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刺激疗法 试验性助瘫者站起来

◎案例:

48岁王先生受坐骨神经痛困扰长达5年,做过3次椎间盘切除手术都无法解决其疼痛,也试过求诊中医、按摩、推拿等。

王先生说,“能做的都做了,还花了很多钱去做一堆另类疗法,但依然无效。现在我完全不敢约朋友出街,真的很怕麻烦别人!”

刚从美国念医回来的外甥约翰尼,听了舅舅的困扰后便建议,“你或许可以尝试接受脊髓刺激疗法,就是在皮下置入一个刺激器去刺激你的脊髓,控制疼痛。现在美国还有人在用它来做试验,希望可以帮助瘫痪病人重新站起来和走路。”

干扰疼痛信号 控制神经痛

“许多的脊椎手术或融合手术都会为病人植入骨钉或其他硬体来稳定脊椎,但假设病人的疼痛在几年后復发,而他又无法通过任何口服或注射药物以有效控制其疼痛时,则可通过皮下植入脊髓刺激器(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来管理其神经性疼痛。

SCS通过产生电脉冲(pulses of electricity)信号以刺激脊髓,并干扰脊髓和大脑之间传播的疼痛信号,进而达到控制疼痛的效果。

SCS不能消除疼痛的根源,但控制疼痛的效果非常好,可帮助病人减少至少一半的疼痛,尤其适合使用于脊椎手术后失败症候群(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

SCS协助病人恢復正常生活,因为疼痛可以阻止一个人去做许多事情,而大部分的病人都因为其身体的剧烈疼痛,使他们只能虚弱地待在家中。

脊椎植入刺激电极 
在植入SCS前,病人必须先进行復建训练以恢復肌肉运动功能,以免肌肉因长期没使用造成肌肉大量流失,而让病人在植入SCS之后无法实际感受到其刺激。

首先,脑神经外科医生会于X光导引下,将暂时性的刺激电极(electrode)植入病人脊椎中的硬脊膜外空间(epidural space),让病人测试其刺激效果。暂时性的刺激电极是连接至一个手持式的脉冲产生器,医生可以调整刺激的振幅及频率,以协助病人达到最好的疼痛控制。

在5至7天的测试后,病人如果觉得这个刺激可以有效控制其疼痛,便可选择安排植入永久性的刺激电极及可调整性的皮下脉冲产生器(带有电池,电池寿命为10年)。如果病人觉得无效,便将暂时性刺激电极移除。

刺激电极的植入可用经皮穿刺法(percutaneous puncture),或假设病人曾在以往的手术后留有许多疤痕,则不适合经皮穿刺法,但可选择开刀做个小切口,再移除骨头的一部分以留出空间植入电极。而脉冲产生器则会通过开刀切口植入于腹部或臀部皮下,并与刺激电极连接。

SCS植入手术不是一个高风险或艰难的手术。当然,它与任何其他硬体植入手术一样,存在着发生感染、硬件故障的风险,但这些风险都相对较小。

Dr Kevin Sek
石荣耀医生
(Kevin Sek Weng Yew)
脑神经外科顾问


须配合大量物理治疗 

如今,部分欧美国家已经在进行研究和试验,希望可以透过使用SCS合併激进的物理治疗,来协助下半身瘫痪的病人再次站立和步行。

SCS的刺激效果,理论上可以刺激脊髓损伤部分及其被切断连接的那段神经,以将受损区域及健康区域的神经连接在一起。

唯前提是它必须与大量的物理治疗合併使用,因为SCS的刺激可能只会使到瘫痪病人的肌肉收缩,但步行是个复杂的机制作用,需考虑其步态週期(gait cycle)及相互协调性。因此,病人必须训练其肌肉收缩的控制能力和协调性,就如当你要弯曲手臂时,你的二头肌会收缩,而三头肌会放鬆。如果肌肉失去协调性,会导致两者同时收缩,肌肉就会卡住,也就会造成痉挛或僵硬。

其治疗的进展是缓慢的,病人需有极大意志力和耐力,同时需要许多人协助他一起完成。”

脊脊髓刺激器4问
不适用于急性脊髓损伤 

问1:在体内植入刺激电极,身体不会触电吗?
答:这只是极微弱的电波,不会有触电的情形,就如替帕金森病患进行的脑部深层刺激手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也是在其胸前植入脉冲产生器。

问2:SCS是否可以刺激运动皮质(motor cortex)?
答:不可以。

问3:如果一个病人刚刚发现有脊髓损伤,是否可以马上使用SCS来协助復原?
答:SCS不适合用于急性受伤的病人,因为脊髓损伤仍然可以有长达1年的时间去改善,这个病人应以物理治疗和復建训练为先。

问4:谁适合植入SCS?医生该如何筛选?
答:因脊髓问题所造成的疼痛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方式来处理,比如可以注射抗炎物质至脊髓表面以减少发炎症状,因为发炎可引起疼痛,而发炎又是因为神经受到刺激所引起的。比如椎间盘突出压迫到神经,神经因此受到刺激,就好像有人不断地在捏你,那个神经就会开始发红及发炎。

但有些椎间盘突出的问题也不一定需要动手术,更别说需要植入SCS。SCS只适用于无论使用了任何口服药物或药物注射后依然无法控制其神经性疼痛的病人。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笔录 曾咏邰.2018.11.3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



Baidu
map