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不可失系列7之5:老掉牙吃不好 营养不良肌少症叩门

医句话:

过去,人们总忽视牙齿及口腔保健,在谈及长者健康时更多关注的是三高等慢性疾病,可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期研究发现,一名有慢性疾病缠身的患者多数口腔卫生不合格,可是一旦他开始去处理好口腔及牙齿问题,各项健康指数都出现明显好转,其中也包括肌少症,因此要改善慢性疾病,口腔及牙齿问题亦不可忽视。

掉牙非老化现像 护理不当为祸首
“在长者申诉的健康问题中,掉牙是其中之一,也因此很多人会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即随着年纪增长,牙齿掉落是‘必然’的事,其实这并不正确,当我们放眼中年甚至青年人中,亦发现他们也有掉牙的困扰,归根究底,牙齿及口腔是否护理得当才是避免‘老掉牙’的关键所在。

一个正常人的牙根一般介于10至18毫米左右,而在正常老化的情况下,每年只会减少0.1毫米而已,这也意味着若是按照‘正常’情况,牙齿可以陪伴一个人到他最后的那一天,因为以每年减少0.1毫米的速度计算,要让牙根减少到无,必须耗时100年以上。

古今中外,活到百岁以上并不多,既然牙齿的‘寿命’比人还要长,自然掉落是在百年后,那牙齿是否会提早掉落则源自护理不当,进而导致病菌滋生所造成。

牙齿及口腔的护理得当取决于3方面,分别是刷牙工具及保护牙齿的选择及使用是否得当,以及个人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取决于刷牙方式
空穴来风必有因,冰冻三尺亦非一日之寒,当我们从小长大时,甚至在启蒙教育未开始前,其中一项必须学会的‘技能’就是刷牙,换言之刷牙是我们从小就掌握的‘功夫’,而且是每天锻炼,那来到中年甚至晚年,理应游刃有余。

可是对牙齿护理不当却源于‘没有好好刷牙’,这才是问题所在,我常把刷牙形容为一门功夫或是艺术,如果从小就掌握好正确刷牙方式,再加上日以继夜的练习,那这门功夫必然是功力深厚才对,可是很多人却把刷牙看得太容易,甚至是一门苦差,结果就没重视牙齿护理,长期下来就导致牙齿问题,比如牙周病等。

口腔与牙齿的卫生取决于如何刷牙,在谈及正确刷牙方式,必须注意两点,分别是在刷牙时是否有出血或是否有细菌滋生,以后者而言,只要放入染色体即可察觉是否有细菌。根据一项测试,一般人刷牙不及格,当这样的情况持续恶化并累积下来,病菌就会沉淀在牙齿,并形成牙石及钙化(牙垢),彷佛就像病菌的军事堡垒,这就是牙周病的开始。

牙周病年轻化 六十“齿”来稀
在过去很多人会认为牙周病是‘长者专属’,但近10年来已呈年轻化趋势,尤其是急性青少年牙周炎(juvenile periodontitis)。在我曾接触的患者中,有些只有10多岁已有牙周病,也因此有句不正统的笑话如此说‘人生六十古来稀’(正确是人生七十古来稀),指的就是有牙周病的年轻人,当他在10余岁时有牙周病,不断累积至20至30岁,牙齿就会逐渐松动,到了40岁就必须拔牙,来到50岁时几乎已拔完牙,因此60岁时已没牙了。

古人有句名言‘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确实是非常有智慧,只要在牙齿及口腔所化验到的细菌,它们也是一个人体内能找到的细菌,这些最恶毒的病菌从口腔进入后,就建立起据点和堡垒,随后通过唾液及血液进入人体内;由于人体的血液流动,再加上白血球的抵抗力很强,反而口腔的卫生却往往被忽视,因此病菌选择在此建立据点,并不断在人的饮食中获得所须的养分。

值得注意的是,从过去的病例可发现,举凡有严重牙周病的患者,必然也是慢性疾病缠身,比如糖尿病丶高血压丶胆固醇过高丶曾中风或有心血管疾病等,不过若着手处理牙周病,往往慢性疾病亦可直接获得大大改善,健康指数随即上升,这也获得世界卫生组织(WHO)所认可。

细菌滋生 细胞变异致癌症
大部分的慢性疾病亦可称之为炎症性疾病(inflammatory diseases),发炎所造成,当人的血管出现发炎就会带来心血管疾病丶高血压,中风等,倘若发炎是在肌肉,就会出现肌少症,从骨质开始疏松,进而造成肌肉流失,一个人的肌肉强壮,骨质密度就高,反之肌肉松弛,骨质密度也不高,这时一旦出现发炎,病菌就会不断滋生繁殖,身体免疫力一直处于守势,一直退到无路可退时,人的健康就这样垮了。

当我们进一步了解慢性疾病如高血糖丶高血压及高血脂等,即可发现与个人的口腔内病菌有莫大关系。此外口腔的卫生与一些恶性肿瘤亦有间接影响,因为这些病菌导致人体发炎,并形成酸性环境让细菌滋生。

当越来越多细菌滋生就会使到一个人的基因出现变异,这也是癌症细胞出现繁殖,当然这只是癌症的形成因素之一,尚有其他因素,比如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等,但必须说的是,照顾好个人口腔卫生就是打响了与癌抗争的第一枪。

-
拿督侯锦泉医生(How Kim Chuan) 
牙科及牙齿矫正顾问

不良生活习惯衍恶性循环
一个人的生活与饮食习惯的好与坏,可直接反映在口腔与牙齿卫生,甚至慢性疾病等,相互之间就如一个循环,倘若生活习惯不及时纠正,如暴饮暴食丶缺乏运动及长期睡眠不足,那就会形成恶性循环,长期下去身体的负担就会越来越大,衍生出各种症状,比如肌少症。

过去很多人会认为肌少症就是吃不够蛋白质造成,但必须要注意吃不够的背后原因是牙齿松动,以致想吃也吃不下,而牙齿松动与肌少症有关,举个例子,一名太空人在无重力的太空逗留多时后回到地球会站不起,因为在无重力状态下,肌肉过于放松以致骨骼的钙质流失,回到现实中,一个人若没有保持足够运动量,就相等于长期处于无重力状态,除了肌肉的松弛,骨质密度降低,再加上病菌的加剧,牙齿就会松动。

撇开肌少症与基因的关系,因肌少症而造成牙齿脱落更多是来自间接的生活习惯。以糖尿病患为例,他的生活方式离不开吃高能量食物丶缺乏运动丶长期睡眠不足以及口腔和牙齿卫生欠佳,当病菌不断滋生就会破坏身体的抵抗力,其中就会导致胰岛素分泌不敏感,以致患者不自觉下吃入更多高糖分食物,这也是口腔中病菌最爱。

随着情况日益严峻,患者在饮食及运动分量上出现极端对比,前者是暴饮暴食,后者则是越来越不想动,在这样的情况下,身体负担就越来越重,进而演变成肌少症。

因此要切断这个恶性循环,首先是要认清口腔及牙齿的保健,并按照个人所需的活动量来摄取所须的营养。

洗牙后为何很“空洞”?
对于严重牙周病的患者,若只想通过正确刷牙方式来避免牙石已为时已晚,这时一定要由牙医‘出手’,但这就衍生了另一问题,那就是有些人会认为洗牙是很容易,犯不着要找牙医,这是把洗牙看得太简单了,殊不知当中大有学问。

必须要注意,牙医在为患者洗牙,相等于要拆除细菌的堡垒,这堡垒是经过好多年不断钙化才形成,可是当牙医把它拆除后,必然会出血,以致有些患者会以为牙医很粗鲁而产生害怕,甚至误以为洗牙就会流很多血,以致对见牙医有恐惧感。

另外,在洗牙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敏感甚至痛的感觉,这造成他们不愿再洗牙。此外,很多患者有一种自以为是的观念,那就是洗牙会把牙齿‘洗薄’,因此坊间一直有这样的传闻,那就是最好别洗牙,否则牙齿会越刮越薄,最后就没了。

其实牙医是利用超音波震频来清洗牙石,利用共振原理逐一‘拆除’牙垢,这也是为何一些有严重牙周病的患者,当他们洗牙后会觉得牙齿很‘空洞’,因为之前是一道犹如万里长城般的牙垢,非常密实,但在牙垢及牙石等逐一被拆除后,只剩下本身的牙齿就发觉少了什么。

试想想,这些由细菌所组成的牙石和牙垢,若越坚固就意味着越严重,倘若再不找牙医处理,不仅口腔卫生有问题,甚至会影响健康。”

口腔护理1问:餐后漱口 中和酸硷值

问1: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简单方法来护理牙齿及口腔呢?
答:很多人不晓得,若口腔的pH值一直处于2或3,长期下去就会形成蛀牙或牙周病,这也是为何牙医会常常提醒患者必须要在进食后漱口,从而中和口腔的pH值。

以一杯葡萄糖水做测试,一口喝下后,此时口中的pH值在25分钟内从7降至2或3,此数值的概念就是此时口腔是酸性的环境,而酸会腐蚀及造成钙质流失,蛀牙和牙周病就悄悄来了;并非每个人天天携带牙刷,但漱口却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尤其是在进食后,通过把pH值拉回7是避免蛀牙及牙周病的常用方法。

我爱用大树与泥土的比喻,当大树(牙齿)不断生长,泥土(钙质)就不会轻易流失。

在多年的行医中曾看过很多的例子,那就是一个人的保健做足,从饮食丶运动各方面都达标,但唯独是牙齿和口腔护理方面做不好,其实这是一个对保健的错误观点,牙齿是人体器官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心脏丶肾脏或肝脏等没差,倘若只顾及其他方面的保健,却忽视了口腔和牙齿的护理,那就等于为病菌开了一个破口。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丶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笔录:何建兴.2019.10.08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