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检正常无慢性病 为何肾功能滑落? 这种肾病 生活干预可逆转
医句话:
餐餐“大鱼大肉”是好还是坏呢?其实这并没有标准的答案,但近年来在肾脏科却出现一组患者,他们并没有慢性疾病,检验也没察觉不妥之处,但用于衡量肾功能的肾丝球过滤率(eGFR)却一再滑落,原来就是过胖加上摄取高蛋白,其中之一就是所谓的“大肉”。
“近年来在门诊出现一类主动上门求医的患者,他们没有任何肾病的典型症状,没有吃药或营养辅助品,血压及血糖正常,验尿也没有尿蛋白,可是肾丝球过滤率(eGFR)却一直下滑,指数从80%降至70%,再到60%甚至50%,在详细诊断后终于发现,原来是过胖(obesity)以及在饮食中摄取高蛋白所引起。
这是一种在肾脏科常见可逆转的‘肾病’,‘罪魁祸首’就是来自一个人不正常的生活方式所引起,而这种肾功能滑落现象很多时候是无须药物介入,只要在生活作息尤其是饮食习惯调整后,就能看到肾功能改善。
高蛋白饮食过胖为祸首
其实这类情况从医学角度来看是有根据的,当一个人的肾功能低于100%,却不断在日常饮食中摄取高蛋白,势必增加肾脏负担,即肾丝球超滤(glomerular hyperfiltration);以糖尿病或高血压为例,在形成慢性肾病的最初阶段时就是出现肾丝球超滤,而过胖也会形成这一现象。
针对这类患者必须很详细地检查,在排除是否有其他疾病后再给予辅导,即eGFR指数会一直下滑是因体重问题以及蛋白摄取过高,而‘治疗’方式是无须吃药,只要调整生活作息及控制体重即可。
可是往往这类患者会半信半疑,心想‘既然eGFR指数已经下滑到慢性肾病第三期了,怎能不吃药就可以好呢?’,但通常在3至4个月后再复诊时,当他看到最新的eGFR指数时已回到第二期时,才会愿意相信这事实。
从50%回升70%指数
之前曾有患者就是一度eGFR指数下跌到50%,但在遵循医嘱后调整生活作息包括饮食习惯,eGFR指数竟然在4个月后重返70%,让他喜出望外。
这类病例有越来越多的趋势,最主要是现今的过胖男女有增加的趋势,惟值得庆幸的是,这类病例是无须用药,且只要能调整作息就能及时逆转,但却需要医生的详细诊断,包括通过验尿来确定是否有蛋白摄取过量的问题。
另一个这类病例患者常感到困惑的是,假如调整了饮食,那是否会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呢?其实这只是一个误区,因为人所需的蛋白是有限度,过多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之所以会觉得‘饿肚子’,正确来说是一种心理作用,只要能习惯就没事了。
解决尿路结石 肾损伤见效快
在门诊中,因肾结石而造成尿路阻塞所引起的急性肾损伤是很常见的,假如是双侧肾结石造成尿路阻塞还容易辨别,但若最为棘手就是单侧肾脏有尿液阻塞,这是因为当一侧肾阻塞,而另一侧肾还能操作时,肌酸酐水平不会一下子飙升,仅会出现肾功能异常,所以在诊断上的难度会更高。而相比之下,若是两侧肾脏已有尿路阻塞的话,那肌酸酐水平就是最直接的警示,当然这是指肌酸酐水平处于正常的患者,而不是肌酸酐水平已超标(如200至300)的患者。
在诊断病因后如何进行后续治疗则视不同医院的资源来决定,比如说在政府医院,因处理肾结石是由外科(泌尿科)医生接手,但很多时候因人手不足,所以一般做法是先为患者放尿管,让尿液先排出,之后才进行结石处理,但若是在私人医院,很多时候是直接进行结石处理,这也是公家医院与私人医院的不同做法。
尿路阻塞治疗也是肾损伤中最快能看到疗效的,相比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肾炎或IgA肾炎须维持至少6个月的药物疗程,尿路阻塞若能及时被诊断及治疗(放尿管或取出结石),在几天内就能看到超标的肌酸酐水平恢复正常。
结石>0.5公分须处理
对于心脏科而言,血管阻塞有所谓的紧急时刻,即‘Door To Needle Time’,但其实肾结石所引起的尿路阻塞亦有所谓的黄金时间,因为当结石在尿道存在越久,尿液逆流所造成的破坏就会越大,就算在之后取出结石,但所形成的伤害已不可逆了。
那到底多大的结石会造成尿路阻塞呢?一般上结石若小于0.2公分是无须太在意,但若是超过0.5公分就须尽快处理,当然亦须注意到底结石是否有塞住尿道;而近年来肾结石有越来越常见的趋势,对于在急诊部候命的医生更须有这方面的认知,假如一名患者没有糖尿病、高血压或其他慢性疾病的风险,可是一送到急诊室却出现肌酸酐水平超标,那就必须先排除是不是肾结石造成尿路阻塞而引起。
过敏却不痒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另外,肾小管间质性肾炎(interstitial nephritis) 虽然在临床上来看比肾丝球发炎来得少,但却更难被诊断,原因就是它是毫无症状,尽管它是过敏性,但身体或皮肤却不会有丝毫瘙痒感,因此要发现它的存在,只有通过追踪肾丝球过滤率(eGFR),并注意到它的滑落程度是否合理,而这就有赖于普通医生(前线医生)的关注以及患者本身的醒觉,同时肾脏科医生也必须要有很强的理由来说服患者进行肾活检来确定,因此往往被发现都会属于比较迟阶段。
既然这类肾炎没有症状,那岂不是更难被发现?其实肾脏科有几种基本的检验,包括验尿来看是否有尿蛋白或血尿,或者是通过验血来看eGFR等,若是肾功能出现不明的滑落,那在排除其他原因后,仍可以及时找到这类肾炎患者的存在。
很多时候患者是通过普通医生转介过来肾脏科,因此站在最前线的医生必须有这方面的意识,即不只看eGFR的数目字,反之更要看它的趋势,若患者其他方面正常(血压保持及血糖不超标),可是肾功能却不断滑落,那就须注意或可能是其他肾炎,包括间质性肾炎,当然这也无形中加重了他们的工作量,因此引入相关科技并善用是有必要的。
对药物或保健品过敏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如今的患者在复诊时也会携带‘功课’,那就是自己的每次检验的数据,有者更把数据绘制成图表,并且与医生讨论病情是否有恶化抑或有改善等。对我而言,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也是患者对健康的负责态度。
关于间质性肾炎另一点需补充的是,虽然它的形成与个人对药物或营养辅助品产生过敏有关,但至今尚未有一种检验来证实到底哪一种过敏才是‘祸首’,因此在诊断方面仍须更多努力,因此若有人想通过网购药物或营养辅助品等,建议还是能免则免吧!”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