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0值<1 疫情最好控 大马公卫不输人 新常态中持续抗疫
(图:马新社)
医句话:
国家卫生研究院以病毒的基本传染数(R0值)评估和预测COVID-19的发展趋势,我们的目标是要将R0值降至1以下,也曾在8月初时成功拉低至0.58,惟输入病例和新形成的感染群令R0值再度上升。我们最为担心的是当R0值达到1.6,因为这被认为是较难控制疫情的水平。
“COVID-19爆发以来,卫生总监几乎每日都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汇报国内疫情进展,也呼吁民众尽好本分,配合防疫措施。我想应该没有几个人会不清楚卫生部所做的事情。这8个月以来,卫生部的准备与应对包括:
◎启动全国危机准备及应对中心(CPRC)
◎提升医护人员对病例管理的意识
◎加强入境筛检
◎风险沟通(risk communication)
◎扩大实验室容量以提升检测能力
◎扩大医院容量
◎启动各层级(国、州、县)的迅速应变队(District Rapid Response Teams,RRT)和迅速评估队(Rapid Assessment Teams,RAT)。
◎感染预防和控制(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PC)
◎加强类流感疾病(Influenza-like Illness,ILI)和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ARI)的检测。
◎与中央天灾管理委员会的部门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
◎采用数码医疗(digital health)与技术应对COVID-19
回顾疫情发展局势,我们分为两个阶段。1月起陆续有22宗确诊病例,他们与中国疫情爆发有关,此为我国的第一波疫情,之后大约有11天无新增确诊病例。到了2月下旬,随着确诊病例的增加,大马进入了第二波的疫情。
第二波疫情最初的感染群(cluster)与出国回来之后确诊的商人和律师有关,而到了3月快结束之前,我们发现了另一个感染群,源头为1万5000人出席的大城堡清真寺宣教活动。由于出席者在结束后回到各自的地方,因此病毒也传播至了几乎所有的州属。至今,大马所有确诊病例中,该感染群占了约75%,期间也出现了第五代感染。此后我们也发现了其他感染群,不过直到第二波的中期时,非公民的确诊数量越来越多。5月时疫情也到达一个高峰期,主要以非公民为主。在进入复原式行动管制令(RMCO)后的七八月,确诊病例大多为海外回到大马的人。至于近来两周增加的病例多与吉打新感染群有关。
人人都是主导者 DRRP打造“绿区”
目前大马的病例数处于较低的水平,那么疫情在未来的状况会是怎么样呢?为此,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制作了图表,以病毒的基本传染数(R0值,指一名病患会感染多少人)去评估和预测疫情的发展趋势。当R0值大于1时,代表着病毒能够继续在人群中传播,而随着R0值越高,病例也会增加得越快;当R0值低于1时,便意味着疫情或病例会逐渐消失。我们的目标是要让R0值降至1以下,其中在8月初时我们已成功将R0值拉低至0.58,但随后由于输入病例与新形成的感染群,令R0值上升破1。截至8月18日,R0值大约处于1.2至1.3,而我们最为担心的是R0值上升至1.6,因为这是一个较难控制疫情的水平。
因此,如果民众遵守政府所定下的标准作业程序(SOP),病例就不会飙升和受控。我们希望让民众明白,每个人都是前线抗疫人员,现在你我的职责是通过遵守SOP、佩戴口罩与保持人身距离,以保护我们的社区。
为此,卫生部也在4月1日推介了‘降低地区风险计划’(District Risk Reduction Program,DRRP),希望让每个人都能发挥主导角色,通过保护家庭、社区和县属,确保绿区继续维持无病例状态,而黄区和红区也能转为绿区。当家中有长者或婴儿,需确保有合理的防护措施;社区的保护则需要依靠大众的社会责任感,譬如看见多人群聚时,建议他们维持人身距离等;至于县属则依靠社区和有关当局之间的合作。
当大马进入RMCO,我们也推出防范和教育、实践、遵守及监督(CAPP)概念,以加强DRRP。CAPP涵盖4个领域:
●预防和教育家庭及社区有关新常态
●通过自身行为保护自己、家庭和社区免于感染。
●遵守SOP
●监控自己与家庭的健康状况,在入口处进行体温测量。
MySejahtera追踪传染链
提及新常态,我们也要将之运用在医疗设施结构中,以新的方式去管理,其中一个就是MySejahtera手机应用程式,大约有逾1400万人下载。国人可以从中获得许多与COVID-19有关的最新资讯,而政府则能够以此追踪曾接近确诊患者的人士。
我想强调的是,MySejahtera中的个人资料或数据是完全保密的,并受到加密(encrypted)保护。即便是卫生部官员也不被允许在正常情况下获得相关数据,除非是需要联系追踪病例。
目前在进入商店之前,仍可以手写填表格,记录体温与基本资料。一旦有病例确诊,我们会到该地点或地区去翻查,同时也会通过MySejahtera追踪传染链。通常我们需要追踪索引病例(零号病人)14天的行踪,但大多时候人们都不太记得自己曾到过哪里,而MySejahtera就能起到回溯行踪的作用,而卫生部的确也成功因此鉴定了患者,因此还是希望未来有更多人下载使用。
目前卫生部仅使用MySejahtera一款应用程式,一些州属譬如雪兰莪的SELangkah或是一些机构如商场所研发的程式,背后的概念其实一样的。我们正在与前者沟通合作,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获取信息。当然理想上是所有人使用同一款应用程式会更方便,不过由于并非法律要求,执行起来会比较困难。
虚拟诊所仅供复诊 新患者不适用
COVID-19其实是促使改变的催化剂(catalyst),譬如我们发现到不能让诊所人满为患,否则无法保持人身距离,增加感染的风险。其实早在以往我们已建议先进行预约,然后在特定时段才前往,不过民众似乎未习惯这样的模式。目前我们提供了几项选择:打电话提前预约、依照预约卡(apointment card)所列时间复诊,或是通过我们与商业伙伴合作的网络平台,向政府诊所(klinik kesihatan)预约看诊。
此外,卫生部设立的虚拟诊所(virtual clinic)也为符合条件的复诊者提供线上咨询服务,有助于减少医疗设备拥挤的情况。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或糖尿病患,他们的病情稳定且控制良好,回到医院面对面问诊的必要性不高。
需注意的是,只有管理良好的患者可以使用虚拟诊所服务,因为对于新患者而言,让医生亲自检查和诊断是有必要的。据悉我国一些私人医院也推出了这类远程医疗服务,一样也仅用于跟进患者情况。
为了推动数码医疗的发展,未来我们也希望扩大虚拟诊所的服务范畴,不过仍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探讨,譬如法律监管框架和相关医药伦理条例等。若只是为患者提供资讯,那么医学合法性(medical legality)不会有问题,但若涉及病情诊断,那么如何克服临床诊断所需的身体诊察(physical examination),是需要考量的因素之一。”
公卫新常态2问:医护防护配备 库存不少于3个月
问1:戴口罩和保持人身距离成了人民的新常态,这样的状况会持续多久?
答:进入了RMCO后,预防和控制疫情的选择,其实就掌握在所有人手里。我们没有特效药,疫苗似乎指日可待,但仍未到达那一步。在缺乏良好疫苗和特效药的时期,我们没有其他能够对付COVID-19的“武器”,不过我们知道只要隔离人或病例,控制人口流动,那么病毒的传播会减少。至于这样的状况需要维持多久,取决于病毒的变异,譬如传播速度等。目前而言,我们可以预见至少到今年年杪,民众仍需要实践人身距离与戴上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即便是在“武器”有限的特殊时期里,这两点已足够帮助控制好疫情。
问2:民众该如何了解自己工作领域的SOP和医药领域的有何差异?
答:大众可以在卫生部、国际贸易及工业部和国家安全理事会的网站,找到不同领域和行业的SOP指南,譬如医疗、学校或公共交通,部分细节有所不同。若谈及医护人员,通常分成两个部分:基层医疗保健部门,也是人们通常称作的门诊或普通科以及另一庞大部分,包括医院内所有区域。
前者SOP的严格性低一些,但是还是高于其他领域的工作环境;后者非常严格,医护人员须要佩戴口罩、面罩、手套、护目镜和个人防护服(PPE)等。防护等级也会随着他们所处的部门不同而变化,从处理门诊、照护COVID-19个案到照顾加护病房的个案,SOP就会越严格。
此外,医护人员的防护准备的库存非常重要,卫生部将确保有不少于3个月的存货。
民众可通过MySejahtera手机应用程式里的“数码医疗”,使用卫生部诊所的线上预约服务。
【线上预约步骤】
1. 在“MySejahtera”首页点击数码医疗(digital health)。
2. 在虚拟健康咨询(virtual health advisory)与网上预约医疗服务(clinic apointment booking)中点击后者。
3. 选择任一医疗服务平台,点击后画面将跳转至相关网页。
4. 民众可搜索邻近或心仪诊所(只限特定诊所)。
5. 选择所需的医疗服务,譬如门诊(jabatan pesakit luar)、妇幼诊所(klinik ibu dan anak)、婚前检查诊所(klinik saringan pra perkahwinan)、伤口清洗或敷料、骨痛热症的追踪验血等。
6. 点选配套后,选择日期与时间,也可勾选是为本身或家人登记。
7. 网页将要求您注册账号,填写个人资料以便能收到信息提醒。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