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婚 生育年龄高 定期抽血检测AMH 掌握“卵”实力
现代女性晚婚不孕人数越来越多,台湾冻卵协会理事长曾琬婷表示,随着女性教育程度提高,女性逐渐拿回自己的生育权,选择晚婚、晚生或不生者皆有,之前做的调查,也发现大家预期的生育年龄也越来越高,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然而,身体状态会随年龄增加而逐渐衰退,因此非常建议女性要更清楚自身卵巢健康,才能全面掌握职涯、梦想与家庭生育等规画,做多方考量。
台湾新生儿人数锐减,2022年国内新生儿数仅13万7000多人,相较于2017年的19万4千人,短短5年间的新生儿出生数减少逾5万人。
女性生育跟卵巢功能息息相关,卵巢的卵子库存量更是怀孕关键,只要抽血检测抗穆勒氏管荷尔蒙(AMH)数值,就能知道卵巢功能是否早衰,及时冷冻卵子或采取其他医疗服务,更能积极掌握自己未来的生育及家庭计划。
检测卵子库存量
AMH是和生殖系统有直接相关的荷尔蒙,它可以检测卵巢卵子库存量。基本上,女性一生的卵子数量有限,女婴出生时的卵巢库存量通常约有50万颗卵子,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凋零,尤其女性到了35岁以后,卵子状态与品质急遽下降,也能直接反映在AMH荷尔蒙数值上。
卵巢功能及卵子库存量多寡,从外观上根本看不出来。即使外表年轻漂亮,有维持固定运动习惯,也不代表卵巢功能不会衰退。想要知道卵巢是否早衰、卵子库存量是否充足,只要简单抽血检测AMH荷尔蒙数值就能一探究竟,可依据数值计划怀孕生子或是提前采取冻卵等生育保存措施。
正常生育年龄女性的AMH数值大概介于2到5ng/ml之间,40岁以上女性的AMH数值会掉到1ng/ml、甚至1ng/ml以下。曾琬婷分享一名年约30多岁的瑜伽老师,平时也有固定运动习惯,某日进行AMH检查,发现AMH荷尔蒙数值极低,直接掉到1以下,甚至仅零点零几而已,显示卵巢功能严重衰退,若不是有抽血检测,根本不会发现此刻的自己身体情况根本不太可能受孕。
社团法人冻卵协会在2023年做了对全台女性生育保存意识调查,发现60%女性不太了解什么是冻卵、什么是生育保存,她们对于AMH荷尔蒙检测也完全不清楚。
曾琬婷强调,每位女性朋友都应该了解AMH荷尔蒙检测,因为它和生育权有很大关联,尤其AMH荷尔蒙是一个比较不可逆的数值,它会随着年龄上升,数值慢慢下降。
AMH低考虑冻卵保存生育
一旦发现自己的AMH数值较低时,建议赶快做生育保存或冻卵措施,等到日后想怀孕生子,再拿出来使用,积极掌握自己的生育权。
不只每位女性,曾琬婷呼吁男性朋友也要关心自己的另一伴,鼓励她们检测AMH荷尔蒙数值,尤其30岁以上女性更应每年检测,随时掌握卵巢健康,对未来家庭与生育有更完整的规划。(编按:本文由“照护线上”授权转载。*连接至https://www.careonline.com.tw)
AMH加阴超 评估生育潜力更全面
“在生育评估中,AMH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评估女性卵巢的储备情况和生育潜力。
AMH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80%和78.95%。观察发现,AMH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显着优于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测定,后者的特异性为28.57%,敏感性为78.65%。
尽管对大多数女性来说,这些水平相当可靠,但必须一提的是,口服避孕药有时会降低AMH水平。
由此可见,AMH检验并非绝对准确,因此可结合其他方法,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经阴道超声波扫描(transvaginal ultrasound)即是合适的方法之一。此扫描可计算卵巢中卵泡数量,提供卵巢功能的相关信息。结合AMH检验和超声波扫描,可产生协同效应,更全面地评估生育潜力。
在马来西亚,AMH检验不包含在基本医疗检查中,除非患者存在生育问题,或已经寻求生育治疗。
对于那些有兴趣了解自身生育状况的女性来说,获取AMH检验的讯息和机会可能相对较少。虽然这项测试在一些私人体检中心和医疗诊所会有提供,但在未出现生育问题的情况下,对它的需求并不普遍。
我的建议是,如无需要,女性并不一定需要做AMH检验。我认为,依照病例的需要,大多数情况下,我会以超声波扫描为先,以检查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
年龄是最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除了AMH水平外,还有其他因素可能影响女性的受孕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年龄。随着年龄增长,卵巢功能逐渐下降,这会影响到卵子的质量和数量,从而降低受孕机会。
其他共病也可能影响受孕能力。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手术史,都可能会影响子宫和卵巢的正常功能,从而降低受孕的可能性。此外,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也与受孕能力的降低有关,如自身免疫性卵巢功能减退症候群等。
及早寻求生育专家的建议至关重要。我的建议是,35岁以下女性结婚1年仍未怀孕,或35岁以上结婚6个月或1年仍未怀孕,就应考虑求医,这有助于避免延迟治疗,提高怀孕成功的机会。”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