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性乳癌 如慢性病看待 无法治愈却能治疗 与癌共存活好每一天
医句话:
虽然转移性乳癌无法治愈,却能通过治疗达到长期缓解状态,如同慢性疾病一般,同时改善生活品质。
目前临床上有多种可行的治疗选择,强调的是个性化治疗,每名患者的疗程都有所不同。事实上有许多人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依旧将生活过得十分充实,有者也活了10年之久,因此在确诊后最重要的是不要感到失望和放弃治疗。
“转移性乳癌(metastatic Breast Cancer,mBC)也被称为第IV期乳癌,意思是癌细胞从乳房已扩散到其他身体部位,如肺、肝、骨和脑。mBC可发生于初次诊断(新发,de novo),也可能在第I、II或III期乳癌治疗后的数月或数年渐渐发展而成,亦或是乳癌复发且扩散。mBC无法治愈,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治疗来达到长期缓解状态,意即努力将它当成慢性疾病来对待,像糖尿病与高血压患者那样生活。
大马国家癌症登记局数据可见,mBC好发于45岁至50岁之后。与2007年至2011年数据相比,2012年至2016年期间的病发率更高,意味着病例有所增加。我国的乳癌情况算不错,因为与第IV期(占22.8%)相比,我们检测出更多的第I期(17.5%)和II期(34.5%)病例。不过这些数字还不够好,我们需通过早期检测以减少第III期(25.1%)和IV期的乳癌确诊病例。
根据一份关于东南亚地区(包括大马)新发mBC患者的表现、治疗和生存趋势的文献报告,mBC患者的平均存活期从1996年至2000期间的14个月,在2006年至2010年增至21个月。这些年过去,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新的数据将会比21个月更长一些。
乳癌最常转移的部位包括骨头、肝、肺和脑部,症状依转移的部位而异,譬如发生脑部转移时,患者可能会头痛、恶心、疲累、虚弱、记忆衰退和出现语言障碍等。有时乳癌细胞会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到肺部,可能导致的症状包括咳嗽、咳血、胸痛和呼吸困难等。若转移至肝脏可能会出现黄疸、恶心和食欲不振;骨转移则可能引起骨折、疼痛、脊髓压迫和贫血等症状。
对于疑似乳癌病例,我们会根据症状检查,譬如让有咳嗽症状的患者接受胸部X光扫描。至于诊断无症状者则需通过调查,譬如胸部X光、腹部和盆腔超声波、全身电脑断层(CT)扫描和正子电脑断层(PET-CT)等。PET-CT扫描比CT扫描更新、更准确且能够显示癌细胞活动状况。
mBC的治疗方法有6种:外科手术、放射治疗、荷尔蒙疗法、化疗、标靶治疗和免疫疗法。手术是将肿瘤与周围乳房组织切除;放疗则是利用高剂量放射线杀死癌细胞。这两种局部性治疗仅用于缓解mBC症状,譬如当患者肿瘤蕈状溃疡(fungating)或出血时。
ER+PR+/-HER2-最好治
现今强调个性化治疗,不再是一种治疗方法通用于所有人。治疗选择考量包括肿瘤大小、整体健康状况、年龄(是否已更年期)、家族病史、生化检查结果(全血细胞计数、肝肾功能检查,了解身体运器官作状况)等。患者也需进行活检查看第二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 2)和荷尔蒙受体是否呈阳性,包括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黄体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它们将决定何种治疗方式最为合适。事实上,许多患者最主要的考量是经济状况,建议可与个别医生讨论如何获得相关援助。
根据马大医药中心和砂拉越中央医院数据,ER+PR+/-HER2-占了约50%的乳癌病例,这也是最‘好’的乳癌亚型,对荷尔蒙疗法与标靶药物CDK 4/6抑制剂有反应,存活率较高;而难治的三阴性乳癌(ER-PR-HER2-)占了约20%至29%,无法使用荷尔蒙疗法和标靶药物,存活率较低。
举例而言,若mBC患者的荷尔蒙受体呈阳性,那便能够选择口服荷尔蒙治疗,若想要有更好的反应可加入标靶治疗。若癌细胞扩散速度快,那就可能需要能够较快控制癌细胞生长的手段如化疗。”
转移性乳癌2问:改善生活品质为前提
问1:患者可能会因为mBC是“不治之症”而想放弃治疗,对此你会给予什么建议?
答:虽然mBC无法治愈,却是可治疗的,目标在于改善生活品质,同时减缓或阻止病情恶化。我会建议mBC患者不要想自己能够活多长,我们会努力实现这个目标,将其视为慢性疾病。我们希望治疗过程是平稳顺畅(smooth)的,而非接受一堆治疗最终却只能卧床度日。除了接受治疗,患者也需要亲友支持、社会援助、好的营养与精神健康,许许多多的因素都有所帮助。我曾见过mBC患者活了10年之久,最重要的是不要失望、放弃。
问2:乳癌的风险因素有哪些?
答:首先是年龄,特别是在55岁之后。曾患乳癌或有家族病史也是风险之一,但这并不是说父母或祖父母曾患癌,自己便百分百会得癌症,该风险大约是15%。另外,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者患乳癌和卵巢癌的风险会增高。由于乳癌是一种和荷尔蒙息息相关的癌症,体内雌激素过高会增加罹患乳癌风险。因此若你肥胖(脂肪组织会产生雌激素)、早发月经初潮(12岁以前)、较迟更年期(55岁以后),意味着有很长的时间都暴露于雌激素下,那么患癌风险会增高。这也是为何你可能听说生育较多孩子和母乳喂养可降低乳癌风险。至于其他风险因素,则包括曾接受口服荷尔蒙治疗、饮酒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
别再污名化乳癌患
“BCWA一直在努力于消除有关mBC的迷思,譬如人们往往会认为mBC是由于患者本身延迟诊断所致的。这种污名化不仅与社会对mBC的误解有关,也与患者本身的愧疚感有关。各种各样的迷思令患者需要承受许多压力,包括患癌后的身体形象问题、社会离弃、感觉被边缘化、行为上的改变,与治疗和费用相关的问题等等。
大众实在很难想像那样的感受有多强烈,mBC患者所面对的恐惧、焦虑和困扰真的难以用言语形容。她们更常感到难以入眠和惶恐不安,认为确诊mBC意味着生命到了尽头,开始担心日后有谁能肩负起她们在家庭上和社会上的责任。
不应独自承受负担
疾病造成的负担不应由患者独自承受,作为癌症的幸存者之一,我也曾经历彷徨与不知所措。如果能遇见更多且仍然活跃的mBC患者,让她们明白无论治疗时或治疗后,生活依然能过得非常充实,一定能为她们带来鼓励,更加积极寻求治疗。然而,除了家人朋友和社会的支持,同样重要的是让mBC患者可以继续不被污名化地生活。
这些正是BCWA致力于从社会及心理方面提供同伴支持(peer support)、实质援助和教育资源的原因。#Unpause运动旨在协助mBC患者改善生活品质,也希望提升大众对mBC的认识。数位资源中心thrive-malaysia.com将提供有关mBC、其治疗方法、支援小组、经济援助以及勇敢面对病情的mBC患者的视频故事,协助mBC患者摆脱孤立无援的感觉。是时候让我们正视乳癌,让早期、晚期和mBC患者都受到同样的关怀。”
真实案例:布士罗女士(Bushro,49岁)
“我是在2019年4月确诊mBC的。其实一开始到医院,是因为2个月以来反复发烧,心想自己是否得了骨痛热症。当时医生告诉我检测出肿块,有70%的几率为乳癌。
确诊癌症,告诉自己现在是病人了,真的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在那之前我是一个活泼外向的人,每天早出晚归,而病情令我的生活有了180度的变化。对我而言最大的两个改变,一个是身体上的,一个是情感上的。我变得虚弱、上楼梯需要人帮助、无法开车、也变得健忘,甚至因此不想面对朋友,因为自己已不再像以前那样了。
从依靠轮椅到站起来走路
身为mBC患者,我们一定要坚强。虽然我经常问医生mBC是否能治愈,也总是被如实告知不行,但是我在内心不断地告诉自己‘我一定要痊愈、一定要活下去!’这里的‘痊愈’是主观的,譬如从身体状况而言,我从依靠轮椅移动到站起来行走,是很大的进步。起初我也无法‘过度用脑’,如今我也能继续学习了。再者就是情感上的,没有人会在确诊癌症后,像是没事一般,情绪一定受影响。不过,我们依靠内在力量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许多患者听闻mBC患者存活率很低,因而认为治疗是没有意义的,不过我会这么想:即便不是mBC,人总有一天也要离世,所以要好好聆听医生嘱咐照顾自己,改善生活品质。如今的我与当初躺在病房里的自己,真的已经‘痊愈’了许多。
我对未来两个计划,一是希望继续自己的事业,但是我不想由于病情而连累他人,第二则是担任癌症志愿者。当初自己在家人与朋友支持下,花了6个月才走出来,这实在太久了,因此我希望能帮助和鼓励病友,积极面对病情接受治疗。”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