘤切除超过乳房组织的20%,可能会导致乳房变形,需要进一步的整形手术来修复。

病患必须了解,若进行肿瘤切除手术后,若仍有癌症细胞,可能需再次进行切除手术。

在进行肿瘤切除手术后,病患需要依据情况进行化疗或放疗,一切依据肿瘤科医生鉴定后决定。

乳房切除手术则适用于多发性肿瘤或肿瘤较大的情况。在手术过程中,外科医生会切除整个乳房,以确保彻底去除癌细胞。这种手术有时也会包括腋下淋巴结的切除,以检查癌细胞是否扩散。

对于不太在意乳房外观的高龄患者,这也是一个较为简单的选择。乳房切除手术后,患者可以选择是否进行乳房重建手术。

切瘤后放疗1个月

传统上,肿瘤切除手术后须要进行放疗,通常为期1个月,每周5次。这对高龄患者可能是不便的,乳房切除手术则可避免这种麻烦。

虽然乳房切除手术后局部复发率约为8%,而肿瘤切除后为10%,但两者的长期生存率相近。

在乳癌手术中,检查腋下淋巴结是否受到癌细胞侵袭非常重要。淋巴结切除主要有两种方式:
1.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中仅切除癌细胞可能首先扩散到的一个或几个淋巴结,风险较低。

2.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切除腋下的大量淋巴结,通常超过10个,适用于更全面的检查。

受体评估决定治疗方向

乳癌治疗是个体化的,每个患者的情况都不同,主要治疗手段包括化疗、放疗和手术,其它如激素治疗和靶向治疗则根据具体癌症情况而定。

在乳癌的诊断和治疗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或黄体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II(HER2)评估至关重要。这些受体的状态直接影响乳癌的分类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ER和PR阳性乳癌通常对激素疗法反应良好,有助于抑制癌细胞的生长。HER2阳性乳癌虽然侵袭性强,但对靶向治疗反应显着。受体评估不仅能帮助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还能预测治疗反应和评估预后,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详尽讨论 倾听患者心声

医生会与患者详细讨论治疗方案,治疗顺序和时间安排,包括化疗、放疗和手术等,都需要让患者充分了解,同时也需聆听患者的顾虑。打个比喻,如果患者的肿瘤较大,可能需要同时进行化疗、放疗和手术。

正子电脑断层扫描(PET CT scan)将用于确定癌细胞的活动和位置,若癌症已扩散到第四期,首先进行化疗,因手术无太大意义,待化疗效果显著后再考虑手术。

 

_
拿督叶静娴荣休教授(Yip Cheng Har)
乳房外科顾问



仅切瘤不化疗 复发率达40%

乳癌手术后,患者需要定期监控以防复发,比如若患者在进行肿瘤切除手术后,仍有10%的局部复发率,需要每年进行乳房X光摄影及超声波检查。

对于进行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如果不进行放疗,复发率可高达40%。在乳癌治疗中,患者仍存在许多误解,尤其是对化疗、放疗和手术的恐惧。

许多人认为患乳癌后接受治疗几乎等同于判‘死刑’。随着医学进步,乳癌治疗效果显着提升。

化疗能有效杀死癌细胞;放疗针对局部,通过高能辐射精确打击癌细胞,降低对健康组织的影响,常用于手术后清除残留癌细胞,减少复发风险。

手术仍是治疗乳癌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在肿瘤较大的情况下,现代外科技术和乳房重建手术使患者能恢复外观和自信心。

及时诊治 提高生活质量

一些患者认为手术后不需要其他治疗,这会导致癌症复发。其实,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才能提高治愈率和延长生存期。

及早发现初期乳癌,并及早治疗,才能让乳癌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和长期的存活率。

患者不应因为对癌症的误解而延误治疗。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不仅可以延长寿命,还可以提高生活质量,甚至拯救乳房。

乳癌治疗是一项复杂且个体化的过程,需要医生与患者密切配合。通过详细的诊断、科学治疗和耐心护理,乳癌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乳房重建 身心双重疗愈

“在面对乳癌的战斗中,乳房重建手术不仅是身体的重建,更是心灵的修复。乳房重建手术是一项复杂且具有个人化特点的手术,决定手术的类型和时机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个人期望。

每一位乳癌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因此在决定乳房重建手术类型和时机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医生会首先评估患者的癌细胞情况,如果癌细胞较具攻击性,通常会建议先进行化疗,以控制癌细胞的扩散并缩小肿瘤尺寸。

胸部大小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如果患者的胸部较丰满,即使肿瘤较大,也可以通过肿瘤切除手术保留部分乳房。一般来说,不建议切除超过胸部25%的组织,以保持胸部的形态和美观。

长期不对称 姿势不平衡

面对乳房切除与重建的选择,患者往往会有很多疑虑。有些患者可能希望仅通过肿瘤切除手术保留乳房,但如果肿瘤较多或分布广泛,乳房切除手术可能是更安全的选择。

乳房切除后的生存率与进行重建手术的生存率相同,关键在于患者对术后外观的接受程度。如果选择不进行重建手术,术后乳房将会呈现平坦状态,留下一个线状疤痕。

虽然这种状态可能会导致胸部不对称和长期的姿势不平衡,但一些患者能够接受这个结果。

对于那些希望恢复乳房外观的患者,重建手术则是理想的选择。

3重建术 优缺点逐个看

乳房重建手术有3种主要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

乳房植入物:这种方法使用填充了硅胶或盐水的植入物来恢复乳房形状。对于身材瘦小且无多余脂肪的患者,这种方法较为适用。

在进行植入物乳房重建手术后,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避免针灸治疗。乳房植入物通常由硅胶或盐水填充,这些材料对外部压力和穿刺非常敏感。针灸治疗可能会导致植入物破裂或移位,进而引发并发症或需要再次手术。

自体组织重建:在进行胸部重建手术时,使用背阔肌或腹直肌的组织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患者自身的肌肉和皮肤组织来重建乳房,提供更自然的外观和触感。

背阔肌或腹直肌的血管解剖结构稳定,无需进行显微外科手术连接血管,减少了手术时间和复杂性,一般手术通常在3小时内完成。

如果需要连接血管,手术时间可能长达8至12小时。使用腹部肌肉的患者在术后半年内应避免提重物和进行仰卧起坐等运动。

这种自体组织重建方法适合那些希望避免植入物相关风险的患者,且术后恢复效果良好,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身体自信和生活质量。

混合方法:结合乳房植入物和自体组织的乳房重建方法,利用植入物提供基础形状,再用背阔肌或腹直肌的组织复盖,既保证了乳房的体积和形态,又增加了自然的外观和手感。

切后即建 疤痕藏边缘

如果患者选择在乳房切除手术的同时进行重建,手术疤痕会位于胸部下边缘,较为隐蔽,患者只需承受一次术后疼痛,住院时间通常为4至5天。然而,手术时间和风险也较高。

如果患者需要接受放疗,则建议至少等待一年再进行重建手术,因为化疗后皮肤和血液循环系统尚未完全恢复,立即手术可能影响效果。

术后,患者应穿戴专用胸罩,以保持胸部的对称和稳定,避免长期姿势不平衡。

I至III期可适用

除第四期病患外,第一至第三期乳癌患者通常可以选择进行肿瘤切除手术、乳房切除手术或术后胸部重建手术,这些选择需依据患者的具体癌细胞情况来决定。

打个比喻,如果肿瘤直径达到6公分,较为巨大,可能需要先进行化疗,将肿瘤缩小至约1公分,再考虑手术切除;如果化疗后肿瘤仍未缩小,则可能需要进行乳房切除及重建。

考虑保留乳头与否

如果在乳房切除后立即进行重建,可考虑是否保留乳头,但需根据癌细胞是否接近乳头来决定。

乳癌的治疗并不完全取决于病期,更重要的是通过化疗和放射治疗来控制癌细胞的扩散。

坊间存在一些误解,有人认为化疗后会迅速恶化,或切除手术后生存时间有限。实际上,关键在于有效控制癌细胞的扩散,避免其蔓延至其他部位。

 

_
黄楚竤医生(Ng Char Hong)
乳房及乳房重建外科顾问



良好医病沟通 以自身需求做决定

乳房重建手术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胸部大小以及个人期望。只有在充分评估这些因素后,才能为患者提供最适合的手术方案,以达到最佳的美容效果,并尽量减少并发症。

无论选择哪种手术方法,患者都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和术后可能的变化,做出最符合自身需求的决定。

我们为患者提供多种选择,但最终的决定权在她们手中。无论她们选择哪种手术方式,我们的目标都是确保她们的安全和健康,并帮助她们在战胜病魔的同时,恢复生活质量及信心,重拾美丽与健康。”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特约.笔录:叶心圆.2024.10.08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