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健医学非“单打独斗” 跨学科团队助患者自理自立
医句话:
复健医学并非由一名医生“单打独斗”,而是由多种学科人员所组成,以协助遭受疾病或损伤的患者,尽可能恢复生活自理和自立的能力。有别于人们的刻板印象,复健不仅仅是物理治疗,因患者生理和心理层面的康复都需要被顾及,因此需要不同专业领域的人员,来制定出针对性的方案,以满足病患的治疗需求。
重建肢体能力 恢复认知功能
“复健医学,是由跨学科团队组成,针对遭受损伤或疾病后身体残疾的病患,加以治疗、训练及重建,尽量恢复他们失去的能力,让他们可无需完全依赖他人,生活自理和自立,甚至是重返工作(vocational)或重拾业余爱好(avocational)。
复健医学的治疗对象包括中风、创伤性脑损伤、脊椎损伤,还有一些术后如脑瘤、心脏病患。大部分需要复健的患者并非只有单一的‘问题’,往往是比较复杂的。譬如中风患者并不仅仅是外表可见的身体活动功能问题,还有内在的问题如认知障碍、心理障碍如忧郁、情绪低落等。
因此,复健治疗需要不同专业领域的专业人员相互配合,通常由复健内科医生领导,团队包括物理治疗师、职能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和心理治疗师等,以针对个别病患的情况进行治疗,大致可分为神经复健、肌肉骨骼、心肺复健、儿童复健、癌症复健等。
如大众所熟悉的,物理治疗着重在重建肢体功能、步行能力和肌耐力不足等问题;职能治疗则着重在上肢、训练手部功能、日常生活操作能力和认知功能等。至于言语治疗,除了说话表达,还包括嗓音(声带受损)和吞咽障碍等问题。
为什么需要复健?以中风者为例,大家可能只是注意到病患半瘫的身体,却忽略他们的认知功能或也受损,许多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在他们身上可能是道难题。譬如序列(sequencing),我们都清楚泡一杯咖啡步骤,病患或也记得需要热水,却不懂如何拿起和打开热水壶,结果将咖啡粉放在杯子后便一筹莫展。
在治疗过程中,除了肢体上的训练,我们也会注重病患心灵的‘复健’。我们会疏导他们的情绪,转换思考方式,给予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在不断重复的复健过程中坚持下去。
中风首6个月属黄金复健期
目前已有许多的研究证明了复健的成效,如中风者最佳的复健期是6个月内,把握时间提早复健,可减少可能出现的后遗症如引发肌肉萎缩、四肢逐渐僵硬等。
我曾遇见一名57岁长者,因中风影响左边身躯,只能坐轮椅,并且需要通过鼻胃管喂食。起初他接受了为期一周,每天3小时的密集式复健治疗,之后转为门诊,每周耗时2小时前往医院,接受2小时的复健治疗,3个月后则改为每月一次。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虽已有一定的年纪,却没有气馁,过程中充满动力,即便在家也坚持每日复健。复健团队则是密切监测其进度,为他量身定制疗程。今年2月,他已完全康复并出院,回归日常生活。通过这个成功的例子,我希望能鼓励更多病患进行复健。
如今,国人复健的意识和以往相比,有很大的变化。除了对复健更为了解,需求也迈向整体及细节化,许多医院给予重视,并投入到复健项目上。包括政府与私人医院,大马目前有101名复健专科医生;每个州属的政府医院里,也都至少有一名复健内科医生驻守(玻璃市除外,由吉打州支援)。
复徤医院Vs疗养院Vs老人院
复健医院与疗养院、老人院等最大的不同,那就是前者为医院,后者的团队和设备等则偏向护理、住宅式(residential)。此外,到复健医院的患者,都会朝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去努力。
病患会在家属的陪伴下与复健团队进行讨论,在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后,会制定出客制化的治疗方案,譬如接受何种训练、使用的设施等,并订下一个明智、可达成及实际的目标。
至于达到目标的期限,一般视患者情况之复杂程度,通常是两三个月。
复健团队还会定时检查病患的健康状况,如测量血压、胆固醇或血糖等,以减少后遗症或预防二度中风等。
虚拟实境技术 复健训练更见成效
复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科技的进步,不少复健训练也与电脑游戏结合,让重复性的疗程增添趣味性,不再如此枯燥乏味,以提升康复效果。
目前我也致力于将虚拟实境技术(Virtual Reality,VR)运用在复健治疗里。有别于传统的方式,如叠积木训练上肢协调,虚拟实境技术可以让病患沉浸在一个被创建出来的‘世界’里,在执行更具体的任务过程中得到成效。
譬如病患将‘进入’一座村庄,身边有鸡寮,而病患需要上前将鸡蛋捡起。成功之后,他需要将鸡蛋放到一个篮子中。研究显示,当病患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训练,学习效率将有更大的提升,康复速度也会更快,而虚拟实境技术针对此点发挥很大的功用。”
复健1问:患者无动力复健 团队有办法对应
问:若患者本身并无动力,家人勉强他去复健是否有意义?
答:虽然并非所有选择复健的病患都属自愿性质,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一定不会复健成功。专业的复健医疗团队会从各个方面,包括身理和心理上去帮助患者,也有对应的方法去鼓励病患,让他们在复健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动力。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